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下细雨有雾的句子

形容下细雨有雾的句子

时间:2016-11-14 02:20

关于雾雨的诗句

一、描的诗句 1. 凌雾行 (韦应物)秋雾重,职事凌晨出。

才看含,稍视沾衣密。

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2. 雾 (李峤)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3. 咏雾 (苏味道)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4.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李益)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5. 咏雾 (董思恭)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

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

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6.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 (刘禹锡)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7. 夏日晚望 (贯休)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

8. 菩萨蛮 (李晔)飘飘且在三峰下,秋风往往堪沾洒。

肠断忆仙宫,朦胧烟雾中。

9. 唐享昊天乐•第五 (武则天)朝坛雾卷,曙岭烟沉。

爰设筐币,式表诚心。

10.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李隆基)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11.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李隆基)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12. 菩萨蛮 (李煜)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13. 从驾幸少林寺 (武则天)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14. 石桥 (李祎)乱幡雾中见,雁塔云间识。

15. 秋日即目 (李世民)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16. 赋得花庭雾 (李世民)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17. 冬日临昆明池 (李世民)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18. 咏雨 (李世民)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19. 相和歌辞•江南弄 (李贺)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迭山献红嵯峨。

20. 江南弄 (李贺)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21. 兰香神女庙 (李贺)踏雾乘同归,撼玉山上闻。

22. 拂舞歌辞 (李贺)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

23. 句 (苏颋)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

24.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 (李乂)永夕飞淫雨,崇朝蒸毒雾。

25.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李乂)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

26. 寄胡皓时在南中 (李乂)有鸟图南去,无人见北来。

闭门沧海曲,云雾待君开。

二、描写雨的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如梦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形容细雨的句子

1、雨丝很细,很绵,像春天时空飘浮的柳絮.2、像雾似的雨,像雨似的雾,丝丝缕缕缠绵不断.3、毛毛细雨,悄悄无声地飘落着,像是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千万条细丝,荡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轻纱,披上了黑油油田野.4、微风吹过,雨帘斜了,像一根根的细丝奔向草木、墙壁.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5、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6、雨点儿落在我的头上、身上,我仰面向上,闭着眼,张着口品着那点点雨珠,顿时,我觉得自己仿佛在细雨的浇灌下又长了许多.7、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描写春雨的诗句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1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描写细雨的句子

1.细细的小雨像、像雪花,悄飘下来,落在了我的上、脸上和衣服上,像一粒粒小水钻了我的全身。

2.窗外下起了蒙蒙细雨,小雨滴打在窗上,溅出星星水花,两三滴聚在一起,又顺着玻璃窗滑落。

吮吸一口冰凉的空气,洗去一身的疲劳。

3.天空中下起了小雨,滴答滴答。

落在花坛里,落在草地上,也落在窗子上。

我望着窗外,听着雨的歌谣,微闭上双眼。

4.雨确实不大,滴滴答答的,不像是在下雨,倒像是在下雾,眼前的世界被封锁在密如珠网的雨丝中。

往远处看去,街道、楼房、行人,都只剩下了一个有些模糊的轮廊。

我走进雨雾中,顿时,一阵清新凉爽的感觉渗透全身。

雨滴在身上是冰冷的,可是空气中却不知怎么的,有一股湿润温暖的气息,仿佛报告着春天到来的消息。

5.春雨绵绵,像花针,如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6.细雨朦朦,朦朦细雨,小雨,有山泉的清幽,纯朴。

有绵绵的诗意;弥漫天空的小雨,没有阴沉,悲凉,只有清新,翠绿。

7.细小的雨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8.哦,小雨,记不清有多少次,我伫立在小雨中,听着那清婉迷离的雨声,看着一丝一缕的水烟拥着一切,陶醉在这迷蒙的小雨里。

9.绵绵小雨带给人们总是喜悦的心情,丝丝滋润着大地,总是喜欢在春雨绵绵时节,一个人走在山间小路上,披着细雨,嗅着充满泥土清香气息的空气,聆听着春回大地的声音,春雨代表的是青春和活力。

10.蒙蒙细雨,如烟如雾,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染绿了树,染绿了草,染绿了乡间小路。

11.雨点儿落在我的头上、身上,我仰面向上,闭着眼,张着口品着那点点雨珠,顿时,我觉得自己仿佛在细雨的浇灌下又长了许多。

12.小雨四处飞扬着,路上的行人们有的撑着伞、有的穿着雨衣,他们急匆匆地赶着路,想要尽快躲开这飘飘洒洒的细雨。

13.雨不大,却“滴滴答答”下个不停,看着这牛毛似的绵绵细雨,就知道春天来了。

“丁丁东东”、“咚咚咚”是谁啊

原来是雨点落在雨棚上的声音,告诉所有人它的到来,像奏响了一曲打击乐。

我伸出舌头让雨飘到我的舌尖上,品尝一下这大地的乳汁,凉丝丝的、甜蜜蜜的呢

“春雨贵如油”,真的,春雨灌溉了田野,小草知道春雨来了,赶紧钻出了头。

柳树飘动着它绿绿的丝带来迎接春雨。

14.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小,雨帘是那样密,给群山披上蝉翼般的白纱。

15.我收起伞,走进雨中,细小的雨滴打在身上,一点也不觉得冷,只有一种亲切、清新的感觉。

42、毛毛细雨,悄悄无声地飘落着,像是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

千万条细丝,荡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轻纱,披上了黑油油田野。

参考资料句子大全移动站:m.1juzi.com

形容雨下的句子

1、秋同满天发亮的珍珠,飘飘扬扬洒着。

2、雨水洒下来,各种花叶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3、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

4、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

5、秋雨如烟如雾,无声地飘洒在那空地上的瓦砾堆里、枯枝败叶上,淋湿了地,淋湿了房,淋湿了树。

6、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眼前。

7、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从房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街道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

8、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小,雨帘是那样密,给群山披上蝉翼般的白纱。

9、雨,像天庭飘下来的千万条银丝。

10、雨更大了,房顶上,街道上,溅起一层白蒙蒙的雨雾,宛如缥缈的白纱。

这时一阵风猛刮过来,那白纱袅袅地飘去,雨点斜打在街面的积水上,激起朵朵水花。

11、雨点儿落在我的头上、身上,我仰面向上,闭着眼,张着口品着那点点雨珠,顿时,我觉得自己仿佛在细雨的浇灌下又长了许多。

12、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13、豆大的雨点落在了地上,溅起水花,那水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喷泉。

水花落在地上的时候,又变成了一个个小水泡,小水泡看起来就像一顶顶透明的小帽子。

细心看那雨点变成一个个小帽子的过程,真是有趣极了

14、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15、雨丝很细,很绵,像春天时空飘浮的柳絮。

16、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17、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

近看,街道上连一个人影也没有,白白花的全是水,简直成了一条流淌的河,上面争先恐后地开放着无数的水花;远看,楼房和树木都是模模糊糊的。

18、天际边滚来了团团乌云,一瞬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19、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

20、雨从空中洒向各个角落,雨滴很像一颗颗晶莹透明的珍珠,好看极了。

雨滴从屋檐、墙头、树叶上跌下,就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最后连在一起,形成水柱。

21、风夹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着。

路上行人刚找到一个避雨之处,雨就劈劈啪啪地下了起来。

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像瓢泼的一样,看那空中的雨真像一面大瀑布

一阵风吹来,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3、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

24、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25、雷声响过,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往下落。

形容扬州细雨的诗句

去看一下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还有刘湛秋的《雨的四季》雨都描写的很精彩绝对有帮助  《听听那冷雨》听听那冷雨  作者: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

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

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

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

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

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

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那里面是中国吗

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

还是香港的谣言里

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恩聪的跳弓拨弦

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

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

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

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

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

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

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

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

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

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氛题雨意迷离的情调。

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缀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

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

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

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问,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

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

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

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

听听那冷雨。

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

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

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

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

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

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

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

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

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

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幺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

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蝎壳上哗哗泻过。

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

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

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

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

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

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

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

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

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

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

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夫工也去了。

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

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

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

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

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

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

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

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的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

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

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

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

握着雨伞。

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

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

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

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

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

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

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

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

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前尘隔海。

古屋不再。

听听那冷雨。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