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于右任新编治家格言

于右任新编治家格言

时间:2015-07-25 23:54

郭沫若的个人简介

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湾,幼年入家塾读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接受民主思想。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

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

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

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

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

  新中阳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在这期间,郭沫若写了许多迎合时代的文字,因此受到后人诟病,理论专著《李白与杜甫》一书更是令人齿冷。

因此郭沫若其人在中国文化界成为人格方面的反面例证。

  著作书目:  《女神》(诗集)1921,泰东  《三叶集》(散文集)  与宗白华、田汉合著,1920,亚东  《星空》(诗集)1923,泰东  《聂莹》(剧本)1925,光华  《文艺论集》(论文集)1925,光华  《塔》(小说、戏剧集)1926、商务  《落叶》(小说、戏剧集)1929,创造社  《三个叛逆的女性》(戏剧集)1926,光华  《西洋美术史》(理论)1926,商务  《橄榄》(小说、散文集)1926,创造社  《瓶》(诗集)1927,创造社  《前茅》(诗集)1928,创造社  《恢复》(诗集)1928,创造社  《水平线下》(小说、散文集)1928,创造社  《我的幼年》(自传)1929、光华  《漂流三部曲》(小说、戏剧集)1929,新兴书店  《山中杂记及其他》(小说、戏剧集)  1929,新兴书店  《黑猫与塔》(小说、散文集)  1931,仙岛书店  《后悔》(小说、戏曲集)1930,光华  《黑猫与羔羊》(小说集)3931,国光  《今津纪游》(散文集)1931,爱丽书店  《桌子跳舞》(小说、散文集)1931,仙岛书店  《文艺论集续集》(论文集)1931,光华  《创造十年》(回忆录)1932,现代  《沫若书信集》  1933,泰东  《豕谛》(历史小说)  1936,不二书店  《北伐途次》(散文)  lQ37,潮锋出版社  《甘愿做炮灰》(剧集)1938.北新  《战声》(诗集)1938、战士出版社  《创造十年续编》(回忆录)1938,北新  《羽书集》(散文、论文集)1941,香港盂厦书店  《屈原》(剧本)1942,重庆文林出版社  《蒲剑集》(散文、论文集)1942,重庆文学书店  《棠棣之花》(剧本)1942,作家书屋  《虎符》(剧本)1942,群益  《屈原研究》(论文)1943,群益  《今昔集》(论文集)1943,东方书社  《孔雀胆》(剧本)1943。

群益  《南冠草》(剧本)1944,群益  《青铜时代》(史论)1945,文治出版社  《先秦学说述林》(论文)1945,福建永安东南出版社  《十批判书》(史论)1945,群益  《波》(散文集)1945,群益  《苏联纪行》(散文集)1946,上海中外出版社;改名《苏  联五十天》,1949,大连新中国书店  《归去来》(散文集)1946,北新  《筑》(剧本)  t946,群益  《南京印象》(散文集)1946,群益  《少年时代》(自传)1947,海燕  《革命春秋》(自传)1947、海燕  《盲肠炎》(杂文集)1947,群益  《今昔浦剑》(散文、杂文集)1947,海燕  《历史人物》(史论)1947,海燕  《沸羹集》(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天地玄黄》(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地下的笑声》(小说集)  1947,海燕  《创作的道路》(理论)1947,文光  《抱箭集》(小说、散文集)1948,海燕  《蜩螗集》(诗集)1948,群益  《雨后集》(诗集)1951,开明  《海涛》(散文集)1951,新文艺  《奴隶制时代》(史论)1952,新文艺  《沫若文集》(1—17卷)1957一1993,人文  《雄鸡集》(诗集)1959,北京  《洪波曲》(自传)1959,百花  《蔡文姬》(剧本)1959,文物  《潮汐集》(诗集)1959,作家  《骆驼集》(诗集)1959,人文  《沫若全集》(文学编  l—5卷)  1982一1987,人文  翻译书目:  《菌梦湖》(小说)德国  施笃谟著、与钱君胥合译,1921,泰尔  《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小说)德国  歌德著、1922,泰东  《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论文)日本  河上肇著,1924,商务  《雪莱诗选》(诗集)英国  雪莱著,  1926,泰东  《浮士德》(诗)德国  歌德著,1928,创造社  《沫若译诗集》  印度枷里达若著,1928,创造社  《石炭王》(小说)美国  辛克莱著,  1928,上海乐群书店  《政治经济学批判》(理沦)德国  卡尔.马克思著,1921,神州  《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俄国列.托尔斯泰著,1935,光明书局  《艺术的真实》(理论)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47,群益  郭沫若(1892~1978)  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

四川乐山人。

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

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

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

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

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

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

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

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

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

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

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

这些剧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

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

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

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

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

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

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郭沫若的个人简介

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湾,幼年入家塾读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接受民主思想。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

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

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

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

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

  新中阳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在这期间,郭沫若写了许多迎合时代的文字,因此受到后人诟病,理论专著《李白与杜甫》一书更是令人齿冷。

因此郭沫若其人在中国文化界成为人格方面的反面例证。

  著作书目:  《女神》(诗集)1921,泰东  《三叶集》(散文集)  与宗白华、田汉合著,1920,亚东  《星空》(诗集)1923,泰东  《聂莹》(剧本)1925,光华  《文艺论集》(论文集)1925,光华  《塔》(小说、戏剧集)1926、商务  《落叶》(小说、戏剧集)1929,创造社  《三个叛逆的女性》(戏剧集)1926,光华  《西洋美术史》(理论)1926,商务  《橄榄》(小说、散文集)1926,创造社  《瓶》(诗集)1927,创造社  《前茅》(诗集)1928,创造社  《恢复》(诗集)1928,创造社  《水平线下》(小说、散文集)1928,创造社  《我的幼年》(自传)1929、光华  《漂流三部曲》(小说、戏剧集)1929,新兴书店  《山中杂记及其他》(小说、戏剧集)  1929,新兴书店  《黑猫与塔》(小说、散文集)  1931,仙岛书店  《后悔》(小说、戏曲集)1930,光华  《黑猫与羔羊》(小说集)3931,国光  《今津纪游》(散文集)1931,爱丽书店  《桌子跳舞》(小说、散文集)1931,仙岛书店  《文艺论集续集》(论文集)1931,光华  《创造十年》(回忆录)1932,现代  《沫若书信集》  1933,泰东  《豕谛》(历史小说)  1936,不二书店  《北伐途次》(散文)  lQ37,潮锋出版社  《甘愿做炮灰》(剧集)1938.北新  《战声》(诗集)1938、战士出版社  《创造十年续编》(回忆录)1938,北新  《羽书集》(散文、论文集)1941,香港盂厦书店  《屈原》(剧本)1942,重庆文林出版社  《蒲剑集》(散文、论文集)1942,重庆文学书店  《棠棣之花》(剧本)1942,作家书屋  《虎符》(剧本)1942,群益  《屈原研究》(论文)1943,群益  《今昔集》(论文集)1943,东方书社  《孔雀胆》(剧本)1943。

群益  《南冠草》(剧本)1944,群益  《青铜时代》(史论)1945,文治出版社  《先秦学说述林》(论文)1945,福建永安东南出版社  《十批判书》(史论)1945,群益  《波》(散文集)1945,群益  《苏联纪行》(散文集)1946,上海中外出版社;改名《苏  联五十天》,1949,大连新中国书店  《归去来》(散文集)1946,北新  《筑》(剧本)  t946,群益  《南京印象》(散文集)1946,群益  《少年时代》(自传)1947,海燕  《革命春秋》(自传)1947、海燕  《盲肠炎》(杂文集)1947,群益  《今昔浦剑》(散文、杂文集)1947,海燕  《历史人物》(史论)1947,海燕  《沸羹集》(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天地玄黄》(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地下的笑声》(小说集)  1947,海燕  《创作的道路》(理论)1947,文光  《抱箭集》(小说、散文集)1948,海燕  《蜩螗集》(诗集)1948,群益  《雨后集》(诗集)1951,开明  《海涛》(散文集)1951,新文艺  《奴隶制时代》(史论)1952,新文艺  《沫若文集》(1—17卷)1957一1993,人文  《雄鸡集》(诗集)1959,北京  《洪波曲》(自传)1959,百花  《蔡文姬》(剧本)1959,文物  《潮汐集》(诗集)1959,作家  《骆驼集》(诗集)1959,人文  《沫若全集》(文学编  l—5卷)  1982一1987,人文  翻译书目:  《菌梦湖》(小说)德国  施笃谟著、与钱君胥合译,1921,泰尔  《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小说)德国  歌德著、1922,泰东  《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论文)日本  河上肇著,1924,商务  《雪莱诗选》(诗集)英国  雪莱著,  1926,泰东  《浮士德》(诗)德国  歌德著,1928,创造社  《沫若译诗集》  印度枷里达若著,1928,创造社  《石炭王》(小说)美国  辛克莱著,  1928,上海乐群书店  《政治经济学批判》(理沦)德国  卡尔.马克思著,1921,神州  《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俄国列.托尔斯泰著,1935,光明书局  《艺术的真实》(理论)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47,群益  郭沫若(1892~1978)  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

四川乐山人。

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

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

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

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

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

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

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

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

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

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

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

这些剧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

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

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

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

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

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

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1110简介

1444年——瓦尔纳战役:波兰和匈牙利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率领的十字军惨败于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二世,瓦迪斯瓦夫阵亡。

  1520年——斯德哥尔摩惨案: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在占领瑞典后,在斯德哥尔摩处决大批瑞典贵族。

  1674年——英荷战争:荷兰将新尼德兰割让与英格兰。

  1775年——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第二次大陆会议在费城通过成立海军陆战队的决议。

  1871年——美国记者、探险家亨利·莫顿·史丹利在坦桑尼亚找到失踪的英国探险家、传教士戴维·利文斯通。

  1879年——上海英商祥生船厂工人罢工  1911年——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建立。

  1918年——毕苏斯基在华沙宣布波兰独立  1924年——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

  1928年——日本天皇裕仁即位。

  1934年——国民党军占领中央苏区。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进驻维希法国。

  1944年——桂林、柳州同日失陷。

  1945年——泗水保卫战:印尼民族主义者反抗英军。

  1956年——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召开 全会决定自1957年下半年起,开展党内整风运动。

  1958年——希望钻石被捐献给史密森尼博物院。

  1963年——首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在印尼雅加达开幕。

  1965年——《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揭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1969年——芝麻街开播。

  1974年——说江青有野心。

  198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9次会议。

  198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民族团结表彰大会。

  1982年——日美部队首次进行联合演习。

  1982年——由华裔女建筑师林璎设计的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在美国华盛顿落成。

  1984年——法国利比亚完成从乍得撤军。

  1985年——中国第一个大分子量蛋白质——天花粉蛋白全部结构的测定工作完成。

  1990年——哈勃望远镜首次观察类星体。

  1991年——强台风使菲律宾五千多人遇难。

  199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近日发出《关于坚决防止和纠正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不正之风的通知》。

  1994年——我国首台无缆水下机器人问世。

  1997年——“少女杀婴案”搅动英美。

  1998年——邪教“主神教”覆灭。

  1998年——日本用牛奶细胞克隆牛。

  1998年——英格兰足球总会认定范志毅越轨。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派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部队组建完成。

  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

  [编辑本段]出生  1483年——马丁·路德诞生,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基督教路德宗创始人。

  1683年——乔治二世,汉诺威选帝侯、英国国王。

(1760年逝世)  弗朗德里希·席勒1759年——席勒诞生,德国诗人、剧作家。

  1812年——左宗棠诞生,清朝后期著名大臣(1885年逝世)。

  1888年——图波列夫诞生,苏联航空工业部飞机总设计师。

  1910年——张乐平,中国漫画家。

(逝于1992年)  1918年——包玉刚,香港企业家。

(逝于1991年)  1919年——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诞生,苏俄著名的枪械设计师。

  1924年——蔡万霖诞生,台湾巨富。

  1828年——王韬,清末思想家  1963年——郭进兴,中华职棒球员。

  1964年——李安熙,中华职棒教练。

  1966年——张德兰,香港女歌手。

  1969年——莱曼,德国足球门将  1975年——青年演员刘丹,《还珠格格》中香妃扮演者。

  1976年——张钰,中国女演员。

  1977年——布兰妮·墨菲,美国好莱坞演员。

  1978年——神田朱未,日本女性声优。

  1980年——台湾超人气偶像组合“飞轮海”成员之一辰亦儒。

  1980年——卫斯理,台湾歌手。

  1980年——刘喆莹,台湾女演员,模特儿。

  1982年——利昂霖,台湾男演员。

  1984年——张致恒,香港歌手,演员。

  1984年——NBA波士顿凯尔特人队著名球星肯德里斯-帕金斯出生。

  [编辑本段]逝世  1549年——保禄三世逝世,天主教教宗。

  1633年——徐光启逝世,中国明朝科学家(生于1562年)。

  1891年——阿尔图尔·兰波逝世,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运动的代表人物、诗人(生于1854年)。

  1910年——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逝世。

  1938年——凯末尔,土耳其革命家、共和国缔造者、首任总统(生于1881年)  1939年——辛亥革命元勋孙武病逝。

  1944年——汪精卫病死于日本。

  1964年——于右任病逝。

  1972年——傅焕光,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1982年——勃列日涅夫,前苏共中央总书记  1985年——教育家吴贻芳病逝。

  1996年——周谷城,中国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2008年——李锡铭,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北京市委原书记。

伊藤清,日本数学家,日本学士院院士,随机分析的创立者。

  2009年——现任德国国家队主力门将罗伯特·恩克自杀身亡。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