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完《唐诗三百首》是一种什么感受
我没有刻意去背《唐诗三百首》,小时候常常翻翻,就记得了(这样记得的一辈子也忘不了),所以到现在也背不全。
我读过《唐诗三百首》的体验就是视宋词如草芥(我不认为南唐二主词是宋词)。
我想问一下广大网友,把唐诗三百首背诵下来有什么好处,要背多久才能每一首都熟记在心呢
只能在饭余背。
诗是思想和情感的浓缩不是字和句的简单排列组合:读的多了自己也会有种灵感,这种灵气只能神领不一定就能表达……当你的经历和学识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喷薄而出…… 因本人水平有限,不知道你能不能满意
唐诗三百首是不是每首诗都要求背诵
每首诗都有背后的故事和情绪,当成故事来了解
唐诗三百首要不要背诵
要,对今后有极大的帮助。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有,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
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
清·同治辛末春刊《唐诗注疏三百首》清·同治辛末春刊《唐诗注疏三百首》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
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
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
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
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
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
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
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
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