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原文,课文
夕照 最难忘初冬的一次航程。
起飞延误加上半道停歇,从杭州飞临福州,已是夕阳西下时分。
透过舷窗,好一幅日暮黄昏的景象
热烈中隐约一丝苍凉、绚烂中透出一种悲壮。
感天动地,难以言状。
这是在凄凉大地万米高空巧遇的喋血残阳,这是在群山之巅天地之间邂逅的黄昏时光。
万丈霞光由橙到红,刺破天边的浮云,抹向雾霭笼罩的茫茫原野,仿佛在催人入定,又仿佛在挥手告别……。
刹那间,千头万绪涌上心头,百愁千感堵在胸口。
古往今来多少个黄昏,多少文人墨客触景生情感慨万分
或即景咏怀,或怀古伤今;或哀别怨离,或寄托思情;或排解孤寂,或慨叹光阴。
海边林间,残留多少惜望落日的足迹;高楼绝顶,铭刻多少颂别黄昏的诗句
咸阳古道,李太白题词“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一表伤古吊昔的悲凉;娄山关后,挥毫“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大抒克敌制胜的豪情。
一样的景,不一样的情,源于不一样的人和事。
关于夕阳晚景的美,有各种各样的描述。
从陶渊明的“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谢庄的“微风清幽幌,余日照清林” ,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还有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是从不同的视角表现黄昏的美感。
然而穷途落拓的文人,内心的郁闷共鸣暮蔼笼罩的黄昏。
谢灵运的“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曹植的“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归鸟赴乔木,翩翩厉羽翼”,字字句句都是落寞和失意。
那些风雨羁旅的游子,满腹的乡愁应合色彩悲冷的落日。
颜延之的“惨凄岁方晏,日落游子颜”,吴均的“薄暮有所思,终持泪煎骨” ,萧纲的“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
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陈去疾的“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杜牧的“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愁万里天”,秦观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皆是思乡离愁的绝唱。
最有代表性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迷茫的目光和惆怅的心情跃然纸上。
黄昏时的夕阳衰落,常常引发“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叹。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面对残花旧宅,落日青山的夕阳世界,不禁怀古伤今,满腹忧虑。
如果说曹植的“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表露出日落西山时光不再的感叹,那么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是反映了人生短暂、日暮途远的无奈,与谢灵运的“短生旅长世,恒觉白日欹”,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异曲同工。
同一诗中,谢灵运结尾一句“苟无回戈术,坐观落崦嵫”的坦然却也令人赞叹。
黄昏其实并非终点,暮年未必一事无成。
百里奚七十岁兴秦,姜子牙八十岁相周,何曾疑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曹操五十三岁平定北方,东临碣石,登高望海。
看夕阳西下,碧海金光,他激情难耐,豪情顿起,挥笔写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言壮语,千百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后人前仆后继,积极进取。
黄昏过后是黑夜,黑夜之后有早晨。
一段旅程的结束,意味着另一段旅途的开始。
人生如白昼,稍纵即逝。
脆弱的生命因伟大的事业而永恒,如昼夜轮回。
借用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清明的心弦阅读答案
1.偶对初冬的感觉,就是天气渐冷,即使是如此,但却少了秋的压抑。
换来了冬的凉爽清新的空气。
我喜欢。
2.因为“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
”所以说是沉重的。
又因为“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所以又代表了喜悦快乐之情。
3.这里的“知音”可以理解为,我们在繁华过后,树木花草已然凋零,不再娇美,但却露出最朴直的姿态,如果我们懂得去欣赏,说明我们已不再是单纯的是欣赏外在美,而是欣赏一个事物(一个人)的内心或品质。
4.“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这一段话给我的启发是,冬是这一年的结束,却是下一年的开始,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生命因如此不断的轮回而美丽。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反映了诗人身处怎么样的环境
选自:《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联的中心是“家何在”。
家在那里,本来是无须发问的,但是还提出这个问题,是说这次被贬,分明是有家也归不得了。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即秦岭),所以发问:家在那里
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马不肯前进,对长安恋恋不舍,正是人恋恋不舍长发的反映。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正烘托了诗人离开长安时心情的悲凉和抑郁。
我们知道,韩愈这次被贬,是元和十四年正月,时令已经是早春了,但北国的寒意仍然很浓,蓝关还是积雪茫茫。
这既是他当时的眼中景,又是他被赶出长安冷落、凄凉的心中情。
这种情与景的交融,艺术地表现了人物的处境与感受,十分感人。
《酉阳杂俎》里记载,韩湘让韩愈看牡丹在初冬开花,花上有“云横秦岭”两句诗。
韩湘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后来韩愈被贬到南方去,路过蓝关时,正好碰到诗句中的情景。
这个传说自然不可信,不过用来说明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精彩罢了。
春冬季带有象征意义的句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是什么意思
谏佛骨的上疏早晨刚呈送宫,傍晚就传来获罪的消息而被贬潮诗人无辜远谪,此时胸中正充满郁愤,又值严冬时节,天雪冰寒,路途艰难,更增添了他内心的感伤和对前途的担忧,所以借韩湘送行,写诗抒发这种复杂的情感。
“朝奏”与“夕贬”、“一封”与“八千”,形成强烈的对比,怨愤之情溢于言表。
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