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会有时是出自于哪首诗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停杯投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意: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何等艰难
何等艰难
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行路难》李白原作三首,这是第一首,作于天宝三年(744),李白遭受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时写的。
诗中抒写了他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但仍盼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求对联“乘风破浪”对什么
扬帆出海,开天辟地。
。
。
。
。
。
。
。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1] 。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想找一句表达自己雄心壮志的诗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之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把致远舰比做火龙,写出了--;乘风破浪写出了--,句子表现了--
“致远”舰的甲板上起火了,但它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继续冲向“吉野”舰。
“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纷纷跳水逃命。
表现积极进取的诗句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3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何评价宁静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表现
1.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3.慎终如始,即无败事。
4.大勇者,视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亦无不可胜之敌。
5.危难非所顾,威力非所谓。
6.雪压竹头低,低下欲粘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