中国有关同性恋的古诗词
我是gay,也爱好古典文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知),心悦君兮君不知。
看刘向中的记载和社会情况,很有可能。
阮籍其十二∶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
携手等欢爱,夙昔同衾裳。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有人说是借讴歌他们对同性爱情的忠贞讽刺司马氏集团作为曹魏臣子的不忠,但和同性恋有关确定无疑。
梁简文帝萧纲诗:娈童娇丽质,践童复超瑕。
羽帐晨香满,珠帘夕漏赊;翠被含鸳色,雕床镂象牙。
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袖裁连壁锦,床织细种花。
揽裤轻红尘,回头双鬓斜;懒眼时含笑,玉手乍攀花。
怀情非后钓,密爱似前车,定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
这首诗细腻绮靡,很大程度就因为这首诗萧纲的名声变得一塌糊涂。
刘孝绰:采菱非采菉。
日暮且盈舠。
踟蹰未敢进。
畏欲比残桃。
有一年高考就是他写的。
“残桃”都出现了,再说他也是萧梁时期的,也是萧氏文学集团的学士,和萧纲关系不浅,基本确定无疑。
刘遵的:可怜周小童,微笑摘兰丛。
鲜肤胜粉白,<月曼>脸若桃红。
挟弹雕陵下,垂钩莲叶东。
腕动飘香麝,衣轻任好风。
幸承拂枕选,得奉画堂中。
金屏障翠帔,蓝帊覆薰笼。
本知伤轻薄,含词羞自通。
剪袖恩虽重,残桃爱未终。
蛾眉讵须嫉,新妆迎入宫。
此人和萧纲有交集,此诗也被人非议。
吴均:董生唯巧笑,子都信美目。
百万市一言,千金买相逐。
不道参差菜,谁论窈窕淑。
愿言捧绣被,来就越人宿。
语文书上的《与朱元思书》〔其实是《与宋元思书》)就是他写的。
此诗先写少年美貌和轻狂,再写不要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只愿和像越人一样的人同眠,同性倾向明显,表达之意大胆。
此诗也可作为《越人歌》的佐证。
张翰《周小史诗》∶翩翩周生,婉娈幼童。
年十有五,如日在东。
香肤柔泽,素质参红。
团辅圆颐,菡萏芙蓉。
尔刑既淑,尔服亦鲜。
轻车随风,飞雾流烟。
转侧猗靡,顾盻便妍。
和颜善笑,美口善言。
此诗虽只写男色,但结合西晋社会现实,恐怕也脱不了干系。
刘令娴《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两叶虽为赠。
交情永未因。
同心何处恨。
栀子最关人。
当时栀子是爱情信物,还是“同心”栀子,所以此诗可能和女同有关。
抱歉,对女同的诗了解不多。
另外,有人说《郑风·子衿》是说男同的,不过我没看出来。
我知道的暂时只能想起这些了,明清小说中可能还有不少,我在那方面涉猎的少,就不多说了。
这些是大都属于宫体诗盛行的萧梁时期,主流评价一般不高。
其实和它们的同性内容可能有很大的关系,唉
其实我个人认为它们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古代描写同性恋的诗歌
<1>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心悦君兮君不知。
按, 灵王十二年( 公元前529 年) , 子比趁其兄灵王在外, 杀了留守的太子, 自立为王, 其弟子哲当了令尹; 但政变仅十余日即失败。
所以子哲泛舟新波(破) 不像是在当令尹之时, 而应该是在此之前。
比照的情形来看, 子哲还可能是在初至封地鄂之时举行舟游。
而榜枪越人则以认识新来的领主并为之效劳为荣。
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
一位懂得楚语的越人给子皙翻译道:“今夕何夕兮
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
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心悦君兮君不知。
”子皙被这真诚的歌声所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
<2>昔闻,今歌月下人。
玉尘手不别,羊车市若空。
谁愁两雄并,金貂应让侬。
这是陈茜写给的 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貌美,美过少年瑰宝,处于乱军之,敌人挥舞长枪白刃疯狂砍杀,可一旦遇到,竟然会抛掉手兵刃,没有一个人舍得伤害一根毫毛,天,此君貌美到什么程度?俊美,绝非仅有漂亮脸蛋,两臂修长,善于骑射,形体俊美,肌肤诱人,实英武异常,令人痴迷而难以自拔。
少年、,包括陈朝公主,都疯狂暗恋子高,竟然因为日夜思念而身亡。
而更美的是韩子高的灵性,出身寒苦,不骄不躁,有才有德,委身于得势前陈茜(后来南朝)以后,把全身都奉献给这个同样英俊的情侣,同食共寝,日夜不离,更因为子高一段绯闻,而导致陈茜一怒之下感情用事灭王司马一族,后来两人并肩战斗,最终造成灭亡和陈朝建立。
这种因为情侣琐事而导致王朝颠覆史实,我国历史绝无仅有。
因为韩子高,国历史第一次也最后一次提出男皇后概念,然最终誓言未能兑现,但韩子高貌美倾国,德服天事实容辩驳。
陈茜病故以前,子高端送药,片刻不离,给弥留之际陈茜以极大安慰。
偌大皇宫,一切人等均被拒之门外,只有陈茜子高两人病榻厮守,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陈茜死后,子高被冤狱赐死,年仅三十岁。
十六岁时从一名贫苦少年,经历征战天劳苦,建朝创业艰辛,到最后与人陈茜一前一后离开人世,短短十几年,人生像金子一样闪光,可歌可泣,人生若能像子高这般充实度过,实别无求。
周小史,古代美少年;前两句是赞颂韩子高美过周小史; 次两句是赞颂其美貌,街市都空了(为了看他) 末句是说根本不用担心你(韩子高)和周小史谁能胜过谁,皇后(男)应该你来做
中国古代对女同性恋的唯美描写:如诗句,文章皆可
其一:《菊郎》桃夭杏败梅亦憔粉菊独占满堂娇莫笑蕊丝多妩媚纨绔英豪尽折腰其二《甜受》粉腰堪怜杨柳娇容更胜桃花蝶衣流转若朝霞翩翩仙人来下柳畔龙泉作伴花边杜康迎香蜂萦蝶缠且由他我自嫣然待嫁其三《爱侣》寒侵秋道,霜打林葩,泪洒菱花.忧撼山骤雨,风烛危危,拍天鲸浸,孤舟岌岌.卮酒方歇,长亭应别,披襟当风两相偕.同一笑,叹悠悠我心,惟君可解.江山万里同游.今鸳鸳并骑何所求.但经天纬地,语惊四座,马踏连营,威震匈奴.长铗未休,铁甲不卸,莫效妇人泣冢丘.功筵上,终比肩执手,恍然若梦.
中国古代对女同性恋的唯美描写:如诗句,文章皆可
节选: 同性恋这一性取向是指以同性恋为对象的性爱倾向与行为;同性恋者则是以同性恋 为性爱对象的个人(男人或女人)。
虽然同性恋现象古而有之,但同性恋这一概念却是 晚近才出现的。
随着19世纪对人类个性发展与人类性行为研究的开展,人们才开始了对 同性恋现象的研究,创造出同性恋这一概念。
今天社会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同性恋一词, 英文写作homosexuality。
homo这一词根本意是希腊文同样之意系,有时也作为二者 的合称。
参见“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而非拉丁文人之意。
同性恋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社会学研究的理想课题。
说它理想,是因为同 性恋现象外延清晰,内涵独特;同性恋作为一种亚文化(subculture),有它独特的游 离于主流文化的特征;同性恋者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具有独特的行为规范和方式。
因 此,世界各国的社会学者都很喜欢这个题目,对它做过大量的研究。
仅从1898年到1908年间,关于同性恋这一问题的出版物就达到一千种以上,本世纪 随后的90年间,关于同性恋的研究就更多了。
然而,在我国除了散见于报章杂志的零星 文章, 直到90年代以前竟没有一部关于同性恋的研究专著,这-实在是令人惊异的事情。
作为国内社会学对同性恋现象的首次研究尝试,我们不能不感到责任重大。
在中国做事讲究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
所以,在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首先应当 阐明,为什么要研究一种仅属于人口中很小一群人所有的亚文化。
首先,人一人之间的区别莫大于文化上的差异。
社会学反对文化中心主义,而持如 下观点:各种文化在各不相同的环境中产生,人在其中,有出生有死亡,有婚丧嫁娶, 有前因后果,完全可以自圆其说。
不可以认为,一些人所属的文化高级,另一些人所属 的文化低级;毋宁说,各种人有各种人的活法。
对于同性恋这一亚文化,也应当如此看 待。
其次,如果同性恋行为模式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化动物中没有这一现象, 在人类中也只是极人别人才有,那么研究它的意义就会降低。
但是如果我们证明,它 不仅是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哺乳动物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行为模式, 那么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金赛,第199,200页) 动物学研究发现许多灵长类动物,如猕猴、狒狒、黑猩猩等,都有同性性行为。
有 人以此为依据提出,人类的同性性行为因此也不能认为是违反自然的。
但需要说明的是, 不少灵长类动物中的同性性行为,其内容主要不在于性而在于以这种动作表示自身对对 象的统治地位,或者是以同性对象加强联系为其目的的。
大量已有的研究表明,同性恋者虽然在整个人口中占少数,但其绝对数量并不少; 尤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跨文化而普遍存在的现象。
怀特姆有对美国、危地马拉、 巴 西和菲律宾四国的比较研究中曾得出过下列重要结论:(1)这些社会中都存在着同性 恋现象; (2)在这些社会中,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十分接近并保持稳定; (3) 社会规范既不能阻碍也并不助长同性恋倾向,换言之,同性恋倾向并不会因为某个社会 对它持严厉的否定态度而减少,也不会因社会规范的宽容而增多;(4)只要存在一个 足够大的人群,就会产生同性恋亚文化;(5)虽然所在的社会不同, 同性恋者在行为 兴趣和职业选择上趋于一致;(6)所有的社会都会产生相似的性关系连续体,从男同 性恋到女同性恋,各类齐全。
怀特姆认为,同性恋不是由某种特殊的社会结构产生出来 的,而是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性行为的一种基本形式。
(怀特姆,1983年) 凯查多利在《人类性行为基础》 一书中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指出;同性恋者 当中既有穷人也有富人,既有受过高深教育的人也有无知无识的人,既有有权的人也有 无权的人,既有聪明人也有愚笨的人。
同性恋存在于各个种族、各个阶级、各个民族和 各种宗教信仰的人们当中。
(凯查多利,第329页)
中国古代关于女同性恋的诗句或文字
我若是男子,必定穷尽一生为你争取你想要的生活,可我是女子,连喜欢你都不能被你知道,又能做什么呢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锦帕图芹烟水浅,青丝书柳午梦棉。
回身顾盼覆侬影,此地忽生并蒂莲。
明月无情不约我,自许回旋可。
酒醒梅花吹画角,翻得一场寂寞。
四顾无人,君忆玄晖我忆君。
江山如此,博得青莲心肯死。
——————出自《博青莲》莺歌碟舞韶光长,江妒煮茗松花香。
妆成罢吟恣游后,独把芳枝归洞房。
———鲍君徽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折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应满径。
淡月无声,风细使人凉,红袖藏香。
初识玉人,堪叹时景不似常。
南国垂柳渐嫩,落梅处,春歌日唱。
花飞去,庭前旧枝,犹道空余香。
塞北,月怀香。
韶华 灯初灭,圃冷纸帐。
满盏琼浆,云伴愁楚几多酿。
忆相逢时花相傍,倾城色。
夜雨潇湘,无限情,岂相忘,幽梦成双。
风残千里路,漠漠万山度,凭君相守护。
醉里卧花乡,彩衣伴剑霜,看鸾飘凤泊无疆。
谁引潇梧桐上,谁抚琴叹虚惶,谁解这一番愁梦心澜,心彷徨。
有些人,你以为可以在见面的,有些事,你以为可以一直延续的。
然后,也许就在你转身的那个刹那。
有些人, 你就在也见不到了。
当太阳落下,又升起的时候,一切都变了,一不小心,就在也回不去了。
情之所至,焉违伦理.
有写同性恋的诗么
《越人歌》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明确歌颂同性恋情的诗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故事讲的是楚国襄成君册封受爵那天,身着华服伫立河边。
楚大夫庄辛经过,见了他心中欢喜,于是上前行礼,想要握他的手。
襄成君忿其越礼之举,不予理睬。
于是庄辛洗了手,给襄成君讲述了楚国鄂君的故事: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坐船出游,有爱慕他的越人船夫抱着船桨对他唱歌。
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打动了鄂君,当即让人翻译成楚语,这便有了《越人歌》之词。
鄂君明白歌意后,非但没有生气,还走过去拥抱船夫,给他盖上绣花被,愿与之同床共寝。
庄辛进而问襄成君:鄂君身份高贵仍可以与越人船夫交欢尽意,我为何不可以握你的手呢
襄成君当真答应了他的请求,将手递给了他。
现代诗也有《我们相爱》遇见你谁都说是一个错误只有我俩坚贞不渝偎偎相依离别了亲朋摒弃了父母躲藏在阴暗的角落里唱着爱的续曲亲爱的请千万不要说是我背弃了你偌大的世界找不到一处我们藏身的泥土不要恨我吧我保护不了你嘲笑讥讽的桎绔把爱情扭曲得体无完肤罪犯似的生活再也找不到了甜蜜所以亲爱的我累了想休息休息泛阅所有的书籍没有一个赞美我们的词海誓山盟生生世世我都偷偷的用了写在手心里却攥不住摔了满地的碎片再也捡拾不出那天夜里你搂着我我抱着你我们偷偷的结婚了没有祝福没有贺词所以注定我们很难一辈子我们没有家没有孩子亲爱的让我拿什么爱你你说什么都不要只想轰轰烈烈的爱一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呢辈子吧我先走了亲爱的带个女人回家生个孩子给父母个微笑忘却这段不该拥有的记忆请不要到我的坟上去吧我怕我怕十分的想你等等等来世下辈子我为僧人你为庙宇我为青藤你做高枝或者干脆惩罚我化作泥土吧让你以草儿的身份直接长在我的生命里亲爱的我累了先睡了依旧穿着你送我的红尼龙大衣紧束着腰带带着刻有你名姓的戒指永远的睡去了谁也不要去怪罪要怪就怪我们爱得深沉吧这次我会在佛前狠狠地跪求五千年只希望下辈子你为男我为女
我国古代第一首歌颂同性恋诗歌是
越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