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叶青青》的读后感100∼200
夏日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田田莲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心里急急忙忙地寻找着合适的句子。
古人歌咏荷花的诗句不少,可仿佛都不是我要找的。
在那些斑剥陆离的句子里,渐渐浮出祖母的脸,淡淡地笑着,把我的心事照亮。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一年一年地种着一缸荷花。
祖母对荷花下的功夫让人吃惊。
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支支种下去,弄得两手的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到了小莲叶快要冒尖的时候,老太太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蔫了。
那时,河泥里的小螺蛳小河蚌正慢慢悠悠地往外爬,小孩们憋不住,瞅着祖母不注意,偷偷靠过去,一下子就被发现了。
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
这时天大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就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的独特风景。
老太太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家欣赏。
忽一日,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老太太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头,说出一番话来。
老太太这才注意到那孩子生了一头的疮,一个个红红的包上抹了什么绿色的药汁,像长了一头的角。
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象要替那个小孩忍受痛苦。
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一支最大的荷叶。
原来,女人就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到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最清凉的东西,老太太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枝荷叶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天,就要给那个小孩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
不过,小孩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的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
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处,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的莲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
假如让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分送给许多人吧。
其实,每一个从莲叶旁走过的人,都分享着一份清凉这是一个太平凡的联想,可我还是要把它写下来,因为我想起了我的祖母,祖母的微笑真是令人难忘呢。
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莲叶青青》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
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老师给我们说过小学我们对于开头结尾只有首尾呼应,好处是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点明了什么样的中心,我不造文章不知道是什么中心,你百度一下就行啦,嘿嘿。
。
。
。
。
嘻嘻。
。
。
基于我为什么不知道,是因为我六年级了,什么三四年级的都没印象了。
。
。
。
。
课文从始终都是写的祖母却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题
以莲叶青青为题是借景抒情,借青青的莲叶来表达祖母的美好品质和自己的思念之情。
青青的莲叶给人们带来的是清凉,祖母就是那为大家带来清凉,带来关爱的青青莲叶。
在炎炎夏日,祖母把自己拥有的清凉奉献给别人,令“我”感动,值得赞美。
莲叶青青课文里的欣赏是什么意思
上个星期我学习了《莲叶青青》这篇文章,我有一种特别的感受。
文中的祖母特喜欢荷叶,她生怕我们一碰就伤害了她心爱的荷叶,所以绝不允许我们去碰一碰。
就是这样的一位祖母却把如此珍爱的荷叶给了一个不知名的女孩治了病。
看到这里,我对作者祖母的行为有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祖母虽爱荷花,但她居然为一个头上长疮的女孩,将荷叶剪断,从而治愈了小孩的病。
祖母身上显现出来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吗
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帮助别人更可贵
这种美德让我懂得了割舍,学会了助人。
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学生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情景吗
这也是民族精神之精髓的延续和传承
可现在这些感人的一幕幕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现在有些年轻人在公交车上遇见老人却不主动让座,他们还小声嘀咕:“这个座位是我用钱买来的,我为什么要让
再说,站着多辛苦。
” 我认为: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像祖母一样,对他人多点爱心,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有关“莲叶青青”的预习内容,莲叶青青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莲叶青青 近意(莲叶绿绿)莲叶青青 返意(莲叶黄黄)
莲叶青青课文中为什么作者看到田田莲叶就心生感到
因为看到这一池的莲叶,就像看到了一池的清凉。
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分送给许多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