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诗词有哪些
民国是一个过渡特征很强的时段,新旧杂糅,传统与现代之间复杂交织。
处在这样纷纭的时代里,古体诗词这一古典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依然是文人间大量唱和的内容。
下面例举一些民国诗词: ※ 《七绝·观潮》 (2015-7-10,7420) ※ 《西江月·秋收起义》 (2015-7-10,5315) ※ 《采桑子·重阳》 (2015-7-10,1396) ※ 《五言诗·井》 (2015-7-10,3804) ※ 《清平乐·蒋桂战争》 (2015-7-10,5395) ※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2015-7-10,4048) ※ 《水调歌头·游泳》 (2015-7-10,1226) ※ 《四言诗·祭母文》 (2015-7-10,2846) ☆ 于右任《国殇》 (2015-7-10,7966) ※ 《五律·看山》 (2015-7-10,3593) ※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2015-7-10,3637) ※ 《七律·洪都》 (2015-7-10,1881) ※ 《七绝·改诗赠父亲》 (2015-7-10,4107) ※ 《七绝·咏蛙》 (2015-7-9,2588) ※ 《七律·到韶山》 (2015-7-10,1542)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2015-7-10,2683) ※ 汪精卫《金缕曲》 (2015-7-9,1282) ※ 鲁迅《自题小像》 (2015-7-9,1305) ※ 《七律·忆重庆谈判》 (2015-7-10,2380) ※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015-7-9,7679) ※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2015-7-9,1847) ※ 《七言诗·戏改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2015-7-10,4102) ※ 《七律二首·送瘟神》 (2015-7-8,1415) ※ 《菩萨蛮·黄鹤楼》 (2015-7-10,1072) ※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2015-7-9,844) ※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2015-7-10,1237) ※ 鲁迅《秋夜有感》 (2015-7-10,2496) ※ 《念奴娇·昆仑》 (2015-7-9,1257) ※ 郁达夫《钓台题壁》 (2015-7-9,845) ※ 《蝶恋花·答李淑一》 (2015-7-10,1830) ※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2015-7-10,806) ※ 《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2015-7-8,796) ※ 《七律·登庐山》 (2015-7-6,966) ※ 《七律·游学即景》 (2015-7-8,1068) ※ 《清平乐·六盘山》 (2015-7-9,1501) ※ 《七绝·仿陆放翁》 (2015-7-8,944) ※ 鲁迅《悼杨铨》 (2015-7-10,1371) ※ 《七绝·戏改李攀龙《怀明卿》》 (2015-7-10,1319) ※ 汪精卫《满江红·庚辰中秋》 (2015-7-9,424) ※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2015-7-9,1280) ※ 《菩萨蛮·大柏地》 (2015-7-9,966) ※ 《七绝·五云山》 (2015-7-8,1390) ※ 《沁园春·长沙》 (2015-7-8,718) ※ 沈祖棻《蝶恋花》 (2015-7-8,379) ※ 《七律·咏贾谊》 (2015-7-9,981) ※ 《十六字令三首》 (2015-7-9,736) ※ 《五古·挽易昌陶》 (2015-7-9,841) ※ 陈叔通《庐山纪游》 (2015-7-9,622) ☆ 《沁园春·雪》 (2015-7-9,1320) ※ 柳亚子《怀人诗十章·蔡元培》 (2015-7-9,448) ※ 《虞美人·枕上》 (2015-7-8,1134) ※ 《七律·有所思》 (2015-7-8,897) ※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2015-7-7,473) ※ 《五律·喜闻捷报》 (2015-7-9,1270) ※ 《七绝·莫干山》 (2015-7-10,936) ※ 柳亚子《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岩呈毛主席》 (2015-7-10,521) ※ 鲁迅《无题》 (2015-7-6,853) ※ 弘一《满江红·民国肇造填满江红志感》 (2015-7-4,525) ※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2015-7-10,710) ※ 《四言诗·题《中国妇女》之出版》 (2015-7-10,1059) ※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2015-7-10,1386) ※ 《清平乐·会昌》 (2015-7-10,709) ※ 鲁迅《无题》 (2015-7-9,806) ※ 《浪淘沙·北戴河》 (2015-7-9,1047) ※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2015-7-7,380) ※ 郁达夫《南天酒楼饯别王映霞》 (2015-7-8,1066) ※ 郁达夫《满江红》 (2015-7-9,658) ※ 柳亚子《王述庵论诗绝句诋諆放翁,感而赋此》 (2015-7-9,424) ※ 《四言诗》 (2015-7-8,813) ※ 柳亚子《念奴娇·余在海上,慧云有词见寄,即步其韵》 (2015-7-8,553) ※ 《西江月·井冈山》 (2015-7-8,831) ※ 老舍《贺冰心先生移寓歌乐山》 (2015-7-9,369) ※ 《七律·冬云》 (2015-7-8,1874) ※ 汪精卫《自嘲》 (2015-7-8,710) ※ 《念奴娇·井冈山》 (2015-7-8,628) ※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2015-7-7,797) ※ 柳亚子《吊鉴湖秋女士》 (2015-7-8,597) ※ 《五律·张冠道中》 (2015-7-9,706) ※ 柳亚子《口号答云彬》 (2015-7-9,581) ※ 柳亚子《闻萍醴义师失败有作》 (2015-7-9,409) ※ 《杂言诗·八连颂》 (2015-7-10,1200) ※ 柳亚子《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 (2015-7-9,329) ※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2015-7-9,1010) ※ 《七律·答友人》 (2015-7-10,731) ※ 于右任《望雨》 (2015-7-10,1486) ※ 李大钊《幼蘅行未久,相无又去江户,作此送之》 (2015-7-10,434) ※ 于右任《鸡鸣曲》 (2015-7-10,1416) ※ 沈祖棻《浣溪沙》 (2015-7-3,350) ※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2015-7-6,995) ※ 柳亚子《延安一首五月二十六日赋寄毛主席》 (2015-7-7,474) ※ 《贺新郎·别友》 (2015-7-3,1469) ※ 鲁迅《祭书神文》 (2015-7-4,1613) ※ 柳亚子《怀人诗十章·高天梅》 (2015-7-2,400) ※ 鲁迅《所闻》 (2015-7-4,510) ※ 柳亚子《题张苍水集》 (2015-7-5,535) ※ 周恩来《春日偶成》 (2015-7-10,512) ※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2015-7-9,1151) ※ 《忆秦娥·娄山关》 (2015-7-9,838) ※ 弘一《南浦月 将北行矣,留别海上同人》 (2015-7-9,496) ※ 柳亚子《放歌》 (2015-7-9,474) ※ 《七律·读报诗之一》 (2015-7-9,2841) ※ 柳亚子《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同邑陈巢南、吴》 (2015-7-9,527) ※ 老舍《春游小诗·游豫园》 (2015-7-8,751) ※ 《五言排律·湘江漫游联句》 (2015-7-8,762) ※ 老舍《诗三律》 (2015-7-8,514) ※ 柳亚子《吊刘烈士炳生》 (2015-7-8,365) ※ 《念奴娇·鸟儿问答》 (2015-7-7,1384) ※ 鲁迅《题《彷徨》》 (2015-7-7,742) ※ 柳亚子《闻宁太一噩耗痛极有作》 (2015-7-8,412) ※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2015-7-8,660) ※ 马一浮《题洪巢林遗诗》 (2015-7-8,678) ※ 柳亚子《存殁口号》 (2015-7-9,528) ※ 聂绀弩《地里烧开水》 (2015-6-27,371) ※ 于右任《思念内子高仲林》 (2015-6-27,1381) ※ 马一浮《月夜独望》 (2015-6-10,414) ※ 胡适《陶渊明与他的五柳》 (2013-10-26,676) ※ 程天放《黄龙寺》 (2013-10-19,548) ※ 马一浮《夜声》 (2015-6-27,495) ※ 老舍《赠土歧善》 (2015-6-28,394) ※ 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2015-6-27,674) ※ 鲁迅《偶成》 (2015-6-27,575) ※ 聂绀弩《背草赠李泽传王海宸》 (2015-6-27,368) ※ 周恩来《春日偶成》 (2015-6-26,628) ※ 老舍《赠王莹》 (2015-6-26,819) ※ 陈寅恪《丙戌春游英归国舟中作》 (2015-6-26,282) ※ 顾随《贺新郎》 (2015-6-24,375) ※ 老舍《致章老》 (2015-7-1,407) ※ 马一浮《晚钟》 (2015-7-1,282) ※ 柳亚子《存殁口号》 (2015-7-1,421) ※ 马一浮《晚钟》 (2015-7-1,364) ※ 聂绀弩《脱坯同林义》 (2015-6-30,444) ※ 柳亚子《孤愤》 (2015-7-9,988) ※ 鲁迅《题三义塔》 (2015-7-8,854)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2015-7-8,2118) ※ 汪精卫《采桑子》 (2015-7-8,616) ※ 柳亚子《十月六日得毛主席书问佩宜无恙否,兼及国》 (2015-7-8,614) ※ 林伯渠《浪淘沙·庐山即景》 (2015-7-7,595) ※ 柳亚子《题张苍水集》 (2015-7-7,407) ※ 柳亚子《十月六日得毛主席书问佩宜无恙否,兼及国》 (2015-7-7,560) ※ 鲁迅《无题》 (2015-7-8,651) ※ 陈寅恪《挽王静安先生》 (2015-7-8,534) ※ 《七绝·贾谊》 (2015-7-7,1052) ※ 郁达夫《为晓音女士题海粟画《芦雁》》 (2015-7-8,547) ☆ 《归国谣》 (2015-7-8,1144) ※ 顾随《蝶恋花·独登北海白塔》 (2015-7-8,358) ※ 陈寅恪《丁亥春日清华园作》 (2015-7-9,413) ※ 鲁迅《赠日本歌人》 (2015-7-9,670) ※ 弘一《书愤》 (2015-7-9,591) ※ 于右任《忆内子高仲林》 (2015-7-9,1476) ※ 弘一《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 (2015-7-9,502) ※ 鲁迅《无题》 (2015-7-9,718) ※ 董必武《坐观瀑楼中对雨》 (2015-7-9,863) ※ 于右任《闻庐山舆夫叹息声》 (2015-7-9,718) ※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2015-7-9,527) ※ 汪精卫《虞美人·其一》 (2015-7-9,480) ※ 沈祖棻《临江仙》 (2015-7-9,614) ※ 聂绀弩《拾穗同祖光之一》 (2015-7-10,531) ※ 李大钊《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 (2015-7-10,697) ※ 柳亚子《自题磨剑室诗词后》 (2015-7-10,571) ※ 柳亚子《闻万福华义士刺虏臣王之春不中,感赋》 (2015-7-10,427) ※ 于右任《贺新郎·生日答记者问》 (2015-7-10,1110) ※ 《四言诗》 (2015-7-10,682) ※ 聂绀弩《归途》 (2015-7-10,780) ※ 陈寅恪《吴氏园海棠》 (2015-7-10,493) ※ 于右任《故山别母图》 (2015-7-4,1268) ※ 汪精卫《自都鲁司赴马赛归国留别诸弟妹》 (2015-7-4,436) ※ 鲁迅《赠蓬子》 (2015-7-4,544) ※ 陈寅恪《春日独游玉泉静明园》 (2015-7-6,542) ※ 顾随《鹧鸪天·日光浴后作》 (2015-7-4,420) ※ 柳亚子《吊刘烈士炳生》 (2015-7-4,324) ※ 沈祖棻《浣溪沙》 (2015-7-2,403) ※ 马一浮《病怀》 (2015-7-2,446) ※ 沈祖棻《蝶恋花》 (2015-7-2,433) ※ 老舍《赠有吉佐和子》 (2015-7-3,516) ※ 弘一《戏赠蔡小香》 (2015-7-2,456) ※ 鲁迅《辛亥残秋偶作》 (2015-7-1,816) ※ 沈祖棻《浣溪沙》 (2015-7-4,447) ※ 陈寅恪《纯阳观梅花》 (2015-7-3,418) ※ 顾随《临江仙·君培书来,劝慰殷勤,以词答之。
》 (2015-7-3,389) ※ 柳亚子《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 (2015-7-3,335)
上战场的遗书怎么写
一、张自忠将军遗书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
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
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愿与诸弟共勉之。
二、胡涟家书两封 一是致父亲 父亲大人: 儿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
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
惟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
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操拔顽儿灵魂也。
敬叩金安。
二是致妻子 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
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
战争胜利后,留赣抑回陕自择之。
家中能节俭,当可温饱,穷而乐古有明训,你当能体念及之...... 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
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
接读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
匆匆谨祝珍重。
三、戴安澜将军遗书两封 一封致夫人王荷馨:荷馨爱妻如见: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东瓜即同古城),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
端公(端公即为戴安澜叔祖父戴端甫,知名爱国人士。
戴安澜人生道路引路人。
2月28日,端公于广西全州病逝,戴安澜因奉命远征,未能亲临送葬。
)仙逝,未及送葬。
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
但东、靖、篱、澄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
你只苦得几年,即可有福,自有出头之日矣。
望勿以我为念,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
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
生活费用,可与志川、子模、尔奎三人洽取,因为他们经手,我亦不知,想他们必能本诸良心,以不负我也。
一封致友人子模、志川、尔奎,三位同志鉴: 余此次远征缅甸,因主力距离过远,敌人行动又快,余决以一死,以报国家
我们或为姻戚,或为同僚,相处多年,肝胆相照,而生活费用,均由诸兄经手。
余如战死之后,妻子精神生活,已极痛苦,物质生活,更断来源,望兄等为我善筹善后。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想诸兄必不负我也。
手此即颂勋安。
四、郝梦龄将军遗书 余自武汉出发之时,留有遗嘱与诸子女等。
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
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
我即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女教育当然不成问题。
别无所念,所念者唯我国运及我们之最高领袖。
倘吾牺牲后,望汝好好孝顺吾老母及教育子女,对于兄弟姐妹等亦要照拂。
故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
书与纫秋贤内助,拙夫龄字。
双十节于忻口
上了战场回不来了 遗书怎么写
给你看看这些做个参考吧一、张自忠将军遗书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
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
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愿与诸弟共勉之。
二、胡涟家书两封 一是致父亲 父亲大人: 儿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
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
惟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
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操拔顽儿灵魂也。
敬叩金安。
二是致妻子 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
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
战争胜利后,留赣抑回陕自择之。
家中能节俭,当可温饱,穷而乐古有明训,你当能体念及之...... 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
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
接读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
匆匆谨祝珍重。
三、戴安澜将军遗书两封 一封致夫人王荷馨:荷馨爱妻如见: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东瓜即同古城),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
端公(端公即为戴安澜叔祖父戴端甫,知名爱国人士。
戴安澜人生道路引路人。
2月28日,端公于广西全州病逝,戴安澜因奉命远征,未能亲临送葬。
)仙逝,未及送葬。
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
但东、靖、篱、澄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
你只苦得几年,即可有福,自有出头之日矣。
望勿以我为念,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
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
生活费用,可与志川、子模、尔奎三人洽取,因为他们经手,我亦不知,想他们必能本诸良心,以不负我也。
一封致友人子模、志川、尔奎,三位同志鉴: 余此次远征缅甸,因主力距离过远,敌人行动又快,余决以一死,以报国家
我们或为姻戚,或为同僚,相处多年,肝胆相照,而生活费用,均由诸兄经手。
余如战死之后,妻子精神生活,已极痛苦,物质生活,更断来源,望兄等为我善筹善后。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想诸兄必不负我也。
手此即颂勋安。
四、郝梦龄将军遗书 余自武汉出发之时,留有遗嘱与诸子女等。
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
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
我即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女教育当然不成问题。
别无所念,所念者唯我国运及我们之最高领袖。
倘吾牺牲后,望汝好好孝顺吾老母及教育子女,对于兄弟姐妹等亦要照拂。
故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
书与纫秋贤内助,拙夫龄字。
双十节于忻口
中国现代古诗
鲁迅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 七古 咏蛙 一九一零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 一九一八年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 . 四言诗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呜呼吾母 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 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 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 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 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 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 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 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 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 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 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 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 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 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 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 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 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 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 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 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 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 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 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 盛德所辉 必秉悃忧 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 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 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 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 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 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 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 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 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 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 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 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 与日俱长 尚飨 四言诗 祭黄帝陵 一九三七年四月五日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之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赫赫始祖 吾华肇造 胃衍祀锦 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 光披遐荒 建此伟业 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 中更蹉跌 越数千年 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 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 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 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 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 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 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 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 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 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 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 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 何以为家 各党各界 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 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 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 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 改革内政 亿兆一心 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 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 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 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 皇天后土 尚飨 四言诗 妇女解放 ---题<<中国妇女>>之出版 一九三九年六月一日 妇女解放 突起异军 两万之众 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 如日方东 以此制敌 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 艰苦斗争 世无难事 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 如早望云 此编之作 伫看风行 五律 挽戴安澜将军 一九四二年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城 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七律 有田有地吾为主 一九四五年 有田有地吾为主 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 延安无屎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 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 无非一念救苍生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以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胜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注:柳亚子原诗 开天辟地君真健 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 无车弹铗怨冯宣 头颅早悔平生贱 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 分湖便是子陵滩 七律 和周世钊同志 一九五五年十月 春江浩荡暂徘徊 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 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 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 卅年仍到赫曦台 七律二首 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6月3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千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譬摇 借问瘟神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七律 仿陆放翁诗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人类今闻上太空 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餮蚊日 公祭无忘告马翁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地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 登庐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五律 三上北高峰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 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 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飘下 欢迎有晚莺 七绝 莫干山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翻身跃入七人房 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驰又已到钱塘 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 一九六一年二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练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律 答友人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 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 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 只缘妖雾又重来 附:郭沫若原诗: 人妖颠倒是非淆 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 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万剐唐僧肉 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 猪犹智慧胜愚曹 杂言诗 八连颂 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好八连 天下传 为什么 意志坚 为人民 几十年 拒腐蚀 永不沾 因此叫 好八连 解放军 要学习 全军民 要自立 不怕压 不怕迫 不怕刀 不怕戟 不怕鬼 不怕魅 不怕帝 不怕贼 奇儿女 如松柏 上参天 傲霜雪 纪律好 如坚壁 军事好 如霹雳 政治好 称第一 思想好 能分析 分析好 大有益 益在哪 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 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 钓台题壁 郁达夫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泰。
此诗为郁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一九三一年一月廿三日写于上海。
原题为“旧友二三,相逢海上,席间偶谈时事,嗒然若失,为之衔杯不饮者久之,或问昔年走马章台,痛饮狂歌意气今安在耶,因而有作”。
后收入《钓台的春昼》散文中。
按,三一年一月左联五作家被捕,一个月后被杀。
此诗戟刺时事,间抒中怀,最能表现郁达夫诗忧伤愤世的特点。
尤其次联句,张狂之态毕出,而哀婉之情难掩,实为绝唱。
篇末沉痛之中冷然有讥刺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