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心得体会 > 薜侃录心得体会

薜侃录心得体会

时间:2017-08-25 10:51

关于薛谭学讴的体会

↓心得体会 >> 薛谭学讴↓薛谭学讴【列子】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读音yu四声,卖)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欐(读音li二声,栋,中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遽而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一里老幼喜跃?(读音bian四声,鼓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通‘仿’,效仿)娥之遗声也。

翻译:薛谭在秦国的名叫青的人那里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青的技艺,(他)自己觉得已经学完了,就辞别(青)要回家,秦国的青也不留他,在郊外的大路旁为他饯行,打着节拍唱起悲伤的(送行)歌,歌声使林木振动,歌声使行走的云停下。

薛谭于是表示知道自己错了向青谢罪并请求留下,(此后他)终身不敢提回家了。

秦国的青对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国的娥到东边的齐国去,没有粮食了,经过雍门(齐国的城门)时,在那卖唱乞讨食物。

虽然她走了但是还有余音绕着(那雍门的)中梁,三日不停(消失),旁边的人还以为她人没有走呢。

住客栈时,客栈的人侮辱她。

韩国的娥因此放声哀哭,整个里弄的老小都因此而悲伤愁苦,互相垂泪相对,三天都不吃饭。

(里弄的人)赶紧去把追她(回来)。

娥回来后,又放声歌唱。

整个里弄的老小欢喜跳跃拍手舞蹈,不能克制自己,全忘了刚刚的悲伤了。

(里弄的人)于是给了她很多钱财打发她走。

所以雍门那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

”感:艺术很有感染力。

但本人愚钝,觉得通篇没有什么哲理性,无法激发我的感想。

所以在下免谈。

家庭教育第二十三卷爱,从陪伴开始读后感悟

非常感谢学校绿色读书 漂流爱心”的活让我会用心地阅读并学习了这样一本好书输在家庭教育上》。

这是一本难得的家庭教育教程,内容涵盖了中外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法、亲子沟通艺术、学习能力提升、心理健康疏导、家教经典案例等各个方面,把包括了幼儿园入园教育到青春期的孩子成长特点及疑难问题解答都展示给家长。

可以说是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到好处,而且还是一本与时俱进的一本书,把当前的社会热点、教育难点也纳入其中,让我读来如醍醐灌顶,收益良多。

现在就我读书感受分享一下,希望和其他家长们一起在家庭教育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上不足之处,也请指正。

一、 让我不寒而栗的家庭教育状况 读书进行中,最常有的一种感觉是不寒而栗。

因为在读书的进程中,越来越感觉“父母”这一职业的重要性,而在这一职业生涯中,我们却是没有培训就直接上岗了。

我们在孩子出生的初期没有给与足够的陪伴,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交给了老人看管;孩子成长期间没有给与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多以父母的口吻对待孩子;在孩子学习的期间,没有跟孩子同步成长;在孩子的习惯养成方面,不算是一个优秀的榜样。

如果给自己打分的话,给自己及格就是高分了。

就是这样的刚刚在及格线上的家长,却希望孩子是个优秀的学生,说来,真的惭愧 。

做父母是一辈子的职业,我以后要放下家长的架子,虚心学习,既育儿,又育己。

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共同进步。

二、 家庭教育的核心,来源于父母 孩子的素质,主要来源于父母,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人格养成,素质高低,更主要还是来源于家庭教育的熏陶,没有优良的家庭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所以,不能一味地把教育推给学校和老师,家长应该负起家长应负的责任。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最初的人生榜样。

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同样,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问题,百分之百是父母的问题。

家庭教育,源于家长的一言一行,所以家长自身教育好了,才能教育好的孩子,这是源头所在。

就我情况来说,孩子的好习惯之一是读书,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经常给她读书,有时读长篇故事,每天就读几篇,慢慢的孩子也喜欢读书,经常在晚睡前,人手一本书,读完入睡。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重复地说了一句不太积极的话“这不可能

”,我感觉不是很好。

于是我就告诉她以后不要说了,她对我:“可是妈妈,为什么你可以说呢

”我才发现,原来那段时间里,我说的频次确实不少。

原来孩子是受我的影响。

我们最后约定一起改掉这句口头禅,说一些积极向上的话。

真的应了书中的那句话了:“改变孩子,先要改变父母”。

而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马上开始。

三、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让孩子成为孩子曾经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攀比,让孩子憎恶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希望孩子学这学那,去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希望给孩子自己童年向往而没得到的一切……这是现在家长,包括我经常犯的毛病。

我们总是希望以一种“补”的心态对待孩子。

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不能揠苗助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年龄特点,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和要求,让孩子呆在童年里。

我们应该情绪平和地对待孩子,不让孩子弥补家长童年的缺失,让孩子度过属于自己的童年。

四、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我所想出的答案是:让他成长为有能力独立生活、并去追逐自己梦想的人。

写到这样,我想起了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的一段话:“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可是我们家庭的目的,不就如此吗

为了让他有能力、有勇气,独自上路,走向未来。

我们最后能做的,只能目送着他们渐行渐远。

而在我们能够陪伴的日子里,则要竭尽全力,让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独立生存、学会热爱生活、学会敬畏自然、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融入社会、学会情绪处理、学会心理梳理、学会面对挫折……学会我们所能想到的一切。

印象特别深的是本书每页的页脚都写着“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这是在告诉我们,不能抱怨孩子有问题,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系统地学习教育方法,并应用在家庭教育上。

只有掌握了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成为合格的家长,才能助孩子健康成长。

和孩子相伴而行的宝贵日子,我们既

魔道祖师虐心句子

1.这颗微发黑,一定不能吃了。

被握的太已经碎了。

2.待他醒来,不起,错不在你。

3.自以为心如顽石,却终究人非草木。

4.为遇一人而入红尘,人去我亦去,此身不留尘。

5.我,想带一个人回云深不知处……把他藏起来…可是…他不愿。

6.现在才去堵伤口,什么用都没有。

晓星尘已经死了,彻彻底底地死了。

连魂魄都碎了。

7.“蓝曦臣

我这一生撒谎无数害人无数,如你所言,杀父杀兄杀妻杀子杀师杀友,天下的坏事我什么没做过

”他的肺似乎被刺穿了一片,吸了一口气,哑声道:“可我独独从没想过要害你

”8.你要记得别人对你的好,不要记别人对你的不好。

9.人这一辈子,有两句肉麻的话是非说不可的。

 “谢谢你”和“对不起”。

10.酒很香,很醇,也很辣。

大概能明白那个人为什么会喜欢。

喝他喝过的酒。

受他受过的伤。

11.我独自徘徊在孤苦世间、耗尽元神精气,宁可魂飞魄散,也想再见你一面。

 但这一见,就是最后永诀。

12.他并不怕摔,这些年来,也摔过很多次。

但摔到地上,毕竟还会疼。

 如果有个人能接住他,那就再好不过了。

13.我记性是真的很差,从前的事 有很多我都想不起来了。

但是,但是从现在开始,你说的话、做过的事,我都会记得,一件也不会忘。

你特别好,我喜欢你,或者换个说法,心悦你,爱你,想要你,随便怎么你。

我想一辈子和你一起夜猎,我还想天天和你上床。

读经典名著的读书心得!

十月诵读经典名著心得体会二年级七班XXX十月份是学校读书月的活动,学校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名著,从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为响应学校的号召,我工作之余,也和孩子一起捧起经典名著,一起认认真真的看起书来。

通过这次的亲子读书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们自身的素质有所提高,还让我和孩子贴得更近,彼此间没有隔阂,我们象朋友那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更好的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家庭环境。

作为一位母亲,此时的我更多的是惭愧和内疚,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我们家邓琬淳喜爱阅读,感觉孩子平时爱看书就满足于现状,再加上自己平时工作和家里琐事烦多,很少和孩子一起阅读。

但通过这次亲子阅读活动我才知道,原来陪孩子看书、阅读、讲故事是这般生动、有趣。

我们一起看《昆虫记》不仅让我们熟悉了昆虫的生活环境、昆虫的家、昆虫的食物;还让我了解了昆虫们的生活习性、本能、计谋手段等。

法布尔用浅显易懂的故事形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奇特、有趣的昆虫世界,从这本书中我们知道了蜣螂是怎样滚粪球,是草原上的“清洁工”;被管虫用极微小的圆球为宝宝制作美丽的衣服,是昆虫界“聪明的裁缝”;蝉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奋者,蚂蚁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将蝉辛苦寻得的食物一抢而光。

自从读了《昆虫记》这本书后,女儿就对昆虫,小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会了仔细观察,有了探索的精神

我要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多多多

湘 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在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曲创作的《九歌》中,《湘君》和《湘夫人》是两首最富生活情趣和浪漫色彩的作品。

人们在欣赏和赞叹它们独特的南国风情和动人的艺术魅力时,却对湘君和湘夫人的实际身份迷惑不解,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争论。

从有关的先秦古籍来看,尽管《楚辞》的《远游》篇中提到“二女”和“湘灵”,《山海经?中山经》中说“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但都没有像后来的注释把湘君指为南巡道死的舜、把湘夫人说成追赶他而溺死湘水的二妃娥皇和女英的迹象。

最初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

书中记载秦始皇巡游至湘山(即今洞庭湖君山)时,“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

’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

’”后来刘向的《列女传》也说舜“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

这就明确指出湘君就是舜的两个妃子,但未涉及湘夫人。

到了东汉王逸为《楚辞》作注时,鉴于二妃是女性,只适合于湘夫人,于是便把湘君另指为“湘水之神”。

对于这种解释。

唐代韩愈并不满意,他在《黄陵庙碑》中认为湘君是娥皇,因为是正妃故得称“君”;女英是次妃,因称“夫人”。

以后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皆从其说。

这一说法的优点在于把湘君和湘夫人分属两人,虽避免了以湘夫人兼指二妃的麻烦,但仍没有解决两人的性别差异,从而为诠释作品中显而易见的男女相恋之情留下了困难。

有鉴于此,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采取了比较通脱的说法,即把湘君说成是湘水之神,把湘夫人说成是他的配偶,而不再拘泥于按舜与二妃的传说一一指实。

应该说这样的理解,比较符合作品的实际,因而也比较可取。

虽然舜和二妃的传说给探求湘君和湘夫人的本事带来了不少难以自圆的穿凿附会,但是如果把这一传说在屈原创作《九歌》时已广为流传、传说与创作的地域完全吻合、《湘夫人》中又有“帝子”的字样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尧之二女等等因素考虑在内,则传说的某些因子如舜与二妃飘泊山川、会合无由等,为作品所借鉴和吸取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因此既注意到传说对作品可能产生的影响,又不拘泥于传说的具体人事,应该成为我们理解和欣赏这两篇作品的基点。

由此出发,不难看出作为祭神歌曲,《湘君》和《湘夫人》是一个前后相连的整体,甚至可以看作同一乐章的两个部分。

这不仅是因为两篇作品都以“北渚”相同的地点暗中衔接,而且还由于它们的末段,内容和语意几乎完全相同,以至被认为是祭祀时歌咏者的合唱(见姜亮夫《屈原赋校注》)。

这首《湘君》由女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因男神未能如约前来而产生的失望、怀疑、哀伤、埋怨的复杂感情。

第一段写美丽的湘夫人在作了一番精心的打扮后,乘着小船兴致勃勃地来到与湘君约会的地点,可是却不见湘君前来,于是在失望中抑郁地吹起了哀怨的排箫。

首二句以问句出之,一上来就用心中的怀疑揭出爱而不见的事实,为整首歌的抒情作了明确的铺垫。

以下二句说为了这次约会,她曾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把本已姣好的姿容修饰得恰到好处,然后才驾舟而来。

这说明她十分看重这个见面的机会,内心对湘君充满了爱恋。

正是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她甚至虔诚地祈祷沅湘的江水风平浪静,能使湘君顺利赴约。

然而久望之下,仍不见他到来,便只能吹起声声幽咽的排箫,来倾吐对湘君的无限思念。

这一段的描述,让人看到了一幅望断秋水的佳人图。

第二段接写湘君久等不至,湘夫人便驾着轻舟向北往洞庭湖去寻找,忙碌地奔波在湖中江岸,结果依然不见湘君的踪影。

作品在这里把对湘夫人四出寻找的行程和她的内心感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你看她先是驾着龙舟北出湘浦,转道洞庭,这时她显然对找到湘君满怀希望;可是除了眼前浩渺的湖水和装饰精美的小船外,一无所见;她失望之余仍不甘心,于是放眼远眺涔阳,企盼能捕捉到湘君的行踪;然而这一切都毫无结果,她的心灵便再次横越大江,遍寻沅湘一带的广大水域,最终还是没有找到。

如此深情的企盼和如此执着的追求,使得身边的侍女也为她叹息起来。

正是旁人的这种叹息,深深地触动和刺激了湘夫人,把翻滚在她内心的感情波澜一下子推向了汹涌澎湃的高潮,使她止不住泪水纵横,一想起湘君的失约就心中阵阵作痛。

第三段主要是失望至极的怨恨之情的直接宣泄。

首二句写湘夫人经多方努力不见湘君之后,仍漫无目的地泛舟水中,那如划开冰雪的船桨虽然还在摆动,但给人的感觉只是她行动的迟缓沉重和机械重复。

接着用在水中摘采薜荔和树上收取芙蓉的比喻,既总结以上追求不过是一种徒劳而已,同时也为后面对湘君“心不同”、“恩不甚”、“交不忠”、“期不信”的一连串斥责和埋怨起兴。

这是湘夫人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说出的激愤语,它在表面的绝情和激烈的责备中,深含着希望一次次破灭的强烈痛苦;而它的原动力,又来自对湘君无法回避的深爱,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它把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段可分二层。

前四句为第一层,补叙出湘夫人浮湖横江从早到晚的时间,并再次强调当她兜了一大圈仍回到约会地“北渚”时,还是没有见到湘君。

从“捐余玦”至末为第二层,也是整首乐曲的卒章。

把玉环抛入江中。

把佩饰留在岸边,是湘夫人在过激情绪支配下做出的过激行动。

以常理推测,这玉环和佩饰当是湘君给她的定情之物。

现在他既然不念前情,一再失约,那么这些代表爱慕和忠贞的信物又留着何用,不如把它们抛弃算了。

这一举动,也是上述四个“不”字的必然结果。

读到这里,人们同情惋惜之余,还不免多有遗憾。

最后四句又作转折:当湘夫人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在水中的芳草地上采集杜若准备送给安慰她的侍女时,一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觉油然而生。

于是她决定“风物长宜放眼量”,从长计议,松弛一下绷紧的心弦,慢慢等待。

这样的结尾使整个故事和全首歌曲都余音袅袅,并与篇首的疑问遥相呼应,同样给人留下了想像的悬念《九歌?湘夫人》赏析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湘夫人》所写的情事,正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

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

作品即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

“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

一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篇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扞格难合。

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

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而其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

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

接着与湘夫人一样。

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

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

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

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

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

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

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后一段与《湘君》结尾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

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

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

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综上所述,《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悲剧,但合起来又是一幕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喜剧。

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说它们是喜剧,是由于男女双方的相恋真诚深挚,尽管稍有挫折,但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所以圆满结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当他们在耐心平静的相互等待之后终于相见时,这场因先来后到而产生的误会和烦恼必然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迎接他们的将是湘君在幻觉中所感受的那种欢乐和幸福。

这两篇作品一写女子的爱慕,一写男子的相思,所取角度不同,所抒情意却同样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

因此尽管这种热烈大胆、真诚执着的爱情被包裹在宗教仪式的外壳中,但它本身所具有强大的生命内核,却经久不息地释放出无限的能量,让历代的读者和作者都能从中不断获取不畏艰难、不息地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巨大动力。

这可以从无数篇后代作品都深受其影响的历史中,得到最好的印证。

(曹明纲)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