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赏析分析现代诗的书
这是一本有关诗歌的大学教材,同时也是一本献给青年文学爱好者的读物。
20世纪是人类诗歌史上最灿烂的黄金时代(北岛语),它,成了本书的底色。
21世纪与时下“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的人们撞个满怀,本书沾满新世纪的晨光。
俄国诗人奥西普·曼杰施塔姆给诗歌下的定义是:“黄金在天空舞蹈。
”让我们和诗歌一起还乡,去缪斯的土地上尽情舞蹈吧
“现代诗欣赏与创作”最初是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开设,后扩展到全校本科生的一门公共选修课。
课程的开设,和新闻传播系诞生的1987年是同一个年份,至今已问世二十余年。
本教材在2005年被上海市教委列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影视传播教育高地”科研项目。
它的最终付梓出版,与其说是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前行中踩下的众多脚印中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脚印,毋宁说是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前行为这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脚印开拓了一片脚踏实地的空间。
戴达奎,男,笔名戴达。
1947年出生于江西婺源。
1969年高中毕业于复旦附中。
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外童话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主编。
《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特约审稿人。
中国香港崇文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中国童诗》编委。
2010年出任吉林美术出版社“七色花童书坊”策划兼主编,年内推出60余部童书。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曾任系主任助理、文学教研室主任。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
《旧事重提》获1988年星星诗刊新诗大赛一等奖,童诗集《吹奏月亮》获2009年中国童诗崇文奖提名奖。
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图书新作奖大奖、新作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童话作品在我国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前言第一讲 现代诗的“陌生化”上编 现代诗“陌生化”的美学意义一、“陌生化”的内容(一)“陌生化”的定义(二)“陌生化”的重要意义二、“陌生化”的两大要素(一)诗的内容(二)诗的语言三、生成陌生化效果的创作技巧(一)变形(二)关系换位(三)荒诞(四)梦幻(五)远取譬四、陌生化效果审美机制的合成元素(一)生理元素(二)心理元素(三)脑机制元素五、陌生化使形式具有阻拒性下编 代诗“陌生化”创作解析一、食指《相信未来》解析: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二、罗门《流浪人》解析:他用灯拴自己的影子三、陈东东《雨中的马》解析:诗人记忆的影子四、杨炼《蓝色狂想曲》解析:美少女走出贝壳在月光下歌唱五、舒婷《四月的黄昏》解析:细微的灵魂的秘密颤动六、沙鸥《新月》解析:新月折叠的小船七、熊召政《渔暮》解析:慵悃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八、吉狄马加《自画像》解析:风在黄昏的山冈上悄悄对孩子说话九、芒克《雪地上的夜》解析:给人惊喜的诗艺陌生感十、西川《十二只天鹅》解析:触处生春,春生意境十一、北岛《一切》解析:忧患意识如天际的浮云十二、苏金伞《夜巷》解析: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十三、拉格克维斯特《苦闷》解析:在遮暗的空间摸索十四、埃凯洛夫《无形的存在》解析:画面和声音拱就诗的时空十五、阿尔盖齐《遗教》解析:关于诗创作的宣言第二讲 现代诗的审美视角上编 现代诗审美视角的理论要义一、审美视角是审美知觉的聚焦二、选择审美视角的外部因素(一)地域(二)民族(三)经历三、审美视角姿式的选择(一)建构开采情绪记忆的最佳视角(二)同一视角的纵深拓展(三)视角的变换下编 现代诗审美视角创作解析一、北岛《履历》解析:倒挂在老树上的眺望二、罗门《车祸》解析:路反过来走他三、冯至《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解析: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四、公刘《寄冥》解析:哀生民于鞭扑,恨网罗之高悬五、江河《星星变奏曲》:内在力的冲击与奔突六、舒婷《路遇》解析:记忆的天空开出含泪的花朵七、闻一多《心跳》解析:犀利而深刻的白警八、梁南《野百合花》解析:沉甸甸的反思九、周涛《这是一块偏心的版图》解析:对北方偏执的爱之奏鸣曲十、詹姆士·梅利尔《题献》解析:卑谦地轻贴上天使的手指十一、拉格克维斯特《生命之船》解析:拷问永恒第三讲 童年思维:诗创作思维的雏形上编 童年思维与诗性思维的比较分析一、诗人是还能用儿童眼光去看的人二、童年思维的特征三、激活童年思维并使之蜕变为诗性思维四、保存和强化童年思维的情绪中枢五、激活和唤起童年思维的记忆下编 童年思维创作解析一、戴天《祖父》解析:从千百里外含来了一滴泪二、北岛《迷途》解析:蓝灰色湖泊是深不可测的眼睛三、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解析:辉煌生命中的一颗绿隹音符四、梅绍静《日子是什么》解析: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五、苏金伞《雪夜》解析:像锦鸥投身湖泊擒取游鱼六、叶维廉《箫孔里的流泉》解析:大自然就是那吹箫人七、伊蕾《黄果树大瀑布》解析:白岩石一样砸下来第四讲 现代诗的“原创意象”上编 现代诗“原型意象”的美学价值一、原型意象的定义……第五讲 童诗的审美规范第六讲 顾城诗歌的意象第七讲 现代抒情诗的戏剧性后记
读丢失名字的女孩有感450字
童话是孩提时代枕边的梦。
梦中既有金色的太阳,又有蓝色的天际;既有生离死别,也有常驻相依;既有贫困境地中的相扶相助,也有孤独落寞时的理解与相知……感动孩子的,不仅仅是这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更是这些故事背后的力量。
《丢失了名字的女孩》主要收录了城堡上的一幅画、狮子的吼声、狐狸的窗户、红树叶、古古采的魔帽、飞来的黑帽、银狐挑领袖、魔法师和他的女儿、神奇的红气球等五十多篇童话故事。
阅读本书可以陶冶心灵、得到美的享受、获得美的教育,适合小学生以及家长阅读。
《丢失了名字的女孩》由戴达担任主编。
小学生好书推荐
威的森林》:春典作品,看的时候会感觉很压抑,透露出了村上寞。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恋爱小说。
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
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
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
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
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
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
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
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
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
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
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
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
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
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魄地四处徒步旅行。
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的 我打算重看一遍。
因为在大一暑假实习期间看的,草草看完。
对其间讲述的孰轻孰重的理解还是从他人对这本书的评论看出。
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此书在豆瓣评分7-8,有钱再买。
昆德拉写的小说,此书是其代表作。
里面所有的哲理性思想深刻。
看这本书需要静下心来~我就说浮躁的看完这本书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
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
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意蕴深远,读它,你能领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绝不枯燥。
《追风筝的人》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
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
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的书,是文艺青年的鸡汤。
每个人看哈姆雷特,都有自己内心的哈姆雷特。
不过看这本书时,你会感觉有点讨厌这个画家,看到最后你却又会被他感动。
一直有一件事心里的欲望,让你对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
你只是一心想要做到那件事。
很佩服主人公。
《月亮和六便士》的情节并不复杂,写的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
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
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
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
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
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
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
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
同时本书也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束缚逃离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这一话题的思考,关于南太平洋小岛的自然民风的描写也引人向往《白夜行》东野圭吾“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个象征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犹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故事片段像纪录片一样一一还原:没有痴痴相思,没有海枯石烂,只剩下一个冰冷绝望的诡计,最后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万千读者在一曲救赎罪恶的凄苦爱情中悲切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