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实验报告
广西民族大学实验报告课程:《管理会计》实验项目:《利分析模拟实验》学院:商学业:会计学年级班级:2013级(一班)学号:113523030131学生姓名:谭长远指导教师:郭亮《管理会计》实验报告一、实验基本概况实验项目:本量利分析模拟实验实验方法:设计性实验实验地点:逸夫楼303实验年度:指导教师:郭亮二、实验目的及要求(一)实验目的:本量利分析概述;本量利分析模型的创建;本量利分析模型的应用(二)实验要求:(1)掌握日记账的登记规则、登记方法和错账的更正方法;(2)掌握各种明细分类账的登记规则、登记方法和错账的更正方法;(3)掌握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进一步理解各种账户的性质,明确不同账户借贷方记载的内容,理解总账和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概念。
三、实验的流程1、ABC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某名牌衬衫的公司。
其2001年度公布的会计报表如下:表2.12.1损益表(简表)2001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其它财务信息及统计信息如下:(1)2001年销售明细表中记录该年销售数量为100万件,据销售部门预测,2002年的销售数量可达120万件。
(2)由于销售增加,需增加固定资产支出220万元,并因此使公司年折旧额达30万元。
(3)经营和管理费用的固定部分增加20万元。
(4)销售成本及经营和管理费用中的变动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变。
四、实验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用本·量·利模型对该公司2002年度息税前利润进行预测。
(2)
毕业论文选了本量利分析在决策中的应用,但是要以一个行业为例,不知道写什么行业比较能够突出这个主题。
本量利分析的重点是盈亏临界点,就是指收入和固定成本相等从而整体处于不应不亏的状态的点,因此要使本量利分析结果有意义,应当选择那些固定成本较高的行业,也就是固定资产投入比较大的行业,制造业固定资产投入普遍比较大,就是证监会行业分类中的C类行业,毕业论文的话直接以C类的公司为例就可以了
本量利分析法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计量而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一种方法。
我们知道,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之一是获利,对纳税人来说,税收是支出构成的一部分。
因此,就像企业节约费用、节约成本一样,为了获利,企业开始节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与管理会计中的基本决策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有着许多联系和共同点。
本文就本量利分析中应关注税收成本性态影响提一些自己的观点。
本量利分析,是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假定产销量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预测和决策的一种技术方法。
其原理在决策、计划和控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基础。
由于税收从本质上来讲是企业成本的构成部分,基于其计税依据的不同,可以分别归入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这就是我们常提及的税收成本性态分析。
如营业税,由于应纳税额 = 营业收入×税率,营业税与收入总数量呈正比例增减变动关系,因此,营业税可以归入变动成本;再如房产税,若采用公式应纳税额= 计税房产余值×1.2%来计税,营业税在一定时期内(计税房产余值不发生变化)不受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可以归入固定成本。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量利分析中税收成本性态的影响: 我们先给出本量利分析的计算公式: 利润=(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产品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并设定如下前提: (1)产销量能够一致; (2)例中所给出的成本不含所给出的税金。
例1,某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产品销售价格为26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台,增值税税率为4%,固定成本为8万元,预测市场销量为8000台,能否投入经营
若市场销量为12000台,结果该如何
如前所述,由于应纳增值税随业务量增减变动呈正比例变化,因此可归入变动成本。
在市场销量为8000台的条件下: 利润=[26-15-26÷(1+4%)×4%]×8000-80000= 0(元) 可见,在市场销量为8000台的条件下,企业如投入经营为盈亏临界状态,因此,方案不可取。
而在这个方案中若忽略税收变动成本影响,利润=(26-15)×8000-80 000=8000(元),看起来有盈利,则会得出错误结论。
在市场销量为12000台的条件下: 利润=[26-15-26÷(1+4%)×4%]×12 000-100 000=20 000(元) 可见,若市场销量为120000台,企业投产可获利20000元,因此,该方案可取。
例2,某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为25元\\\/台,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5元\\\/台(含税收变动成本),企业应纳房产税 5万元,年折旧 7万元,我们以市场销量为目标,进行市场决策分析。
如前所述,企业年纳房产税不随业务量增减而变动,可归入固定成本,我们先计算一下利润为零的市场销量,也即损益临界点。
利润=(25-15)×销售量-7000-5000=0 销售量=(70000+50000)÷(25-15)=12000(台) 企业可做筹划如下,若该期市场销量预测值大于1200O台,企业方能获利,投产方案才可取。
否则,方案不可取。
例3,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为25元\\\/台,车位变动成本为15元\\\/台(含税收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为15万元,企业主管部门要求税后利润按13.4万元上交并以此考核,我们以市场销量为目标,做有关分析(假定所得税税率为33%): 税前利润=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13.4÷(1-33%)=20(万元)这20万元为最低目标利润,近似于固定成本,所以有:200000=(25-15)×销售量-150000,销售量=(150000+200000)÷(25-15)=35000(台)。
因此,若市场销量预测值大于35000台时,企业才能完成上级考核目标;否则,企业则完不成考核目标。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在将各税种所缴纳税款分别归类并入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前提下,本量利分析与纳税筹划思路可以很好地结合,给企业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管理会计 本量利分析的一道案例分析题
本—量—利分析报告会计八班张哲1103034241案例: 在一个小镇中有一个加油站,油站内设有一所卖报纸和杂货的商店,该商店在本地社区的销售每周达到3600元。
除此之外,来买汽油的顾客也会光顾这商店。
经理估计,平均每100元花费在汽油上的车主便另花费20元在商店的货品上。
在汽油销售量波动时,这比率仍维持不变。
本地社区的销售与汽油的销售是独立的。
汽油的贡献边际率是18%,而货品的贡献边际率是25%。
现行的汽油销售价是每升2.8元,而每周的销售量为16000升。
场地每周的固定成本是4500元,而每周工人薪金是固定的2600元。
经理非常关心将来的生意额。
因为一个近期的公路发展计划将会夺去油站的生意,而汽油销售量是利润最敏感的因素。
分析1.本案例目标:分析该加油站实施恰当的价格、销售量、成本等提高加油站的盈利水平状况等相关信息。
结合具体数据来具体说明其中的原因。
2.分析思路:通过企业所给的资料销售成本、销售数量、和销售单价之间的关系变动所用的成本而对经营产生的影响。
合理计划好成本和产量的关系,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确定好销量,最终达到盈利的目的。
3.角色认识:首先要提出降低成本的方案,根据材料所给降低成本。
在保持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对整个过程进行测算、归集、汇总、分配并加以分析,给企业提供合理的建议。
4.问题识别:企业可以针
什么是本量利分析模型?
(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CVP分析)又称量本利分析(VCP分析) 是成本--产量(或销售量)-- 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也称为CVP分析(Cost-- 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 变动成本计算 模式的基础上, 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 固定成本 、 变动成本 、销售量、 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 会计预测 决 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 财务信息 的一种 定量分析方法 。
求采纳
本量利分析法具体在企业运用中的优缺点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产销量—利润”分析的简称称盈亏平衡分析。
它是以成本形态分析础,根据产销量、价格、成本、利润之间的内在联系,计算销售量保本点和利润额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研究企业在持续运营活动中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不同的产销量安排或生产方法下利润的对比分析,为实现企业目标利润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实现利润的最优规划等,正确地运用本量利分析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优点 1、测量不确定因素。
由于设立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在进行设立决策时,应首先作本量利预测分析。
2、支持企业的撤并决策。
由于设立决策失误、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有的企业经营业务会逐步萎缩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决策层就要将其撤并。
撤并的重要评判标准是看被撤并企业能否达到保本点水平。
3、制定利润目标,落实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及汇总资料,运用本量利分析查问题,挖潜力,结合其他信息,制定总体利润目标和行动方针,然后再分解下达给基层。
从损益方程式中知道,影响利润的因素有单价、产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三、缺点:首先,在量本利分析中,与利润高低相联系的只有业务量、单位售价、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其次,量本利分析法,在理论上是基于产销量一致,即本期投产的产品,在本期内全部完工并销售,为生产产品而投入的料、工、费,也在本期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对在产品和产成品的期初期末数,都予以忽略而不计。
这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在当前买方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产品库存相当庞大,如仍按原方法进行分析,势必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本量利分析法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本量利分析法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经济体制的变化,企业自负盈亏的现状使得企业更加注重预测未来生产经营状况。
管理会计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被广泛运用到生产决策中。
而管理会计工具――本量利分析法,被广泛运用于判断企业盈亏。
对本量利分析法的研究发现其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提出一系列对应的措施,以完善本量利分析法所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局限性;成本习性 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盈亏完全由自己承担,管理层也就把企业的利润作为企业的重头戏。
管理会计是将会计与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在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时使用。
管理??计近年来被普遍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①,本量利分析法也因此被广泛推广,为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提供相关重要信息,具便于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看到本量利分析法的优势的同时更应该正视其局限性,本量利分析在产品价格不变,产销平衡和成本划分上的局限性。
一、本量利分析的现状 本量利分析因其原理简单,分析起来比较容易,我国是引用比较晚的国家,经过不断的改善研究,目前本量利分析在我国发展状况算得上成熟。
据相关研究报告当前我国企业对其拥有的产品进行保本分析的已经远远超过一半,这表明本量利分析为企业经营提供的较大的帮助,为管理人员分析经营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三)成本性态划分的局限性 (二)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
管理会计 本量利分析的一道案例分析题
本—量—利分析报告会计八班张哲1103034241案例: 在一个小镇中有一个加油站,油站内设有一所卖报纸和杂货的商店,该商店在本地社区的销售每周达到3600元。
除此之外,来买汽油的顾客也会光顾这商店。
经理估计,平均每100元花费在汽油上的车主便另花费20元在商店的货品上。
在汽油销售量波动时,这比率仍维持不变。
本地社区的销售与汽油的销售是独立的。
汽油的贡献边际率是18%,而货品的贡献边际率是25%。
现行的汽油销售价是每升2.8元,而每周的销售量为16000升。
场地每周的固定成本是4500元,而每周工人薪金是固定的2600元。
经理非常关心将来的生意额。
因为一个近期的公路发展计划将会夺去油站的生意,而汽油销售量是利润最敏感的因素。
分析1.本案例目标:分析该加油站实施恰当的价格、销售量、成本等提高加油站的盈利水平状况等相关信息。
结合具体数据来具体说明其中的原因。
2.分析思路:通过企业所给的资料销售成本、销售数量、和销售单价之间的关系变动所用的成本而对经营产生的影响。
合理计划好成本和产量的关系,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确定好销量,最终达到盈利的目的。
3.角色认识:首先要提出降低成本的方案,根据材料所给降低成本。
在保持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对整个过程进行测算、归集、汇总、分配并加以分析,给企业提供合理的建议。
4.问题识别:企业可以针
什么是本量利分析
如何进行分析
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计量而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一种方法。
我们知道,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之一是获利,对纳税人来说,税收是支出构成的一部分。
因此,就像企业节约费用、节约成本一样,为了获利,企业开始节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与管理会计中的基本决策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有着许多联系和共同点。
本文就本量利分析中应关注税收成本性态影响提一些自己的观点。
本量利分析,是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假定产销量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预测和决策的一种技术方法。
其原理在决策、计划和控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基础。
由于税收从本质上来讲是企业成本的构成部分,基于其计税依据的不同,可以分别归入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这就是我们常提及的税收成本性态分析。
如营业税,由于应纳税额 = 营业收入×税率,营业税与收入总数量呈正比例增减变动关系,因此,营业税可以归入变动成本;再如房产税,若采用公式应纳税额= 计税房产余值×1.2%来计税,营业税在一定时期内(计税房产余值不发生变化)不受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可以归入固定成本。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量利分析中税收成本性态的影响: 我们先给出本量利分析的计算公式: 利润=(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产品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并设定如下前提: (1)产销量能够一致; (2)例中所给出的成本不含所给出的税金。
例1,某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产品销售价格为26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台,增值税税率为4%,固定成本为8万元,预测市场销量为8000台,能否投入经营
若市场销量为12000台,结果该如何
如前所述,由于应纳增值税随业务量增减变动呈正比例变化,因此可归入变动成本。
在市场销量为8000台的条件下: 利润=[26-15-26÷(1+4%)×4%]×8000-80000= 0(元) 可见,在市场销量为8000台的条件下,企业如投入经营为盈亏临界状态,因此,方案不可取。
而在这个方案中若忽略税收变动成本影响,利润=(26-15)×8000-80 000=8000(元),看起来有盈利,则会得出错误结论。
在市场销量为12000台的条件下: 利润=[26-15-26÷(1+4%)×4%]×12 000-100 000=20 000(元) 可见,若市场销量为120000台,企业投产可获利20000元,因此,该方案可取。
例2,某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为25元\\\/台,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5元\\\/台(含税收变动成本),企业应纳房产税 5万元,年折旧 7万元,我们以市场销量为目标,进行市场决策分析。
如前所述,企业年纳房产税不随业务量增减而变动,可归入固定成本,我们先计算一下利润为零的市场销量,也即损益临界点。
利润=(25-15)×销售量-7000-5000=0 销售量=(70000+50000)÷(25-15)=12000(台) 企业可做筹划如下,若该期市场销量预测值大于1200O台,企业方能获利,投产方案才可取。
否则,方案不可取。
例3,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为25元\\\/台,车位变动成本为15元\\\/台(含税收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为15万元,企业主管部门要求税后利润按13.4万元上交并以此考核,我们以市场销量为目标,做有关分析(假定所得税税率为33%): 税前利润=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13.4÷(1-33%)=20(万元)这20万元为最低目标利润,近似于固定成本,所以有:200000=(25-15)×销售量-150000,销售量=(150000+200000)÷(25-15)=35000(台)。
因此,若市场销量预测值大于35000台时,企业才能完成上级考核目标;否则,企业则完不成考核目标。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在将各税种所缴纳税款分别归类并入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前提下,本量利分析与纳税筹划思路可以很好地结合,给企业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