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读后感 > 农业银行榜样的力量读后感

农业银行榜样的力量读后感

时间:2016-10-11 08:48

不热爱生命的小故事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提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走进中国

家族背景  荣家祖上就有人做过大官,曾经家世显赫,但到了荣毅仁的曾祖这一辈,家道开始中落。

荣毅仁的祖父荣熙泰很小的时候就进入铁匠铺当学徒,成年后在外给人当账房先生、当师爷,勉强养家糊口。

哥哥离开学堂  由于家境贫寒,荣熙泰的长子荣宗敬在14岁时就不得不离开学堂,到上海南市区一家铁锚厂当起了学徒。

当时是1886年。

比荣宗敬小两岁的荣德生在私塾学校读书,因为父亲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认为他将来一定可以考科举当大官。

弟弟以哥哥为榜样  荣德生却并不这么想,他一直以哥哥为学习的榜样,想早日为家庭分忧,三年后,15岁的荣德生乘着小木船从闭塞的无锡郊区摇进了喧闹的大上海。

  在兄长的引荐下,荣德生进入上海通顺钱庄做学徒,此时的荣宗敬则在另一家钱庄做学徒。

这为几年后他们和父亲一起在上海鸿升码头开一个名叫广生的钱庄打下了业务基础。

经营上的稳妥再加上从不投机倒把,两年不到,荣氏兄弟便掘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桶金。

大受启发  就在生意蒸蒸日上之时,荣德生南下广东,留下荣宗敬一人打理钱庄。

在那里他呆了整整一年,广东人思想活跃,敢于开拓,善于经营,这些都使荣德生大受启发。

他发现,从外国进口物资中,面粉的量是最大的,尤其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销路非常好,而国内面粉厂却只有天津贻来牟、芜湖益新、上海阜丰以及英商在上海经营的增裕四家。

迈出决定性一步  荣德生看出了面粉行业的商机,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荣宗敬时,兄弟俩一拍即合。

20世纪的第一个年头,事业迈出了其决定性的一步。

  农历二月初八,荣德生挑了这一良辰吉日破土动工,地点是在无锡西门外的太保墩,取名保兴,有保证兴旺的意思,这是无锡历史上第二家近代企业。

17亩地皮,四部法国石磨,三道麦筛,两道粉筛,这是面粉厂的所有家当。

发展速度  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

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

到抗战前,荣家的面粉厂已飙升到14家,另外还衍生出了9家纺织厂。

编辑本段  “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这是荣熙泰留给两个儿子的遗训。

兄弟俩一直以这句话来警戒自己,并因此在商场上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每当资金紧缺之时,沪上一些银行老板甚至会主动上门争相要求帮忙。

  “孔家、宋家都是当时上海滩数一数二的金融资本家,由于跟他们关系密切,银根紧缩的时候,别人借不到,荣家却可以借到。

”历史系教授马克锋说。

  荣氏兄弟性格迥异,荣德生处事慎重,考虑周密,而荣宗敬则敢于冒险,做起事来很有魄力,在兄弟俩默契配合下,荣家企业扩张步伐在不断加快,渐渐地厂房就从华东铺向了全国各地。

  1949年,国民党政权倒台前夕,内部出现了大震荡,这一年也是个分水岭,荣家由此走向低潮。

国民政府在前一年推行币值改革和限价政策,不久就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抢购狂潮,上海经济渐趋瘫痪。

  上海产业界人士纷纷迁资海外,寻求新的出路。

1948年11月,荣宗敬的长子荣鸿元因套购外汇被国民党政府判处缓刑,后交了一百万美元才算了结,情绪一度陷入低潮,不久就将鸿丰二厂纱机及设备售与大安纱厂,他则去香港另设大元纱厂,最后远走巴西,1990年客死他乡。

其弟荣鸿三、荣鸿庆和荣德生之子荣尔仁、荣研仁等也先后离开上海。

  资金的外流,致使留在内地的荣氏企业元气大伤。

这让荣德生气愤不已,“生平未尝为非作恶,焉用逃往国外

”在最后关头,荣德生和荣毅仁父子经再三斟酌决定留在大陆。

  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扶持,实现了新的复苏。

荣德生父子加深了对共产党的信任感。

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的称呼由此得来。

  “荣家之所以能一直这么富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很善于处理跟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位对荣家颇有研究但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者表示。

编辑本段正在隐去的第二代  如今,已经有第五代了,除少数仍继续留在大陆,大都旅居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巴西、德国和港澳等地。

  在荣氏家族中,荣毅仁这一辈健在的已经不多,比较活跃的只有荣宗敬的幼子荣鸿庆一个。

现任台湾董事长的荣鸿庆24岁即赴香港经营南洋纱厂,在经营55年后把事业重心转向台湾,该厂则交由其子荣智权打理。

  近年来,荣鸿庆经常来往于两岸三地,为的是进军大陆金融市场。

一旦两岸放开金融上的业务往来,台湾有望成为首家在大陆开分行的。

  在银行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荣鸿庆还不忘在纺织这个老本行上争取更多大显身手的机会,和他的银行发展策略一样,他也把纺织业的触角延伸到了大陆。

1990年,荣鸿庆就同姐姐荣卓如一起来上海,决定将南洋沙厂移机来沪合资经营,与当时的上棉二十二厂合资开设申南纺织厂。

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这家工厂是目前上海纺织行业最大的合资企业,荣鸿庆任董事长。

  尽管生意越做越大,却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已经81岁高龄的荣鸿庆,无论体力,还是精力都大不如从前。

“智字辈”皆为商业翘楚继承荣家商业  荣智健的同一辈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大都事业有成,在海外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成为了继承荣家衣钵、延续荣家商业辉煌的中坚力量。

  荣智健以外,“智字辈”里事业最成功的首推荣智鑫,其父荣伟仁是荣德生的长子,可惜英年早逝。

荣智鑫在家排行老六,是荣伟仁最小的儿子,父亲去世的时候,荣智鑫才5岁。

15岁那年,他和家人一起来到香港。

  幼年丧父,荣智鑫的家境没有荣智健那样好,一切都只有靠自己。

在美国毕业后,荣智鑫在美国电话公司做一名普通的工程师。

三年后,他决定回香港“碰碰运气”,用筹来的50万港元跟几个朋友在香港合伙成立了一家名叫美联的烟草公司,专门代理美国牌子的香烟。

  经过10年的苦心经营,这家公司被一家美国企业收购,荣智鑫从中净赚一亿多港元。

这时,荣智健还在四川凉山继续他长达六年的“下放”生活。

  1975年,电脑业一度成为香港制造业中的热门。

荣智鑫及时抓住这个契机,投资200万港元,成立了荣文科技有限公司,1982年7月这家公司在香港上市,揭开了荣智鑫事业发展历程新的一页。

  荣文成立仅隔三年,荣智鑫又把挣来的一部分钱与其兄荣智谦合伙开办爱卡电子厂,当年,荣智健初到香港,兄弟俩决定邀请这个远道而来的堂弟一起加盟。

  如今,荣智鑫非常低调,很少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

而那些身在异国的“智字辈”们的风光程度也绝不亚于荣智健和荣智鑫两堂兄弟。

荣智鑫的二姐荣智美,曾任德国尤尼可公司经理,有德国商界女强人之称,自1954年定居德国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德中两国贸易的发展。

1979年中信创立时,荣毅仁才恢复工作一年多,她特地向德国奔驰汽车制造厂定制了一辆豪华面包车,作为礼物送给四叔荣毅仁。

车子左右两边印有蓝色的中信中英文名字,在当时北京城里绝无仅有,很出风头。

  荣毅仁二哥荣尔仁的次子荣智宽,是巴西环球公司总裁,在巴西商界拥有崇高的威望,曾随巴西总统和外交部长多次出国访问。

荣毅仁的侄女婿沙曾鲁,长期在美国从事核能研究,在著名的阿岗研究所工作已长达20多年,是享誉世界的核能专家。

  “当年,之所以让荣毅仁创办中信,除了看重他的个人能力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拥有这些广泛的海外关系。

”社会学教授郑也夫说。

  1979年之后不久,荣毅仁在香港从事电子产业的侄子荣智鑫,以及在美国的外甥李乐莘是率先与国内建立业务往来的华人企业家。

荣智健其人  荣智健,1942年出生于上海,中信泰富集团主席。

曾经三次荣膺中国首富。

其父是著名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曾任国家副主席,其爷爷荣德生是中国棉纱大王,百年前,无锡荣宗敬与荣德生两兄弟,白手创业,贵为中国面粉和棉纱大王。

1986年,荣智健加入中信在香港的子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中信),出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后来,荣智健又买壳上市,香港中信收购上市公司泰富发展,更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拥有中信泰富18%(3.8亿股)的股权资产是荣智健的财富主体。

编辑本段寄望第四代  “智字辈”大部分都步入晚年,比较年轻的荣智健也已经67岁了,就像荣德生当初把荣氏家业托付给荣毅仁一样,荣家第三代传人也将面临着确立接班人的问题。

  事实上,荣氏家族并没有将选才育才的范围局限在家族内部,而是广纳贤才,并且非常注重教育和培训,为企业长远发展做铺垫。

  自1919年到新中国成立,荣家先后开办了无锡公益工商中学、上海中国纺织染工程补学校、江南大学、上海中国纺织染专科学校等,同时增设分设校内面粉、机电、化工、数理、商业、农业等许多专业系统,约培养高级人才1200多人。

可是荣氏家族本身就人才济济,所以解放前的荣氏各大企业一般都是由荣家自己人独当一面。

荣尔仁、荣德生的女婿李伟国、荣鸿仁等荣氏第二代传人都曾在荣氏企业里头身居要职,是荣宗敬去世后荣氏企业后期发展的几个主要推动者。

  自从荣氏家业转成公私合营之后,企业也就不再属于自己独立掌管,荣氏对于接班人的培养也就不像以前那么重视。

直到1986年,荣智健加盟中信集团的时候,才重又让人们想起了接班人的概念。

  而现在,真正能算得上荣氏家业第四代继承人的就只有荣智健的后代了,在中信泰富的管理层名单上,荣智健的长子荣明杰和唯一的女儿荣明方都名列其中,从中不难看出荣智健对两个子女的有意栽培。

  现年35岁的荣明杰1993年进入中信泰富,在包括荣智健在内的10名执行董事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比荣明杰小3岁的荣明方在中信泰富也已经工作了8年,负责中信泰富科技项目的发展。

  荣智鑫之子荣文渊和荣明杰一样,有着与身俱来的商业天赋和野心,他不仅是方正数码的执行董事,还控制着荣智鑫创立的浩荣、荣文等多个公司。

荣智鑫的女儿荣文蔚则是香港社交界的名媛,活跃于大小舞场派对。

荣氏第四代的其他成员则生活在公众的视野之外,媒体鲜有报道。

  看来,荣明杰和荣文渊都有望成为将来荣氏家族第四代的两颗新星,再塑荣家百年基业的辉煌。

荣氏家族的起源  家族位于汶上县北。

因为自小在姥姥家长大,所以对荣氏有很深的感情。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荣氏发源地的一些情况.   荣氏鼻祖,荣启期(前571——474年)字昌伯,春秋时期郕国(今汶上县北)人,生于周灵王元年(前571年),卒于周元王二年(前474年),终年98岁。

荣氏祖先本与西周姬姓同宗,“周成王卿士荣伯食采于荣(今河南巩县西),因以为姓氏”。

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93年),荣叔公“奉王命见鲁桓公,有功社稷,封为上谷大夫,始迁于鲁,宅居郕邑(今山东汶上,古称中都),是为鲁宗之始”。

荣启期为叔公后人,精通音律,博学多才,思想上很有见解。

曾为孔子师。

后孔子初仕之地就是中都汶上。

担任中都宰。

  汶上原名中都。

比邻圣城曲阜。

  荣氏曾经是中都第一大家族,中都有一佛教圣塔。

内供奉佛教至高圣物佛牙舍利。

世间唯一。

并由世间唯一的双膝跪地菩萨守护。

中都因此得名中国佛都。

该塔的建造者有三人。

其中两人为荣氏家族成员,荣世,荣义。

这些事情中央十台做了三期的探索发现栏目来报道。

  不过现在汶上荣氏已经不再如次强大。

大多聚居在汶上先苑庄镇演马村。

可谓偏居一隅,悄无声息了。

汶上荣氏的后代,现在也在逐步外迁。

守在祖地的人越来越少

如何 教育好孩子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的党课,老师给我们讲的是《中国***的党纲》这一部分,以前没有专门的学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认真关注过这方面的知识,我对这些东西都不是很了解,今天学了这堂课后,我觉得我获益匪浅。

  中国***真的很伟大,中国***的纲领更是来之不易,最终我们坚持中国***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经过无数次经验教训而来。

从1922年7月到国民革命时期一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再到土地革命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的错误,以及到后来主席时期的一步步探索,最终到新中国成立,才确立了现阶段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

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中国***肩负使命,努力奋斗、探索,才有今天这个服务于国家、民族的先进政党。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生长、成熟的过程。

  我们党已经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八十年的辉煌历程。

只要们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始终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十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够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通过今天脚踏实地的奋斗,有力推进人类最壮丽的事业——****。

在21世纪,我们的重要使命,就是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应当意识到,为实现最低纲领,每挥洒一滴汗水,每付出一份心血,都是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理想社会。

每一个***员,都应当站在时代的前列,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锐意进取,用创造一流的业绩来保证党的历史任务的全面落实  今天,老师还讲了一点有关我们定位的问题,我觉得很实在。

要想发展,要选定方向,坚定理想,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

是呀,一个归家,一个民族,一个党要有理想,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理想。

当然在坚定理想之前,我们还要选定方向,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人生的道路会因为选定方向的不同而不同,而坚定正确的理想来源于我们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思考。

当然,一切还要靠点滴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不能盲目行事,要脚踏实地,只有付出努力,一切都会是美好的。

  立足现实,任重道远;展望未来,前景无限。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积极入党分子,我要好好努力,就像党的实践一样,虽然过程漫长、曲折,但是还是要坚持,向党学习,一步一步向着美好的未来奋斗。

  汇报人

泰安市政府对赵西柏问题怎样解决

7月26日,御井苑小区、瑞和•东城国际购房者一百几十人上访泰安市。

当时我们只是想让政府找到开发商,看其是否还有能力承接楼盘的建设,若能建,就让他建设完成,若不能,就由政府来接管工程或者转让给其他有能力的开发商。

但由于上访匆促,大家没形成统一意见,有人告开发商非法集资,有人要求政府扶持开发商续建工程,上访的效果并不好。

市信访办答复,开发商涉嫌非法集资,予以介绍立案。

当我们互相通知前去立案时,泰山区法院告知我们,凡是事关赵西柏的案子,因为涉及人数太多,一律不予立案。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经侦支队登录我们的购房信息,因为赵西柏涉嫌一房多卖,而经侦支队告诉我们,他们做的仅仅是登录信息,并非是立案侦查,要立案,还得去泰山区法院。

  当我们再次来到泰山区法院,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你们买房的小区都没有预售许可证,属于非法买卖,不受法律保护。

我们当时都傻了眼。

非法买卖,市各级政府还都给做广告,我们小民懂什么,政府宣传让买,那我们就放心地买了,如今出了事,反倒说我们非法买卖了。

法院的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那些高利贷合同并没有体现高利息,利息都暗含在借款总额中了,更何况法律允许利息不高于银行贷款利息四倍的民间借贷,他们的合同完全合法,受法律保护,至于他们早就申请的对所抵押房子的立案保护,完全有效,且同一套房子,申请立案保护最早的有效,晚的都无效。

我们这些真正的买房者,当时就提出也要对所购房产申请立案保护,他们却不予办理,说是政府已经通知,凡是事关赵西柏的案子,现在一律不予受理。

  8月2日,御井苑小区、瑞和•东城国际购房者二百几十人再次上访泰安市,让政府出面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予以立案、不予立案或者登录购房信息。

政府承诺,成立相关工程监理办公室,让购房者前去登录购房信息。

事后,当我们少数人再次找到市信访办了解情况时,得到的答复是相关赵西柏的事情市信访办不再受理,应去泰山区信访局。

而当我们找到泰山区信访局,得到的答复竟是“我们正忙着呢”

于是我们找到开发楼盘所在村的村委会,村委会推说上高街道办成立了工程监理办公室,相关事宜都去那里了解。

最后我们终于找到了工程监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的工作只是登记购房信息,防止开发商一房多卖,其它的他们也不清楚。

  据说赵西柏终于筹到了几千万元,但那些钱还不够所欠高利贷的小零头,结不清高利贷,抵押的房产就无法尽数收回,楼盘纵使开工建设,房子所属也不好确定。

之后我们找到了御井苑小区的几家在建工程建筑商,他们说根本找不到赵西柏,更谈不上拿到工程款开工建设了。

赵西柏已经没有能力承接楼盘的建设,况且由于其信誉度严重降低,倘使工程仍旧由他来建设,恐怕再没人敢来买房,御井苑小区、瑞和•东城国际的建设完工怕是将会遥遥无期。

我们恳请由政府来接管工程,或者转让给其他有能力的开发商。

  作为善良、本分的穷苦基层百姓,我们只是想能拿到本就属于我们的房子,上访非我们所愿,但眼看父辈辛辛苦苦一辈子攒来十几万元乃至几十万元血汗钱就要打了水漂,心中焦急难耐,除了上访,让政府来接管工程,或者转让给其他有能力的开发商,我们还能怎么办呢

  几个楼盘,各色受赵西柏借贷牵连的人,涉及万户不止,占到全泰安市户口的1%以上,这些家庭,哪家不被赵西柏害得举家悲恸、亲朋失和,哪家老人不为勤俭节约一辈子攒来的全部血汗钱揪心、绝望

更有甚者跳楼、喝药

赵西柏,一个彻头彻尾的赌徒,一人举债,事业做到名震泰山,却害得泰安上万户穷苦百姓倾家荡产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