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大周山石林导游词

大周山石林导游词

时间:2020-01-23 02:40

佛爷洞导游词600字

位于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城西北十四公里处(江油市大康镇) 是神迷的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

此处上接匡山(又名戴天山);下连李白读书台;东临观雾、窦团山;西依莹华山、乾元山。

它是通往九寨沟风景区的必经之地。

洞周山环水绕,古木缪翠,风光奇绝。

民国二十三年,人们在通天暗河内发现了一尊三米多高的石刻如来佛像, 故此洞名曰:佛爷洞。

在86版西游记中佛爷洞曾作为拍摄场景之一。

整个旅游区域以佛爷洞为主,其余的七仙洞、牛角洞、西方境等正逐步开发。

佛爷洞由三厅、两廊、一河构成,全长三千余米,洞内景点六十多个。

以大型溶洞、地河景观、清溪深峡、石山石海、草地森林为景观主调,并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民间传说。

洞中有洞、景中有景、洞中藏河、河中荡船等美景。

景区分为八大游览区:综合服务区、溶洞游览区、西方境游览区、兽目峡戏水区、石林游览区、佛文化游览区、滨河游览区、匡山宾舍接待区。

其中溶洞游览区及佛文化旅游区(雷音寺、中大明寺)是中央电视台《西游记》剧组、峨影厂《古堡恩仇记》、《张宝仔传奇》等影视单位多次前来取景拍摄。

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西方镜可拜佛、品茶、尝美食、戏水、唱山歌等度假休闲娱乐。

出了佛爷洞就是佛爷洞后景,出洞的那一瞬间会让你不禁感叹“这就是真实的世外桃源”,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可在清澈见底的河中划竹筏,就像是到了“江南水乡”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划动竹筏,看鱼群畅游。

玩过竹筏来到后山更是有拥抱大自然的冲动,景区有满山偏野的彼岸花,还有樱花林,红叶林,山腰有一片天然石林,有姻缘石,有很大一颗红心,传说到过这里的情侣都会生生世世在一起。

在山顶更令游客流连忘返,有很大的秋千,一般很难见到,就像“韩国妇女玩荡秋千“游戏的秋千,下山可坐马车,在马车上欣赏沿途的风景,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旅途心情。

请问湖北襄阳到湖南张家界开车的话(高速)要多少个小时,交通方便吗

放暑假了,爸爸带我去了方特东方神话乐园,一进大门就有一股很浓郁的中华经典文化的气息。

这里还有惊险刺激的惊魂之旅、雷峰塔和大型表演型孟姜女,唯一遗憾的是火焰山没有建好开馆。

我们第一个玩的是4D的女娲传奇,主要讲的是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 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

然后天上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大坑,女娲为了让我们补天,就让我们坐上了神舟,踏上了惊险刺激的补天之旅。

然后我们又看了决战金山寺,这个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水漫金山时是真实的大水从我们前方城墙涌来,亲眼看到前方大树、建筑等被冲倒,并在我们头顶飞过,震撼人心。

可笑的是当时很多人被吓的一边喊救命一边回头就跑,也有的人直接边喊边趴地上了。

看完后馆里还给我们准备了吹风机吹干头发,服务很好。

由于天气看上去要下雨,爸爸决定先去室外项目,于是去了济南方特最惊险刺激的丛林飞龙(过山车),丛林飞龙是亚洲最长的木质过山车。

坐好后,工作人员给我们检查安全设施,随后铃声一响,过山车就在我们的尖叫声中冲上45度的大坡,吓人的是刚冲到顶点停顿了两秒钟就极速向下45度冲去,然后是旋转着螺旋型前进,前后反转着前进,短短的几分钟就像过了一个世纪,真的是惊险刺激到了极点。

我们随后又乘坐了惊魂之旅、雷峰塔,观看了大型表演孟姜女、化蝶传说体验了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次方特游玩让我体会了许多高科技带来的视觉震撼及惊险刺激的极限游戏,锻炼了我的胆气,真的非常开心,希望爸爸有时间再带我来这里呀!放暑假了,爸爸带我去了方特东方神话乐园,一进大门就有一股很浓郁的中华经典文化的气息。

这里还有惊险刺激的惊魂之旅、雷峰塔和大型表演型孟姜女,唯一遗憾的是火焰山没有建好开馆。

我们第一个玩的是4D的女娲传奇,主要讲的是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 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

然后天上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大坑,女娲为了让我们补天,就让我们坐上了神舟,踏上了惊险刺激的补天之旅。

然后我们又看了决战金山寺,这个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水漫金山时是真实的大水从我们前方城墙涌来,亲眼看到前方大树、建筑等被冲倒,并在我们头顶飞过,震撼人心。

可笑的是当时很多人被吓的一边喊救命一边回头就跑,也有的人直接边喊边趴地上了。

看完后馆里还给我们准备了吹风机吹干头发,服务很好。

由于天气看上去要下雨,爸爸决定先去室外项目,于是去了济南方特最惊险刺激的丛林飞龙(过山车),丛林飞龙是亚洲最长的木质过山车。

坐好后,工作人员给我们检查安全设施,随后铃声一响,过山车就在我们的尖叫声中冲上45度的大坡,吓人的是刚冲到顶点停顿了两秒钟就极速向下45度冲去,然后是旋转着螺旋型前进,前后反转着前进,短短的几分钟就像过了一个世纪,真的是惊险刺激到了极点。

我们随后又乘坐了惊魂之旅、雷峰塔,观看了大型表演孟姜女、化蝶传说体验了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次方特游玩让我体会了许多高科技带来的视觉震撼及惊险刺激的极限游戏,锻炼了我的胆气,真的非常开心,希望爸爸有时间再带我来这里呀!

杭州西湖边苏小小之墓的由来

苏小小墓,即慕才亭,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

苏小小,六朝南齐时(479~502)歌妓。

家住钱塘(今浙江杭州)。

貌绝青楼,才技超群,当时莫不称丽。

常坐油壁香车,年十九咯血而死,终葬于西泠之坞。

后人于墓上覆建慕才亭,为来吊唁的人遮蔽风雨。

后几经损毁,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4年,墓亭被红卫兵毁坏。

2004年经市民热烈争论后,杭州市政府决定重修苏小小墓。

园林专家孟兆桢根据老照片反复推敲后重建了该墓。

重建后的苏小小墓用泰顺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撑,高3.15米,墓径2.6米,圈高0.9米。

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家题写。

历史变迁关于苏小小墓址,历来传说不一。

《西湖拾遗》记述墓在“西泠桥侧”,但《临安志》和《武林旧事》都说墓在湖上。

但《春渚纪闻》却记述司马才仲与苏小小相爱,并说墓在“廨舍后”。

根据陆广微《吴地志》的说法,其墓更是远在嘉兴。

而《西湖新游记》却说“墓实系伪作。

盖康熙南巡,偶向侍臣询及苏小小,浙抚乃连夜抔土西泠桥下,一夕成冢,以备御览。

”相传苏小小死后葬于西湖西泠桥畔,后人仰慕她的文采在此建墓。

南宋时仍有墓在。

墓前有石碑,上面有题字:“钱塘苏小小之墓。

”墓小而精致,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叫做“慕才亭”,据说是苏小小资助过的书生鲍仁所建。

南宋吴自牧著《梦梁录》中提到:“苏小小,在西湖上,有‘湖堤步游客’之句,此即题苏氏之墓也”。

明代书画家徐渭(1521年-1593年)来此凭吊时,墓还完好。

到清雍正十年1746年,“扬州八怪”之一的画家郑板桥到西湖西泠桥畔遍寻苏小小埋玉处不果,曾写信向熟悉西湖掌故朋友打听苏小小墓所在。

根据《浮生六记》作者(清)长洲人沈复的记述,在西泠桥侧的苏小墓,最初仅半丘黄土而已,乾隆皇帝1780年圣驾南巡,曾询问苏小小墓。

1784年春,乾隆帝再次南巡,沈复随父亲迎接圣驾,那时苏小墓已石筑为八角形,上立一石碑上刻“钱塘苏小小之墓”。

沈复叹道:“馀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 少,小小一名妓耳,自南齐至今。

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

”。

王韬在咸丰八年(1858年)游杭州西湖孤山。

在《漫游随录图记·西泠放棹》中叙述过慕才亭的来历:“苏小小墓在山麓,绕孤山行数百步即是,近为特鉴堂将军所修治,建亭其上,题曰慕才。

”历史上苏小小墓几经毁建,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4年,墓亭被红卫兵毁坏。

2004年经市民热烈争论后,杭州市政府决定重修苏小小墓。

园林专家孟兆桢根据老照片反复推敲后重建了该墓。

重建后的苏小小墓用泰顺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撑,高3.15米,墓径2.6米,圈高0.9米。

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家题写。

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名家题写。

这十二幅楹联分别是:1.桃花流水窅然去 油壁香车不再逢。

2.金粉六朝香车何处 才华一代青冢犹存。

3.灯火疏帘尽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4.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 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垄中。

5.千载芳名留古迹 六朝韵事着西泠。

6.湖山此地曾埋玉 风月其人可铸金。

7.花须柳眼浑无赖 落絮游丝亦友情。

8.亭前瞻柳色风情已矣 户上寄萍踪雪印依然。

9.且看青冢留千古 漫道红颜本暂时10.烟雨锁西泠剩孤冢残碑浙水呜咽千古憾 琴樽依白社看明湖翠屿樱花犹似六朝春11.花光月影宜相照 玉骨冰肌未始寒12.十载青衫频吊古 一抔黄土永埋香相关诗词李贺《苏小小墓》诗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沈原理《苏小小歌》歌声引回波,舞衣散秋影。

梦断别青楼,千秋香骨冷。

青铜镜里双飞鸾,饥乌吊月啼勾栏。

风吹野火火不灭,山妖笑入狐狸穴。

西陵墓下钱塘潮,潮来潮去夕复朝。

墓前杨柳不堪折,春风自绾同心结。

袁宏道《西陵桥》西陵桥,水长生。

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

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斫为柴。

青骢马,自西来。

昨日树头花,今朝陌上土。

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

徐渭《苏小小墓》诗一抔苏小是耶非,绣口花腮烂舞衣。

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

薤边露眼啼痕浅,松下同心结带稀。

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曲恸兵闺。

朱彝尊《苏小小墓》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

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

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

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可见苏小小在各位文人雅士中的影响很大。

虽然她是个妓女,可她却流芳百世,并能记得了她的美。

也许在人们心中,苏小小早就成为了善美的化身。

吾早年曾读苏小小事于今古奇观,几番泪下。

比及那些阿谀邀宠之须眉,小小强万倍。

常念:油壁车,夕相待,西泠下,风吹雨……庄著《叹苏小小》序以卿之才,十倍于常人。

然只谙风月,不谙当时者,亦非奇女子。

西泠桥下水悠悠,却认浮名阮大舟

误把青骢当宝骑,可怜不解识骅骝。

苏小小其人苏小小,乃是南齐时钱塘第一名妓,年方十九的苏小小因为相思而感染上了风寒,再加上她从小就有了咳血病,不久便香消玉殒了,苏小小离世后,一位钟情于她的武林高手按她的遗愿将她葬在了西泠一棵柳树之下。

也有人认为苏小小是后世文人雅客杜撰出来的人物,现实中并不存在。

最初苏小小的出名是因为众多文人墨客的诗词歌咏,例如李贺的《苏小小》。

至于油壁车的故事,也只是后人的演绎罢了。

那一首所谓苏小小所作的词的最初来历是某位诗人夜宿西湖,梦见一位女子自称苏小小并吟了前半首词。

该诗人醒来有所感,将前半首录下来,并自己续上了后半首描写梦中的苏小小,题于西湖湖畔。

该词的上下两段其实并不一致。

前半首是第一人称,后半首则明显是他人眼中的客观描写了: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传说苏小小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前有石碑,题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苏小小墓在杭州的知名度可谓家喻户晓。

据传说苏小小死后,芳魂不散,常常出没于花丛林间.据史书记载,宋朝有个叫司马樨的书生,在洛下梦一美人搴帷而歌,问其名,曰:西陵苏小小也。

问歌何曲

曰:《黄金缕》。

后五年,才仲以东坡荐举,为秦少章幕下官,因道其事。

少章异之,曰:“苏小之墓,今在西泠,何不酹酒吊之。

”才仲往寻其墓拜之。

是夜,梦与同寝,曰:妾愿酬矣。

自是幽昏三载,才仲亦卒于杭,葬小小墓侧。

苏小小家先世曾为东晋官,从江南姑苏流落到钱塘后靠祖产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这么个女儿,十分宠爱,因她长的娇小,所以叫小小。

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谢世,于是变卖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桥畔。

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山水之间。

因她玲珑秀美,气韵非常,在她的车后总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跟随。

没有父母的管束,苏小小也乐得和文人雅士们来往,常在她的小楼里以诗会友,她的门前总是车来车往,苏小小成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妓。

有一天苏小小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郁。

两人一见倾心,阮郁到苏小小家拜访,受到美人的礼遇,晚上便同榻而眠。

苏小小从此与阮郁形影不离,每日共同游山玩水。

可是阮郁的父亲听说他在钱塘整日与妓混在一起,非常生气,把他逼回了金陵(今南京)。

苏小小整日企盼,却不见情人回来,终于病倒了。

幸好她还不是爱钻牛角尖的人,一些可心的文雅公子进屋来,陪苏小小聊天,她渐渐恢复了车马盈门的往日生活。

在一个晴朗的秋天,在湖滨她见到一位模样酷似阮郁的人,却衣着俭朴,神情沮丧,闻讯后才知此人叫鲍仁,因盘缠不够而无法赶考。

她觉得此人气宇不凡,必能高中,于是主动提出为提供钱物上的帮助。

鲍仁感激不尽,满怀抱负地奔赴考场。

当时的上江观察使孟浪因公事来到钱塘,身为官员不好登苏小小之门,于是派人请她来府中,没想到苏小小架子很大,催了几次方来,孟浪决定难为她一下,于是指着庭外一株梅花让她做诗,苏小小从容不迫地信口吟出: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

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孟浪赞佩不已。

佳人薄命,苏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

这时鲍仁已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苏小小家,却赶上她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有诗云:“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

墓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叫“慕才亭”,据说是苏小小资助过的书生鲍仁所建。

[3] “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是苏小小的遗愿,山水之于小小,犹如小小之于我。

西泠桥畔的埋香之所,既了却了佳人遗愿,又为西湖山水增色。

喀纳斯湖的资料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莫测”。

它位于境内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

环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

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从地表或地下泻入。

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达180米左右。

是中国唯一的区系动植物保护分布区。

现在这里以湖为中心建立了保护区。

总面积达5588平方公里,保护区自上而下分别为冰川恒雪带、山地冻雪带、高山草甸带、山地草原带等,垂直分布。

  【动植物】  提到,就要提到它的很多惟一:这里是亚洲惟一的瑞士风光,是中国惟一和四国接壤的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惟一的北冰洋水系——最大支流布尔津河的发源地。

喀纳斯湖还是我国惟一的南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有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

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以及鱼类、昆虫类在此繁衍生息,更是生趣无限。

  喀纳斯湖是我国极其难得具有欧洲生态系统的区域,保护区内有植物798种,其中珍稀植物30种,动物39种,鸟类117种,鱼类7种,其中5种,二级13种,其它9种,昆虫真菌的新种记录不少60个。

  【湖边居民】  图瓦人亦称“土瓦”和“德瓦”、“库库门恰克”,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

有些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的士兵,逐渐繁衍至今。

而喀纳斯村中年长者说,他们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人属同一个民族。

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哈萨克语言相近。

在生活习惯上,图瓦人除欢度蒙古族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

图瓦人信仰佛教,丧葬方式为曲体入葬,图瓦人居住在阿勒泰喀纳斯湖图瓦村和白哈巴图瓦人村落。

喀纳斯湖与图瓦人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构成喀纳斯湖旅游区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

  【喀那斯令人叹为观止四大奇观】  一、 千米枯木长堤  在喀纳斯湖最北端的入湖口,有一条千米枯木长堤是喀纳斯湖奇观之一。

洪水时枯木长堤会飘起来,按理来说,这些枯木会向下游漂,但是多少年来,却奇怪的浮动逆流而上,长长地横列在喀纳斯湖的最上游6道湾。

据说有人把枯木扔到下游5道湾里,那枯木还是执着地回到老地方,与枯木长堤连为一体。

这是为什么呢

每当洪水季节,河水将上游大量的枯木携带漂入湖口,后因强劲的谷风在遇到喀纳斯湖南面的巨大山体后,风力变向将漂入湖水中的浮木推动着逆流上漂,日积月累逐步在湖口汇聚堆叠形成一条百余米宽、两千米长枯木纵横交错的 “千米枯木长堤”这一特殊的,这些枯木随着水的涨落而浮动  二、“湖怪”  喀纳斯湖另一奇观是湖中有巨型“湖怪”。

据当地图瓦人民间传说,喀纳斯湖中有巨大的怪兽,能喷雾行云,常常吞食岸边的牛羊马匹,这类传说,从古到今,绵延不短。

近年来,有众多的游客和科学考察人员从山顶亲眼观察到巨型大鱼,成群结队、掀波作浪、长达数十米的黑色物体在湖中慢游,一时间把“湖怪”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又为美丽的喀纳斯湖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1985年7月下旬,新疆大学动物学教授向礼陔率领的考察队在湖边工作时,突然发现数十条巨型鱼在湖面出现,两天后袁国映带领的新疆环境科学研究所的考察队也在“一览亭”上观察到了湖中的巨型鱼群,并摄得了许多照片和一段录相,从而开始了喀纳斯湖“湖怪”之谜的研究。

  喀纳斯湖的神秘大概和湖怪的传说有关。

据一些专家经过考察推断,所谓湖怪其实是那些喜欢成群结队活动的大红鱼。

这是一种生长在深冷湖水中的“长寿鱼”,其寿命最长可达200岁以上,而且行踪诡秘,没有经验的人是很难捕捉到它的。

当地的图瓦人并不相信这种说法,在他们的传说中,湖怪能吃掉整头牛。

但湖怪到底长什么样,谁也说不清。

他们的前辈还有过两次捕捉湖怪的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所以至今图瓦人不到湖里打鱼,也不在湖边放牧。

  至于“湖怪”与大红鱼(哲罗鲑)是不是一回事,至今还是个迷。

  喀纳斯湖水中生长哲罗鲑、细鳞鲑、江鳕、阿尔泰鲟、西伯利亚斜鳊等珍稀鱼类。

特别是著名的哲罗鲑,体长可达2~3m,重达几百公斤,因鱼体呈淡红色而被俗称大红鱼。

大红鱼是典型的淡水冷水性食肉性鱼类,性情十分凶猛,人们曾在6千克的鱼腹中发现过两只野鸭。

这种鱼可长得很大,1984年曾捕到一条重达38千克的大红鱼。

这样大的鱼在高纬度的高山湖泊中存在,在世界上实属罕见。

喀纳斯湖中巨型鱼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从事鱼类研究的科学家们的关注,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三、“云海佛光”  清晨登上山顶——观鱼亭,观赏日出景色,可见喀纳斯上空云海翻腾,雾涛升空,有时可看见如同峨眉山云海佛光那样的奇观。

充沛的降水,凉爽的气候,使喀纳斯湖区常常笼罩在朦胧雾雹之中,而高出云雾顶部的山峰,则成了观看佛光的理想地方。

  在8月份,每当雨后的清晨,喀纳斯山区谷地往往会被浓厚的云雾遮盖,只露出一座座 2000米以上的峰顶。

这时,若登上“一览亭”观赏日出景色,只见头顶碧蓝的晴空中,斜挂着一轮巨大的朝日,远近雪峰,在朝阳下反射出红红的光芒。

脚下的白色云海,浪涛般地随风翻滚,时而露出一块块一平如镜的蓝色湖面,时而又露出一片片绿色的林海。

那迎面而来的彩云,带着反射太阳的霞光,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使人目不暇接。

当上午9—10时左右,太阳升到一定角度时,在湖西山谷的云雾中,也就是与太阳的相对方向,便逐渐显现出一个半圆形的巨大的彩色光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俱备,鲜艳夺目,下部则没于云雾中。

随着云雾的浓淡变化,光环色泽也时深时浅,时明时暗。

这些山峰、亭子以及你的身影,在彩色光环环绕衬托之下,色彩绚丽,光彩夺目,给人以神佛欲显、飘飘欲仙的感觉。

佛光大约可以持续一刻钟左右,随着太阳的高和光线角度的变化便逐渐隐去,令人终生难忘。

喀纳斯湖是有名的“变色湖”。

一年之中,一季之中,一天之中都会有不同的色彩变化。

在观鱼亭上观察尤为明显。

  四、“变色湖”  喀纳斯湖另一奇观是变色,被称之为“变色湖”。

春夏时节,湖水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变换颜色。

从每年的4、5月间开化到11月冰雪封湖,湖水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5月的湖水,冰雪消融,湖水幽暗,呈青灰色;到了6月,湖水随周山的植物泛绿,呈浅绿或碧蓝色;7月以后为洪水期,上游白湖的白色湖水大量补给,由碧绿色变成微带蓝绿的乳白色;到了8月湖水受降雨的影响,呈现出墨绿色;进入9、10月,湖水的补给明显减少,周围的植物色彩斑斓,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光彩夺目。

关于变色湖的原因是季节变化所引起上游河水所含矿物成分多少的缘故;而与周围群山植物随季节变化的不同色彩倒映在湖中,以及阳光角度变化和不同季节的光和作用对湖水的影响也有一定关系。

其主要是喀纳斯湖水来源于友谊峰南坡的喀纳斯冰川,当冰川作用于周围由浅色花岗岩组成的山地时,冰川掘蚀携带的花岗岩岩块经挤压研磨成白色细粉末混合于冰层内,炎热的夏季夹带有白色细粉末的冰川融化,大量的呈乳白色的冰川融水和雨水进入喀纳斯河,流进阿克库勒的湖(白湖),阿克库勒湖的乳白色水再流向下游汇入喀纳斯湖,这就是喀纳斯湖在7—8月变为白色的原因。

每年12月份封冻后,喀纳斯湖又像一面白色的水晶镜,当地牧民用爬犁在湖面上运送物品或进行滑雪滑冰。

另外,在不同的天气、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喀纳斯,特殊的水质与天色和山色相互折射而产生不同的色彩。

由于喀纳斯湖被群山环抱,在高原蓝天白云的大背景下,湖水受阳光和云团的映射,又将周围的山色反射在湖中,湖水会随着天空云朵的变化和阳光下山色的明暗交替,变化万千,斑斓流彩。

  6月8日在新疆喀纳斯湖拍摄的“湖怪”踪迹。

  据新华社电 耗资150万元的新疆喀纳斯“湖怪”探秘活动预计在今年7月进行。

  喀纳斯湖是坐落在新疆阿尔泰山深处密林中的一个美丽、神秘的高山湖泊。

它不仅以景色秀美而著称,更因为湖中的“湖怪”而扬名天下。

6月7日至8日,在相距不到17个小时的时间里,喀纳斯“湖怪”两次出现在湖面上,当时有部分游客拍下了“湖怪”在水面游动的画面。

据目击者说,喀纳斯“湖怪”长度目测约10米左右。

  据了解,参加此次探秘“湖怪”的潜水队采用先进的美国设备,可超过喀纳斯湖的水深极限。

2004年7月,潜水队曾在喀纳斯湖进行过潜水试验,但下潜20米后就发现存在危险。

湖水大都为冰雪融水,接近深海水温,人体难以承受。

  新疆生态学会理事长、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国映认为,“湖怪”可能是哲罗鲑。

这一说法他在20年前目睹“湖怪”现身时就已认定。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院退休教授黄人鑫则认为,喀纳斯是否有“湖怪”不值得炒作,所谓的“湖怪”就是大红鱼,而喀纳斯湖属北冰洋水系的高山湖,大红鱼有可能生长得比较大,但到底有多大谁也不能乱说。

黄人鑫还告诉记者,21世纪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对许多未知事物都有了相当多的认识和理解,应该说是“无怪”可说了,他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

在洛阳今年春节带女朋友可以去哪里玩

桂林山水的广告词:1、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天下无双,桂林山水.2、世外桃源,清秀桂林。

3、山水看遍九十九,不如桂林走一走。

4、桂林山水甲天下。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