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读后感 > 正面抗日战场读后感

正面抗日战场读后感

时间:2015-11-11 06:57

《抗日战争》500字读后感

抗日战争读后感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

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

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

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常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

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

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

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

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

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

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

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常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

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组织伪军,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据地。

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蒋介石采劝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领导解放区军民一面抗击日伪军的“大扫荡”,一面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

至1943年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

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

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军正式向盟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

1945年8月,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作战胜利,逼近日本本土。

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8月9日,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有关抗日英雄的故事的读后感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

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

这个代价太大了

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在抗日战争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

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

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

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

最后,蔡延锴军长亲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

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

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

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用和地位

要了解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首先应了解它在当时所处的地位。

事实上,国民政府是当时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拥有几百万人的庞大军队,仅此而言,它在国人心目中就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正是这种不可替代的地位,才使得日本在发动“卢沟桥事变”后,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逼迫国民政府的投降上。

其次,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比较弱小,无论兵力、武器装备等都还与日本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武器装备。

我们知道,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装备仅停留在“小米加步枪”的水平上,就更不用说抗日战争时期的装备了。

人民军队这样的军事实力,确实难于与日本侵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相抗衡。

第三,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形势异常复杂,由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很多国家忙于克服危机而无暇顾及它国事务,而是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与扩张而采取了“绥靖”政策。

这样的国际形势让我们认识到,不能把希望寄托到它国和国际联盟身上,只能靠我们自己。

第四,国民政府在对抗日战争的态度上确实不够一致,由积极抗日转向消极抗日。

但我们应该看到,它始终未曾投降过,为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可以说正是这样,国民政府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与认可,二战后期,蒋介石代表中国参加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就是明证。

关于抗日战争的读后感450字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

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

这个代价太大了

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在抗日战争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

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

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

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

最后,蔡延锴军长亲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

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

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

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抗日战争的故事片写读后感

当然八年抗战中,对于共产党而言绝对是甜蜜月,国军主动承担正面战场,中日战备实力悬殊伤亡比例多达5:1,八路军在后方打游击扩大武装,仅仅用了八年,就将4万八路军发展到127万,并有200万民兵,在八年抗战中,最大的一场战役就是百团大战,八路军战报是以1.7万军力歼灭日军2万余人,在日本华北治安方面统计歼灭仅有2000多人,日军是机械化部队,真实的抗战历史恰恰和横店会战是相反的,在横店电影中八路军一枪一个,这个非常不科学,而八年抗战八路军根本就没有打过几场战役,百团大战的彭德怀受到和张闻天等消极派评判,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号称共产党抗日中第二场战役平型关大捷,这个也被吹的乱乎齐呼,只是林彪部偷袭一个几百日军的运输队而已,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的一部分,太原会战有五大战役,其实平型关大捷根本算不上战役,其他太原会战中的其他四大战役都是阎锡山的第二战区打的,其他的都是大小的反扫荡和游击队,最多打死几十个日军就是很牛逼了。

新四军我就更不想说了,那个陈毅粟裕,抗日不行打内战很用功,记得在皖南事变时周恩来引用了曹植的一句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里很多人就无端的批评蒋介石而且某党下的历史教科书完全就是颠倒是非,皖南事变前2月,陈毅部队突袭黄桥,赶走89军后他们占领了黄桥,几天后日军来犯黄桥,他们未放一枪撤守黄桥,日军轻易占领了他们一直未攻下的黄桥,此役就打死了国军的一个中将军长和一个旅长,蒋介石强忍怒火,为避免再次摩擦,命令新四军年底前北渡,不料12月陈毅又发动曹甸战役,国军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溺死在八尺沟。

黄桥被新四军占领延续半月。

新四军军部迟迟未动,被指抗命,1月4日,新四军军部突然向南突围,袭击国军第40师,皖南事变爆发。

还有更让大家想不到的,饶漱石根据毛主席指示派潘汉年与汪伪政权、日军谈判,日本都甲大佐说,清乡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治安。

日本方面目前最关心的是津浦线南段的运输安全。

只要新四军不破坏这一段的铁路交通,日方则希望和新四军有一个缓卫地带。

潘汉年说,新四军的发展很快,目前正在稳步地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也无意立即占领铁路交通线和其他交通据点。

日军要给新四军一定生存条件,否则游击队就会随时破坏铁路交通的。

在1944年4月侵华日军增兵五十万攻击中国的一号作战计划,潘提早侦知获得珍贵情报,让延安方面几乎未受日军攻击,贡献延安至巨。

这也不说了,在皖江地区,新四军还居然签订用粮食换日军武器的贸易协定。

从1940年到1945年,国民政府官员朱家骅、徐恩、杨德亮、王廷龄、傅作义、朱绍良、顾祝同等多次举报共产党种植和贩卖鸦片,当然由于抗日初期,国民政府对八路军军饷发放是按照3个师的编制,从1940年开始八路军就达到十几个师了,而且国共合作时期也无法打地主,养活十几个师当然需要军饷。

包括东陵大盗,我们都知道东陵大盗是孙殿英,他盗了乾隆部分和慈禧墓室,我们来看看八路军的东陵大盗,日本侵略占领华北东北,随即在清东陵设立东陵地区管理处,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把守陵墓的日本军人撤走了,伪警察也解散了,共产党乘虚夺取了这里的政权,当时辖清东陵的八路冀东军区18军分区军队占领陵寝一带(就是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部队)他们打着“打倒封建地主头子皇帝”的旗号,明目张胆地开始盗窃陵寝。

1945年9月,曹致福(共产党冀东军区司令)指使部下张尽忠(15军分区敌工情报队长)王绍仪、介儒、等300多八路军以斗争大地主的名义大规模盗掘清东陵。

八路军为日本共产党领导人野坂参三挑选女性玩伴庄涛,之前也为李德挑选女性玩伴肖月华,对自己的丑事一概不提,对蒋介石的有原因无法避免的错误加以渲染,比如在武汉会战之前为阻止日军进入武汉,蒋介石花园口决堤方案为了最小可能的破坏老百姓,决定并没有使用一两炸药,最终全部都是人工决堤,虽然造成大量老百姓的受灾,第一个在数据上和严重性在历史上被渲染,第二就是说蒋介石炸黄河,但是主观上是为了抗日,总比和平年代的各种政治运动灾难要好多了。

抗日战争有关的史书读后感的写作注意事项急急急急

没有个人情感的,不是历史,那是史料。

真正的历史都是渗透着著史者的爱憎情仇的。

而读史人的心态也差不多如此。

所谓“客观”的历史不可能存在。

只有客观的历史观,没有客观的历史。

红色电影观后感200字

电影观后感这部影片在短短2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再现了我国从1945年结束后,到1949年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整部影片内容十分的饱满、紧凑。

影片展现的的艰难过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是多么伟大,他们总是事事想着人民的利益,为了全国人民,为了解放新中国,他们不怕辛苦和困难,最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和平安乐的家——成立了新中国。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