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信的名言有哪些?
1、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2、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子3、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子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6、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子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10、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11、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薛瑄12、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13、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程颐1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1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16、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晁说之1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弘一大师18、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
——杨筒19、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葛洪2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杨泉21、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周恩来22、祸莫大于无信。
——傅玄
有没有关于理性消费或消费观念的名人名言
给您一些素材己组织写作: 年5月,浙江消专门就餐饮浪费现象做了调查,结果显示于自己请客吃饭后饭桌上的剩菜,68.1%的消费者表示不会选择打包。
◎消费正在成为一个人为制造的“炫富场”。
除了餐桌,奢侈消费、崇洋消费、炫富消费等非理性消费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违背国情的超前豪华消费颠覆着国人传统的消费观。
◎与中国的许多地方一样,消费领域的奢华景象层出不穷,礼品奢侈化、节庆奢侈化也早已屡见不鲜。
2006年1月,杭州一家酒店甚至推出了一桌高达19.8万元的豪华年夜饭。
上个月,西湖边每平方米12万元的房价尚在市民的质疑中,又一套200平方米的公寓、以其5000万元的售价见诸报端。
其实不仅仅在杭州,中国式奢侈文化越来越流行,其步步升级的态势不仅体现在一些奢侈品展上,在许多大城市公路边的广告牌上,“奢侈”“至尊”“顶级享受”等广告宣传用语无时无刻不在向路人灌输着炫富、崇富的消费幻梦。
◎“非理性消费的形成非一日之寒。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社会上炫富和过度消费大行其道,首先是少数政府部门铺张奢侈“功不可没”,一些政府部门奢侈浪费发挥着“榜样”的作用。
如公款吃喝屡禁不止,政府豪华办公楼拔地而起,政府采购专拣贵的或洋货买,等等,正是包括政界精英和知识精英在内的精英阶层的误导,给了公众一种心理的暗示。
其次是媒体以及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产品的推波助澜。
郑宇民说,在这些宣传平台上,你可以注意到,常常会有“千岛湖豪华私人游艇”、上海“高尔夫球证”高价转卖、“义乌私人飞机”等炫富类、追风型报道。
这种人为地强化贫富悬殊的做法,只能导致社会不和谐的紧张因素与日俱增。
最后是暴富阶层或者讲是炫富阶层的自身作为所起的不良示范效应。
“我们都知道古有石崇斗富,这早已是对炫富生活最生动形象的批判,然而今天我们的个别企业主、商人在一夜暴富后,却不自觉地成为新时代的石崇。
”郑宇民说,个体的简单消费行为,一旦变成为集体的无意识,就成为凸显社会的某种“病灶”。
◎“生活的终极目标就是方便、舒适,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幸福感,都建立在物质指数的积累上。
我有钱,我消费,天经地义。
”80后的时尚男孩黄慎敏认为。
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物质的丰富也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
而与黄慎敏不同,胡兵的消费生活就“很枯燥”:他很少买衣服,不使用空调,随身携带垃圾袋,吃饭坚持使用勺子,乘车或走路时会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
其实,像胡兵一样的绿色消费主义者已经越来越多。
他们力图以自己的绿色消费行为,与政府、社会共同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
◎虽然拥有上亿元的身家,可身为民营企业家的王成军常常让人觉得寒酸:一身半新不旧的夹克和牛仔裤,一菜一汤的食谱,普通单人间的出差住宿标准,虽然赚的钱足够买许多套住房,可至今仍然仅拥有一套64平方米的小户型。
“个人财富来源于社会,最终也要回归社会。
吃多了、穿多了、用多了……个人享受没有改变多少,却浪费了社会资源和财富。
”王成军认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越富裕越节俭,才算拥有了真正的美德。
◎许多人认为,真正有成就和内涵的人,没必要刻意用外在的东西证明自己。
◎去年3.15,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消保委在全国率先掀起了一场以“倡导新消费理念,促进消费和谐”为主题,其内容包括崇尚理性消费,反对迷信消费;崇尚责任消费,反对消费炫富;崇尚文明消费,反对消费畸形的“新消费运动”。
今年3.15,浙江省工商局、省消保委再次向社会发出新消费运动倡议,呼吁全社会推动消费观念变革,倡导理性、责任、文明的“新消费观念”。
“强化‘新消费运动’就是希望从根源上深层次地推动消费观的改变。
”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长马柏伟表示。
浙江省工商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餐饮是当前消费问题比较集中的行业,针对当前餐饮中存在的各类不健康、不文明,倡导以下新消费准则:反对铺张浪费、反对炫富摆阔、不食有害健康的食品、不食破坏生态的野味,倡导科学饮食、饮酒适度、点菜适量,剩菜打包。
而商场、市场是消费的集中场所,也是新消费观念引领的主阵地。
强化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是商场新消费运动的主旋律。
消费者要做到不崇洋崇贵、不盲目跟风、不攀比炫耀,鼓励环保消费、节能消费、品质消费;倡导诚信经营,无假无欺;买前验证,买后开票。
“‘新消费’不仅是一个新的消费观念,更重要的是强调人和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一种和谐的生存关系。
”浙江省消保委秘书长徐建明说,“你有钱消费,但无权浪费。
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和对社会伦理、社会道德的不良影响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