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编纂名人格言

编纂名人格言

时间:2016-08-04 18:28

开卷有益的名人名言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中国现代名言3则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韬奋《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和武当山有关的名言、名句、名人

尹喜 记:函谷关令尹喜,周康王之大夫,号文始。

战国时道家,曾任函谷关尹。

他见紫气西来,预知有真入过。

未几果见老子来。

尹喜迎拜。

老子授他。

并约后会蜀之青羊肆。

此后,尹喜托疾不仕,隐居谷内,后归栖于武当三天门石壁下,石门石室喜之所居。

古有铜床玉案,早废。

其居处名尹喜岩,涧名牛漕涧,青羊涧,因太上神化访喜之地而得名。

尹轨 记:字公度,太原人,尹喜之弟子。

“博学五经,尤明天文星气河洛谶纬,晚乃学道。

”常腰佩漆竹筒十数枚,中皆有药,言可避兵疫。

常起居林麓间,服黄精。

百余岁。

言天下盛衰有验。

入太和山,领杜阳宫太和真人。

后称“紫虚阳光道德箓真师”。

戴孟 记:戴孟,名之生,汉将军。

汉武帝遣他入武当山采药,弃官学道,号孟盛子。

受法于清灵裴真人,得玉佩金铛之书,石精金光之符。

周游名山,日行七百里。

后白日上升,落帽于武当山峰之上。

此山得名为“落帽峰”。

马明生 《列仙传》记:东汉临淄人,本姓和,字君贤。

小时被贼伤在路上,遇神人与药救活。

后拜安期先生为师,周游天下,勤苦学经,遂授《太清金液丹经》。

后入武当山石室中修炼药成。

先服半剂为地仙,周游天下。

后白日升天。

《武当福地总真集》记:马明生“夫妇辄易其地,今五龙观自然庵即其地也。

” 阴长生 《雍州志》记:新野人,汉光武帝(公元25—26年在位)阴皇后之族。

虽生于富贵之家,却喜务道术,拜马明生为师,执奴仆之役。

二十年后,明生领他入青城山,授《太清神丹经》。

后入武当石室中合丹,并作黄金十数万斤,施济贫困。

周游天下,其妻相随。

传说他处人间170年。

著《丹经》几篇。

谢允 字道通,晋历阳人,少英毅,曾任罗邑宰,博览群书,尤精道学,政事廉能,有遁世脱尘之志。

晋太康中(258年左右)辞官入道。

西上武当山,结茅石室,不数年,相传得冲寂之妙,能飞行绝壁,后羽化。

故武当山亦名谢罗山。

徐子平 晋安帝时为华阴令。

弃官学道,隐于武当山砂郎涧钓台之下。

隆安二年(398)羽化。

后人祀之于石鼓庵,号徐真君。

著有《定真论》、《喜忌篇》、《继善篇》行于世。

刘 刘宋时人。

长大多须,垂手下膝。

久住武当山.相传去襄阳五百里(注:实为二百多里),旦发夕至,不见有所修为,颇以药术救治百姓,能劳而不倦。

用药多自采,所识药石皆穷于药性。

传说雍州刺史刘道产忌其臂长,于襄阳录送文帝,每旦槛车载往蒋山采药,暮还廷尉。

后以两卷书与狱吏,吏不敢取, 焚之。

一夜失 ,关钥如故,门吏行夜得 ,送还廷尉, 语狱吏云:“官寻杀我,殡后勿钉棺也。

”既杀,文帝疑其言,使开棺,不见尸,惟有竹杖。

吕洞宾 唐末著名道士。

常游武当山,住紫气峰修炼。

传说他游长安时,遇钟离权,经“十试”、乃授以延命之术,金液大丹之功。

他释其剑术为“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嗔”。

改丹铅与黄白之术为内功。

以慈悲度世为成道路径,尝云;“人若能忠于国,孝于家,信于交友,仁以待下,不慢自心,不欺暗室,以方便济世。

以阴骘格天。

人爱之,鬼神敬之,即此一念,已与吾同,虽不见我,犹见我也。

”著有《九真玉书》1卷,见《宋史·艺文志》,诗4卷,见《全唐诗》。

(?一989) 北宋初著名道士。

自号扶摇子。

毫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

后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北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据《宋史》本传称,有拨乱济世之志。

后唐长兴年间,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九石崖,服气辟谷二十多年,诵读易经。

相传善睡,常百余日不起,世称“以睡玩世”者。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至京师,建议宋太宗“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

甚得太宗宠信。

游峨嵋山,凿石室。

还华山,卒于莲花峰下,年一百一十八岁。

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璧)和《先天图》。

其学说后经周敦颐、邵雍加以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组成部分。

此外还著有《指玄篇》,言导养、还丹之事。

南岩皇经堂墙壁上刻有他亲书“寿福”二大字。

房长须 武当山道教尊为神仙,不知其名。

宋朝南渡后,他隐居武当,天天不辞劳苦种植杉树。

传说他一日睡觉时,忽觉有物如丝萦于胸,细看时,已长l尺多长胡须,故名房长须。

淳化五年(994)羽化。

孙寂然 名元政,号寂然子。

嗣业茅山清真观,得五雷诸法之妙。

四方拜望他的人很多。

时江汉罹金兵之厄,武当殿宇被毁一空。

他于宋绍兴十一年(1141)登武当。

为兴复五龙诸观,以符水、禳祷为民除疾,得到群众的敬慕和支持。

数年之间,殿宇竣工。

宋高宗诏他进宫,敕度道士10人。

后还山无疾而逝,其道帽、宝剑藏于桃源之东。

邓真宫 名安道。

孙寂然的弟子。

自幼随师来武当,得师授以上清五雷诸法。

远迩疾患,都奔去求治。

敕令住持五龙。

嘉泰中掩卧而逝,所佩宝剑埋在五龙宫北。

汪真常 名思真,号寂然子,元安徽人。

于安庆嗣全真道法,后入武当山。

元至元乙亥年(1275),率领徒众六人,修复五龙。

改观为宫。

四方道众都来拜他为师,度众100多人善占卜。

无疾而逝。

鲁洞云 名大宥,号洞云子,随州应山人,家世宦族。

弃家入武当山学道。

元破襄汉后,他渡黄河访全真道,西到 陇,北至阴山。

至元十二年(1275)返山后,与道士汪真常等修复五龙、紫霄坛宇,渡徒众百余人。

终年80余岁。

叶云莱(1251一?) 名希真,号云莱子。

处州括苍(今浙江丽水)人。

生于建宁。

得清微道法之妙。

他为避兵乱入武当山,至元乙酉年(1285)被玄敖宗师张留孙荐举,诏赴阙,祷雨却疾。

至元二十三年(1286)任武当护持。

刘道明 号洞阳,荆门人。

与叶云莱同师清微派集大成者雷渊黄真人。

居五龙宫,精神内守,存心提气。

闲则搜索群书。

至元辛卯年(1291),编纂《武当福地总真集》三卷,收入《道藏》。

张守清 (1253一?)名洞渊,号月峡叟。

峡州宜都(今湖北宜昌西北)人。

幼习儒业,长入吏员。

至元二十一年(1284)入武当山拜鲁洞云为师,修炼金丹大道。

后又拜叶云莱、刘道明、张道安为师,尽得秘传。

《道藏》有关道经所列清微派中,称他为“冲元雷使”。

他从至元二十二年(1285)开始,苦心经营二十余年,创建南岩天一真庆宫,开辟下山道路,垦田数百顷,度众数千人。

至大三年(1310)及皇庆年间(1312--1313),多次奉诏入京祈祷雨雪。

延祜元年(1314)朝廷授为“体玄妙应太和真人”,命他管领教门公事。

后退隐于清微妙化岩。

朱思本 (1273—1333)元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字本初,号贞一。

学道于龙虎山,后赴大都(今北京)。

以奉诏代祀名山大川,得以实地考察所至地理情况,参校前人著作,编绘广达七尺的《舆地图》二卷。

朱曾多次为元朝到武当山祭祀。

著作有《武当山赋》、《武当大顶记》等。

李明良 (1286一?) 安城县阳溪人,家属望族。

幼聪慧有奇才,长尚烟霞之志,于元大德(1297--1307)间,入武当拜全真道林道富为师,清心守一。

晚喜读《易》。

居易处俭,修己及人。

老释之士,慕其道行,授礼拜师者很多。

他在主持宫务之暇,与邵明庚捐资并向信士募化重建五龙宫的武当殿、玄武殿后之玉像阁,并扩建华阳岩之庙宇及亭轩。

至元丁丑年(1337)住持武当五龙富。

张三丰 据《明史》本传,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人,名全一,一名君实,三丰乃其号。

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

洪武二十四年(1391)遣使觅之不得。

后居宝鸡之金台观。

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

乃游四川见献王,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幻。

永乐(1403--1424)中,遣给事中胡濙等住访,遍历荒徼,积数年不遇。

天顺三年(1459)朝命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三丰认为古今宗教仅正邪两派,所谓佛、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趋一也”。

又称“一阴一阳之为道,修道者修此阴阻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

”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李素希 (

一1421)字幽岩,号明始韬光大师。

河南洛阳人。

生于元代,元末弃家入武当,住五龙顶,好读《周易》、。

明洪武初年度为道士,住持五龙宫。

后退隐于自然庵。

永乐三年(1405),忽见古榔梅树开花结果,知为丰年之兆,遣道士易本中等献贡朝廷,赐银40锭;次年榔梅树又结实,再进贡,又得赏银40锭。

同年诏素希进京问理国治身之道。

礼待甚厚。

羽化后碑存今五龙宫。

孙碧云 (

一1417) 关西人,初入华山务道,永乐十年(1412)三月,令碧云测绘紫霄、南岩、五龙、遇真等宫观建筑规模。

同年应诏至阙下,赐诗一章,号虚玄子,授道录右正一,又授南岩宫住持。

死后葬于桧林庵。

任自垣 字一愚,号蟾宇,江苏京口(今镇江)人。

初入三茅山元符万宁宫学道,精通道义。

永乐四年(1406)诏他参与修《永乐大典》。

永乐九年(1411)授道录司右正一。

永乐十一年(1413)授玉虚宫提点,又应诏广收全国名山所藏道书。

宣德三年(1428)升为太常寺丞,提调武当山。

杨来旺 (?一1909)陕西白河县人。

清同治初举孝廉,后到武当山紫霄宫修道。

为道衲。

他见全山宫殿半数倾圯,立志兴复。

经十年辛苦募化,修复紫霄、南岩、太和各宫,同时补修很多观庙和桥梁。

宣统元年四月八日,端坐而化。

徐本善 (1860--1932)号伟樵。

河南杞县人。

幼习孔孟之学,聪慧过人。

及长,善医术,精拳法,入武当紫霄宫,嗣龙门派正宗,后到南阳玄妙观受戒。

光绪二十年(1894)回山后,清整道教,制定教规,使全山道教重见生机。

率道众垦荒种田,四方募资,维修宫观,新造朝天宫至金顶新路一条,约十华里。

民国二十年(1931)四月,贺龙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驻武当,徐率徒众五十余人迎至紫霄宫东天门,主动腾出西道院,作为红三军后方医院,并派徒弟水合一、罗教培等协助医院医治伤员,又派王教化、尹教圣等开仓尽力满足伤员所需。

他与贺龙结下深情厚谊,贺率部转移时,为答谢道众盛情,赠黄金2斤,亲出楹联相赠,中寓伟樵、紫霄四字:“伟人东来气尽紫,樵歌西去云腾霄。

”1932年,匪首马老七得知贺龙赠金事,领匪众上山威逼徐本善交出黄金。

徐拒不交,与匪在紫霄内拼搏,击退多人。

数日后,路过万松亭,中匪埋伏,被杀。

葬于紫霄宫下。

刘理山 山东人。

曾任西北军冯玉祥部少将旅长。

民国十八年(1929)蒋冯之战后,冯玉祥败北下野,他弃官入道,居武当山麓朝阳洞,任住持。

克勤克俭;十余年如一日,募资修殿宇十余间;垒砌朝阳洞口石级蹬道一条,长四丈,宽五尺;又在洞下路旁建茶亭一座,设茶水施舍过往行人。

他还通医术,常走乡串村,为人治病,不收分文,更不留餐,只是淡水一碗,人称“扁鹊再世”。

1944年游小南海,不返。

朱宇亮 (1887--1961)湖北随州市人,幼家贫,随母兄逃荒到武当落户。

不久到太和宫皇经堂学道,嗣华山派。

据说他是武当山名药“紫金锭”秘方的正宗传人。

在住持皇经堂时,清静寡欲,俗尘不染,以所制紫金锭济众。

经数年募化集资,重修皇经堂和黄龙洞道院数十问,购置田地三十余石课。

民国十七年(1928),他与农民高世金、陈国友等四人杀恶霸周献海以后,出走四方避难。

周献海之族兄周辑五闻讯聚集红帮会众一百多人上山报仇,放火烧毁黄龙洞道院。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朱宇亮回皇经堂任住持。

水合一 (1890一1950) 湖北随州人,幼习儒业。

博学多识,精医术,善书法。

民国初年曾任区团总,后弃家到武当学道,拜紫霄宫徐本善为师,纳入龙门正宗。

公元1931年,红军第三军进驻武当山时,他受师之嘱,精心医护红军伤员。

徐本善被土匪枪杀后,他任紫霄宫监院。

1945年居三元宫。

罗教培 (1904--1967) 河南邓县人。

熟读五经四书,精医术,从小慕道,到武当紫霄宫拜龙门派道人冷合斌为师。

1931年,贺龙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驻武当山时,他同道友水合一精心医治红军伤员。

1953年罗被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和中国道教协会理事。

他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乐于助人,省吃俭用。

政府给他的生活补助费,多半施舍贫困;为人治病,常不收受酬,远近群众莫不称颂。

王教化 (1901—1989)河南省郑州人,幼年家贫,曾做长工,青年时到武当山出家,拜郑合玉为师。

他在山虔诚奉道,艰苦耐劳,60年如一日。

1931年贺龙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驻武当山时,他为红军伤员端茶递饭、倒屎倒尿,尽心照顾,和红军伤员结下深厚友谊。

红军伤员伤愈归队时,赠他35块银元,他珍藏50年后交给武当山文物管理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曾被选为湖北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当山道教协会名誉会长。

继续追问: 有没有景区的题词、名句什么的啊

4个或8个字的补充回答:“金光妙相”中国现存最大的铜殿 位于天柱峰顶端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由20吨精铜、300公斤黄金,在北京铸造,皇帝命工部大臣从运河督运至南京,溯长江、汉江而上,至山顶组装而成,面积约160平方米。

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

四周立柱12根,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

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

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

坛前设香案,置供器。

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

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

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治世玄岳。

至明代成祖封武当山为大岳,明世宗朱厚熜更封之为治世玄岳。

补充回答: 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

  南岩雄奇紫霄丽,甘泉九成差可当。

  ——[明]《武当歌》  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

  ——[明]洪翼圣《武当道中杂咏》

名人名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作者是谁

明·张岱《课儿读》典故这句格言采自古诗汉乐府《长歌行》,原诗是这样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是南朝宋代文人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

评价《昆虫记》的名人名言

中国当代大儒、史学家李敬斋老先生,前曾提出,的科学就是把华夏的“学科倒过来念的。

老先生明确指出,这个颠倒很不一般,科学颠倒了道理、颠倒了世界。

世界,必将因科学而灭亡。

当美国人发表新闻,他们应用最新高科技,在病人频临死亡的刹那间,成功的捕获了灵魂,并进行了称重。

老先生当即表示,美国人制造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大谎言。

老先生说道,他们根本就没有解析灵魂概念的能力,这个谎言,就是为了解决圣经中灵魂的教义,与科学的冲突,也就是科学与教会的矛盾。

老先生继续说道,一百多年前,就是因为那个叫什么尼的,(有人插言:叫哥白尼)对,就是这个小子,因为说地球是圆的,教会就把他杀了。

因为,当年创建教会的人,把从中国商人传说的天方地阁,误认为天地是方形的,就写进了圣经,成为了主上创造的方块世界。

当有人说地是圆的,他们认为是对主上的大不敬,亵渎了主上的圣意,是死罪,必须处以死刑。

后来有大量的事实证明了地是圆的,教会好不尴尬,便不再追究科学不承认灵魂存在的说法。

老先生又说道,大家都知道美国是宗教国家,他们的科学家也都是宗教教徒,对于科学与灵魂的问题,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把这个芥蒂埋藏起来,不再提及。

然而,这毕竟是一根刺,不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始终会对科学与教会怀有浓重的疑问。

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西方,长出了一颗天大的大葱,编纂出一个没有人敢于质疑的天大的谎言。

这样一来,使人们暂时放下了心中的包袱,不再计较科学与灵魂问题了。

老先生对前面的“学科”颠倒解释道,由于科学行为,产生了大量的、自然不能消化的热量,导致海水物质化的速度加快了数千万倍,使海水急剧的加速物化而减少,而自然空间的热量不能及时地化解,便会积蓄起来,导致自然温度不断地膨胀,疾病与自然灾害也会加剧。

当海水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便会有大面积的陆地处于长年的干旱状态,陆地生物会大量灭绝,从而危及人类的存活。

美国人正在加紧实施的火星计划,就是这个原因。

目前中国政府也在加紧落实火星计划,就是准备将一部分优秀的人和植物迁徙到火星上去。

大家可以想像,小小的太空飞船能载几个人去火星呢

剩下来的几十亿人又如何生存呢

自信自强的名人事例

华罗庚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

回到,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顽强书自学。

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

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

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

“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

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

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

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尊自信的人,能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征服挫折和失败,在挫折与失败中获得成功。

而丧失自尊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自暴自弃、自轻自贱。

缺乏自信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行了,从而放弃了努力奋斗。

所以没有自尊自信的人,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毛遂自荐,精卫填海,晏子使楚,嗟来之食 不为五斗米折腰 吉鸿昌在国外 还有叶挺的囚歌 周恩来握手的故事 1.有一次贝多芬和歌德在热烈地叙述,这时德国的皇后和皇太子从他们身边走过,并向他们脱帽致敬,亲热地打招呼。

贝多芬却把头一昂,似乎什么也没有看见似的,歌德却受宠若惊,赶忙抖抖身上的尘灰,整整衣领,脱下帽子拿在手上,迎上去向皇后他们弯腰致敬。

看见歌德这种卑躬屈膝的样子,贝多芬先前心目中这位诗人高大的形象顿时土崩瓦解了。

2.韩信喜好研究军事,平时常佩一把长剑在身.这天,一群小痞子又来寻衅,其中一个对韩信说:你成天带着剑,又不见你用它.你若真有本事,就拿剑来杀我.若只是摆样子,不会用剑,你就从我两腿之间爬过去.韩信表现出了大丈夫的能屈能伸,俯下身从那人两腿间爬了过去,那群无知的坯子以为韩信懦弱胆怯,自以为是的走了.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寻衅。

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一年 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

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在二十几岁就创立了微积分,发现了光谱,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但他没有把功劳归于自己,而是谦虚地说:“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

“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接受英国作家哈尔顿的采访时有一段对话:“您的专门成就

”“没有。

”“您的主要缺点

”“不懂得数学和新的语言,缺乏观察力,不善于合乎逻辑地思维。

”“您的治学态度

”“很用功,但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

”这两位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的自尊自信表现在哪里呢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

派克”的来历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

”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

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

”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3、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

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

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

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行了。

”电影放映后,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4、巧对 1960年5月,、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

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

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

”周恩来才思敏捷,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天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

即工整又流畅,整个对联浑然一体,两位伟人相对而笑。

5、1973年8月28日,中共十大在京召开之时,出席会议的已因患上腿疾而不能站。

会议结束后,为了不让与会代表看出破绽为自己的身体担心,就一直坐在座位上,想让代表们先退场。

主席不退场,代表岂肯先退场。

还是细心的周恩来总理看出了主席的心思,打破了僵局,他机智地说毛主席是要目送大家离开会场。

则故意执拗地说:“你们不走,我也不走。

”就这样,代表们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挥手与主席道别。

晏子使楚 6.春秋时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7.小泽征尔的故事。

小泽征尔是日本的名扬世界的指挥家。

在一次音乐指挥家大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时,发现有几处不和谐的地方。

开始,他以为乐队演奏错了,便停下来重奏,结果依然如故。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郑重申明:乐谱没有问题。

面对几百位权威人土,小泽征尔思考片刻,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席上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原来,这是评委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

前两名参赛者就是因为盲从权威而被淘汰了。

小泽征尔终于获得大赛的桂冠。

他的成功,既是艺术造诣上的成功,更是自尊自信的人格上的成功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