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肯定是道德教育啦
在多数国家的学校德育限指道德教育,我国学校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实为社会意识教育。
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学校德育处都管些什么问题呢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根本原则,它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这个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我们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校要培养“四有”、“两热爱”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
(2)知行统一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3)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学生消极落后的一面,、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优点和缺点、先进和落后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就是这种矛盾斗争转化的结果。
德育的规律决定了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必须同时进行。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严格要求是指教育者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
尊重学生就是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护和关怀。
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他们的自尊心,相信他们的能力。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培养学生集体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形成教育每个学生,又通过每个学生的进步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把培养集体与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统一起来。
要培养坚强的集体,就要依靠集体,培养、教育和健全学生集体。
教育每个学生关心集体,自觉地为实现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而严格要求自己。
通过集体建立全班的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班风,以影响集体的每一个成员。
教师要把集体当作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
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学会处理各种关系。
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6)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向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贯彻正面教育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及时教育指导。
在德育中要摆事实,讲道德,要以理服人。
培养典型,树立榜样。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7)教育与学生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
教育与学生年龄相一致的原则是指为了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教育者应使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使每个学生品德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
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特别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从而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才能使德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8)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是指学校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达到前后连贯地进行下去,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学生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长期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这些影响纷繁复杂,不仅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对立,而且往往前后并不连贯。
如果不加以组织则必将削弱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影响。
尤其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范围扩大,通过书、刊、影、视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必须加强学校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控制和调节。
以便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确保学生的品德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
(9)的原则。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理论对于人们的行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于理论,即用共产主义思想及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
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要从被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贯彻的原则,必须做到思想教育的系统性、开放性和针对性。
(10)循循善诱的原则。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学生的年龄小,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大道理的,教师、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遵循学生们的思想认识规律,反复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11)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孤立地脱离其他工作来进行。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寓教育于疏导之中,围绕育人成材这个根本目标,实行德、智、体、美、劳相结合;各科之间教书育人相结合;校内各职能部门,各种教育力量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一股合力,齐抓共管,这种综合教育的原则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在学校里面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
学校的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学校的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如何能使学生在思想、心灵深处潜移默化的发生这一转化,是教育者不断探索、研究的重点。
班主任是学校级别最小的“主任”,但要管的事可真不少。
班主任要管学生的学习、生活、交际、思想等等,小到日常生活琐事,如迟到、早退等,大到学生思想动态和变化等,因此,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思想的转变,不能凭空发生,总是要受到外界事物的作用,改变内在的思想,但实践中重复说教,空谈大道理,甚至强迫遵守的教育方式,其教育的内容往往并没有进入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在传统的教育观中,教师或班主任是真理的化身,是至高无尚的;学生对教师应该言听计从,毫无反抗。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说教与强制。
在这样的强制教育之下,学生看似听话,对老师要求的事都能认真完成,但长久下去,有些学生形成了胆怯懦弱的性格,而另外一些学生在顺从的外表之下充满了反抗意识,阳奉阴违,一有机会就进行反抗,体现在不时地违反校规校纪,起哄捣乱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等。
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过程应采取以人为本的人文化管理理念。
在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中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信息来源广,接受的新鲜事物种类多而且接受速度快。
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加快,以计算机为信息平台的网络用户急剧膨胀。
我国的网络用户在逐年增多。
由于网络操作程序简单易学,学生上网人数日益增多,开始形成一个较庞大的上网群体。
“网络文化”应运而生,一方面网络文化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中也夹杂着低俗的“网络垃圾”。
“网络垃圾”冲击着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广大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应对“网络垃圾”的冲击,细察时代的瞬息变化,切实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对学生的教育重点之一就是校纪校规的学习。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的环境之下,应该遵守全社会的共同规则;同样,在学校这个集体中生活和学习,每个学生也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样,学校的一切活动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
要求学生遵守校规校纪不能单纯地、生硬地要求学生去做什么或者不去做什么,而是讲明每个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原因和必要性。
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按章行事。
我们还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
例如,有的同学上课迟到,班主任不能一律批评,而应该问明迟到的原因,给同学改正的机会,如果有屡教不改者,应加倍严加批评。
因为大多数学生上课迟到心中已是惭愧万分,此时班主任采取无为而治会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激发他改正错误的决心。
我认为,要使德育避免走入空洞说教的教育误区,教育者需要找到德育的渗透点,为学生思想发生转变提供恰到好处的外部刺激点,诱发、引导学生从思想到心灵再到行为的转变,这样德育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很重要。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为人处事态度对学生的一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是学生普遍共有的。
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使学生生活得充实,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力。
巨大的热情和激情能驱动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取得丰富的学习效果。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但形成的力量和结果却是巨大的和有形的。
冷漠者出现热情,敌视者转为友善,悲观者勇气倍增,后进者急起上进,失望者燃起信心,常常都是因多情感的转变。
因此,情感教育,对学生动之以情,是教师教育教require.async(['wkcommon:widget\\\/ui\\\/lib\\\/sio\\\/sio.js'], function(sio) { var url = ''; sio.callByBrowser( url, function () { BAIDU_CLB_fillSlotAsync('u2845605','cpro_u2845605'); } ); });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们说,爱是动情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基础,没有老师对学生的爱,情感教育就很难进行。
教师要以温馨的爱感动学生、感染学生、感化学生,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首先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
当今很多学生逆反心理很强,不愿和家长交流、勾通,甚至顶撞家长。
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和亲身体验告诉学生们父母的伟大,而我们应当孝敬父母,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还有很多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养成了自私、我行我素的习惯,不尊敬老师。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人生态度,为人处事的方式来默默地教育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并且进行学习。
“动情教育”是教学工作中常用的方法。
学生的情感是极为复杂多变的,而青少年的情感又极为敏感,所以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必须具有真挚而丰富的情感,必须真心实意地爱学生,仅仅为了“工作”而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是为了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所表现出的“情感”,都是不足取的,也不会为学生所接受。
总之,德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德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渗透德育的领域也是宽阔的,重要的是,教育者要用心去观察,潜心去挖掘,精心去设计。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形式不一定要隆重,但一定要做到学生的心坎里,从教师自身的行为做起,做到润物细无声。
学校德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魂,它致力于对学想品德和素质的培养,体现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
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