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圣经中经典的语句 要中英的 只有英文也行
1、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第1章) What has come into being in him was life, and the life was the light of all people. The light shines in the darkness, and the darkness did not o vercome it. John 1-4,5 这是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核心。
这里的光指的是耶稣基督,生命指的是永生--战胜死亡,获得真理。
2、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第7章) Enter through the narrow gate; for the gate is wide and the road is easy that leads to destruction, and there are many who take it. For the gate is narrow and the road is hard that leads to life, and there are few wh o find it. Matthew 7-13,14 这是耶稣登山宝训中最短的一段,但却是整个新教精神的核心。
对于清教徒而言,人生就意味着无尽艰险,就意味着走窄门。
3、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第1 3章)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love is not envious pr boastful or arroga nt or rude. It does not insist on its own way; it is not irritable or re sentful; it does not rejoice in wrongdoing, but rejoices in the truth. I t bears all things, hopes all things, endures all things. Love never end s. 基督教是爱的宗教,这就是使徒保罗对爱的诠释。
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因这段话而皈依基督教,可见爱是无可比的。
4、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
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
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
感谢上帝,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第15章) Where, O death, is your victory? Where, O death, is your sting? The stin g of death is sin, and. The power of sin is the law. But thanks be to Go d, who gives us the victory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使徒保罗用优美的语言阐明了基督教的脉络:原罪与堕落,牺牲与救赎,胜利与永生。
总体说来就是用爱战胜死亡。
5、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因为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上;百姓诚然是草。
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
(第40章) The grass withers, the flower fades, when the breath of the LORD blows u pon it; surely the people are grass. The grass withers, the flower fades ; but the word of our God will stand forever. 旧约的最大特点是信念。
这句话就是无比坚定的信念,既是相信上帝,又是相信作为上帝选民的自己。
以色列人的辉煌,大半缘自信念。
6、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在地上。
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上帝。
(第19章) For 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s, and that at the last he will stand up on the earth; and after my skin has been thus destroyed, then in my fles h I shall see God. 这是约伯的信念。
无论承受多么巨大的打击、多么绝望的境遇,都不可放弃希望、放弃信仰。
亨德尔为此句作的咏叹调也极为感人。
7、不可封了这书上的预言,因为日期近了。
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圣洁的,叫他仍旧圣洁。
(第22章) Do not seal up the words of the prophecy of this book, for the time is n ear. Let the evildoer still do evil, and the filthy still be filthy, and the righteous still do right, and the holy still be holy. 中有很多让人不能不动容的话,这句只是其中代表而已。
8、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
难道是患难吗
是困苦吗
是逼迫吗
是饥饿吗
是赤身露体吗
是危险吗
是刀剑吗
......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第8章) Who will separate us from the love of Christ? Will hardship, or distress , or persecution, or famine, or nakedness, or peril, or sword? No, in al l these things we are more than conquerors through him who loved us. 圣保罗真是无与伦比的传道者,他的讲道是如此气势磅礴且发人深省。
这段话继承了旧约的信心,增加了新约的爱,完美地体现了基督教精神。
9、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
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第1章) And I applied my mind to know wisdom and to know madness and folly. I pe rceived that this also is but a chasing after wind. For in much wisdom i s much vexation, and those who increase knowledge increase sorrow. ,传道者的话虽低沉消极,却又蕴涵着希望。
能够用来战胜愁烦和忧伤的,只有一件事:信仰。
10、哈利路亚
因为主我们的上帝,全能者作王了。
......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第11、19章) Hallelujah! For the Lord our God the Almighty reigns. The kingdom of the world has become the kingdom of our Lord and of his Messiah, and he wil l reign forever and ever.那是 一种美丽的信仰 觉得死者的灵魂啊 永远在我们的头上飞翔 1. doubting Thomas (怀疑的托马斯) 源自《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20章。
该篇讲到耶稣复活后出现在众人面前,十二门徒之一的托马斯没有亲眼见到,声称除非看到耶稣手上的钉痕,用手探入他的肋旁,否则不信他已复活。
后来人们用doubting Thomas指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
He's a real doubting Thomas - he simply wouldnn't believe I'd won the car until he saw it with his own eyes. 他是一个真正的怀疑主义者--在没有亲眼看到之前他就是不相信我赢得了那辆车。
2. the apple of the\\\/one's eye (眼睛中的瞳孔) 源自《圣经·旧约·诗篇》第17章,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孔。
)另《申命记》第32章也出现He kept him as the apple of his eye.(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孔。
)。
现译作掌上明珠,表示特别珍视的东西。
His youngest son was the apple of his eye. 他的小儿子是他的心肝宝贝。
3. an eye for an eye (以眼还眼) 在《圣经》中多次出现,如《圣经·旧约·申命记》的19篇,摩西受上帝之命,成为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人的领袖。
他发布法令:The punishment is to be a life for a life, 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 a hand for a hand and a foot for a foot.(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 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
汉语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即源于此,表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 feet of clay (泥足、致命的弱点) 典出《圣经·旧约·但以理书》第2章。
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梦到一泥足巨人,头是金的,胸臂是银的,腹股是铜的,被飞来的一块巨石砸碎了脚,整个巨人顿时瓦解。
希伯来先知但以理释梦称这预示着国家要分裂。
现多用来指伟人不为人知的弱点或致命的弱点。
When the coach was arrested for drunken driving, the students realized that their hero had feet of clay. 当教练酒后驾驶被拘留,学生们才意识到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有致命的弱点。
5. clean hands (洁净的手) 源自《圣经·旧约·约伯记》第17章。
He that hath clean hands shall be stronger and stronger.(手洁的人将会愈益有力。
)。
现多与come out with, with 或have 等词连用,表示廉洁、清白。
He retired from office with clean hands. 他退休时两袖清风。
John grew up in a bad neighborhood, but he grew up with clean hands.约翰在不良的环境中成长,却出淤泥而不染。
6. as one man (一致地) 这是英语中最古老的成语之一,源自《圣经·旧约·士师记》第20章。
So all the people got them up as one man.(所有人都团结起来如同一个人。
。
现仍表示(全体)一致地。
The teaching staff speak as one man on this issue. 在这个问题上全体教员意见一致。
7. old Adam (老亚当) 源自《圣经·旧约·士师记》第2、3章。
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男人,取名为亚当(Adam),后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
现用old Adam来指本性的罪恶。
One's real enemy is the old Adam. 人的真正敌人是本性之恶。
因为亚当非女人所生,所以没有肚脐,是最容易辨认的人,因此not know somebody from Adam就表示完全不认识某人。
Mrs. Smith is a friend of mine, but I don't know her husband from Adam.史密斯太太是我的朋友,但我完全不认识她丈夫。
8. chapter and verse(引文的确实之处,确切依据) 本习语并非出自《圣经》,其来源却与《圣经》有关。
16世纪时,《圣经》在原先分卷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章(chapter)、节(verse),这就为人们在引用《圣经》时标出确切出处提供了方便。
现多与give连用,表示详细地或精确地。
She failed to give chapter and verse for her charge that he had taken brides. 她指控他受贿,却没能提供确凿的证据。
这里所列举的几个例子都是英美国家的人在日常交流中广泛使用的,但对于英语中数以千计的《圣经》习语来说只是沧海一粟。
学习英语的人多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多明白一些习语的出处典故,可以更好地帮助记忆,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发现其中的迷人之处。
关于圣经中的经典语句
最好是中英文的
19:1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
The heavens declare the glory of God; and the firmament sheweth his handywork. 19:2 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
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
Day unto day uttereth speech, and night unto night sheweth knowledge. 19:3 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
There is no speech nor language, where their voice is not heard. 19:4 他的量带通遍天下,他的言语传到地极。
神在其间为太阳安设帐幕。
Their line is gone out through all the earth, and their words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In them hath he set a tabernacle for the sun, 19:5 太阳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欢然奔路。
Which is as a bridegroom coming out of his chamber, and rejoiceth as a strong man to run a race. 19:6 他从天这边出来,绕到天那边。
没有一物被隐藏不得他的热气。
His going forth is from the end of the heaven, and his circuit unto the ends of it: and there is nothing hid from the heat thereof. 19:7 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
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
The law of the LORD is perfect, converting the soul: the testimony of the LORD is sure, making wise the simple. 19:8 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心。
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
The statutes of the LORD are right, rejoicing the heart: the commandment of the LORD is pure, enlightening the eyes. 19:9 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
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
The fear of the LORD is clean, enduring for ever: the judgments of the LORD are true and righteous altogether. 19:10 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
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
More to be desired are they than gold, yea, than much fine gold: sweeter also than honey and the honeycomb. 19:11 况且你的仆人因此受警戒。
守着这些便有大赏。
Moreover by them is thy servant warned: and in keeping of them there is great reward. 19:12 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
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
Who can understand his errors? cleanse thou me from secret faults. 19:13 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
不容这罪辖制我。
我便完全,免犯大罪。
Keep back thy servant also from presumptuous sins; let them not have dominion over me: then shall I be upright, and I shall be innocent from the great transgression. 19:14 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阿,愿我口中的言语,心中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
Let the words of my mouth, and the meditation of my heart, be acceptable in thy sight, O LORD, my strength, and my redeemer.
路西法的爱人是加百列还是莉莉丝
路加福音17章全文路17:1 耶稣又对门徒说:“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
路17:2 就是把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丢在海里,还强如他把这小子里的一个绊倒了。
路17:3 你们要谨慎
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
路17:4 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转,说:‘我懊悔了’,你总要饶恕他。
”路17:5 使徒对主说:“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
”路17:6 主说:“你们若有信心象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要拔起根来,栽在海里’,它也必听从你们。
路17:7 你们谁有仆人耕地或是放羊,从田里回来,就对他说:‘你快来坐下吃饭’呢
路17:8 岂不对他说:‘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吗
路17:9 仆人照所吩咐的去做,主人还谢谢他吗
路17:10 这样,你们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做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
’”路17:11 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
路17:12 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疯的,迎面而来,远远的站着,路17:13 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
”路17:14 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
”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
路17:15 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上帝,路17:16 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
路17:17 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
那九个在哪里呢
路17:18 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上帝吗
”路17:19 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
你的信救了你了。
”路17:20 法利赛人问:“上帝的国几时来到
”耶稣回答说:“上帝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
路17:21 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
看哪,在那里
’因为上帝的国就在你们心里(心里:或作中间)。
”路17:22 他又对门徒说:“日子将到,你们巴不得看见人子的一个日子,却不得看见。
路17:23 人将要对你们说:‘看哪,在那里
看哪,在这里
’你们不要出去,也不要跟随他们
路17:24 因为人子在他降临的日子,好象闪电从天这边一闪直照到天那边。
路17:25 只是他必须先受许多苦,又被这世代弃绝。
路17:26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
路17:27 那时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洪水就来,把他们全都灭了。
路17:28 又好象罗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买又卖,又耕种又盖造。
路17:29 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把他们全都灭了。
路17:30 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
路17:31 当那日,人在房上,器具在屋里,不要下来拿;人在田里,也不要回家。
路17:32 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
路17:33 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丧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
路17:34 我对你们说,当那一夜,两个人在一个床上,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路17:35 两个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有古卷在此有路17:36 两个人在田里,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路17:37 门徒说:“主啊,在哪里有这事呢
”耶稣说:“尸首在哪里,鹰也必聚在那里。
”宽恕的语言创18:24 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
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
创18:26 耶和华说:“我若在所多玛城里见有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的众人。
”尼9:17 不肯顺从,也不记念你在他们中间所行的奇事,竟硬着颈项,居心背逆,自立首领,要回他们为奴之地。
但你是乐意饶恕人,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慈爱的上帝,并不丢弃他们。
诗86:5 主啊,你本为良善,乐意饶恕人,有丰盛的慈爱赐给凡求告你的人。
弥7:18 上帝啊,有何神象你,赦免罪孽,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
太6:14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5 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太18:35 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可11:25 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路6:37 “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饶恕:原文作释放);路17:3 你们要谨慎
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
路17:4 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转,说:‘我懊悔了’,你总要饶恕他。
”弗4:32 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西3:13 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
圣经中的雅歌主要说明什么
1, 来13:5 你们存可贪爱钱财。
要己所有的为足。
因为主曾我总不撇下你,丢弃你。
2, 太6:25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
为身体忧虑穿什么。
生命不胜于饮食吗
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太6:26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
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太6:27 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
(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太6:28 何必为衣裳忧虑呢
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
太6:29 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太6:30 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太6:31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
喝什么
穿什么
太6:32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
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太6:33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
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太6:34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
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
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3, 提前6:7 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
提前6:8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提前6:9 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
提前6:10 贪财是万恶之根。
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4. 加5:26 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
什么是文明
本释义 (1) [civilization; culture]∶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精富,如文学、艺术、教科学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例句: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2) [civilized]∶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3) [modern]∶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例句:文明戏 (4) [bright]∶光明,有文采 例句:天下文明 来源 《文心雕龙》:“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古人认为万物自有天地之道,人能够靠自己的内心去感知这个世界。
当内心有所感悟的时候就想表达,于是有了语言。
当语言有了之后,文字、文章也就出现了。
所以“文明”可以表示为人类对于外界感知的一种沉积。
或为具体的,或为抽象的。
详细解释 1.文采光明。
《易·乾》:“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 孔颖达 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泰阶既平,洪水既清,大人在上,区宇文明。
” 唐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
”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
掩映几筵,文明可掬。
” 清钮琇《觚賸·石言》:“予既喜身亲古人未言之见闻,复重慨夫文明之璞一旦割裂而出,天地真蕴,山川元气,渐至竭耗。
” 2.指文采。
与“质朴”相对。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青囊,所以盛印也。
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
非奏劾日,则以青缯为囊,盛印於后也。
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缯。
” 3.谓文德辉耀。
《书·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
” 孔颖达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宋书·律历志上》:“是以君子反情以和志,广乐以成教,故能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主上文明,吾辈苟以观书得罪,不犹愈他咎乎
” 元耶律楚材《继宋德懋韵》之一:“圣人开运亿斯年,睿智文明禀自天。
” 4.谓文治教化。
前蜀杜光庭《贺黄云表》:“柔远俗以文明,慑凶奴以武略。
” 宋司马光《呈范景仁》诗:“朝家文明所及远,於今台阁尤蝉联。
” 元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二》:“想见先朝文明之盛,为之慨然。
” 5.文教昌明。
汉焦赣《易林·节之颐》:“文明之世,销锋铸镝。
” 前蜀贯休 《寄怀楚和尚》诗:“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
” 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抱经济之奇才,当文明之盛世。
”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 中国 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
” 6.犹明察。
《易·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 文王以之。
”《后汉书·邓禹传》:“ 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
”《新唐书·陆亘传》:“ 亘 文明严重,所到以善政称。
” 7.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文化的状态。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若因好句不来,遂以俚词塞责,则走入荒芜一路,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
” 清秋瑾《愤时迭前韵》:“文明种子已萌芽,好振精神爱岁华。
” 老舍《茶馆》第二幕:“这儿现在改了良,文明啦
” 8.新的,现代的。
《老残游记》第一回:“这等人……只是用几句文明的词头骗几个钱用用罢了。
” 9.合于人道。
郭孝威《福建光复记》:“所有俘虏,我军仍以文明对待,拘留数时,即遣归家。
” 文明含义 文明:文化进程里恩怨游戏的终结就是文明。
感觉、思维、意识、观念、主观、理性、真理、证据,这是文明进程。
理性是真理的灵魂,真理是文明的胚胎,文明是科学的丰碑。
《博弈圣经》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
它的含义有时与文化相同(但在考古学和人类学里,文明和文化有截然不同的含义)。
文明经常与城市有很密切的联系。
文明一词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义。
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易·干·文言》)。
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
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汇有含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
文化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某种文明,但是没有文化并不意味「野蛮」。
汉语的文明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
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19世纪之前西方对文明的定义比较狭隘,认为生产方式先进,知识丰富就代表文明,而生产能力低下,礼仪不合西方的定义就是野蛮,所以当对非洲和美洲进行侵略的时候总是定义为文明战胜了野蛮,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其实是真正的野蛮。
到了现代西方才逐渐认识到这种对文明的定义是错误的。
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
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
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
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社会文明 社会文明,从简单点的层次理解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逻辑,这种逻辑包括理解生活的基本方式,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运作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
上述三个要素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整体,这就是社会文明。
文明与先进落后没有关系,不能说城市了就是文明,乡村了就是野蛮
历史文化 1.文明的出现 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
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
现在一般认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那里出现的。
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
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1.1古代文明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这段时期,就称做是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文明基本都以河流及流域为发源地。
不同的时期往往由不同的文明占据,以地域环境大致分为: 两河文明:发源于亚洲底格里斯河(Tigris)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文明。
两河文明也是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文明,其文明形成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正式形成于约公元前3500年。
当时生活在两河流域的是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
之后陆续有闪米特人、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相继入侵。
两河流域继苏美尔人之后最伟大的文明就是由闪米特人汉穆拉比建立的巴比伦。
尼罗河文明:发源于非洲尼罗河(Nile)流域,又称古埃及文明,其历史也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
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开始了史称的埃及王朝时期,也就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正式开始。
印度河文明:发源于亚洲印度河与恒河(Ganges)流域。
文明的开始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最终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
夏文明:发源于亚洲黄河流域的夏文明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爱琴文明:发源于希腊爱琴海地区,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米诺斯文明发源于欧洲地中海的克里特岛(Crete),又称克里特文明,后被麦锡尼文明所取代。
奥尔梅克文明:发源于中美洲,形成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
1.2古典时期的文明 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500年这段时期,许多文明进入繁盛时期,通常也被称做古典时期。
中华文明在大约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春秋战国时代)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在大约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汉王朝时期,帝国达到鼎盛。
古希腊文明在大约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达到鼎盛,创造了灿烂的古希腊文化。
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被传到整个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
古罗马文明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间达到辉煌,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帝国。
印度文明最繁盛的时期是公元前三世纪前后的孔雀王朝和公元四世纪前后的笈多王朝。
玛雅文明的辉煌时期在大约公元前200年到公元900年间。
1.3失落的文明 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些只是传说中的文明,但依然有很多相信者。
姆大陆文明 亚特兰蒂斯大陆文明 2.关于文明出现的理论 文明是怎样出现的
这对于哲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是很吸引人的课题,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理论来阐述各自的观点。
大部分的观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央集权的出现是文明存在的起点。
因而研究中央集权的出现成为了一个焦点。
但是所有的理论都还不能解释所有文明的起源,它只能适用于部分的文明。
灌溉系统(或者称为水利系统) 卡尔·威特福格尔使这一理论的最有力的支持者。
这种理论认为新石器时代的农民认识到洪涝灾害虽然会毁坏庄稼,但是也能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
因此开始修建水坝。
然后用来灌溉农田。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便开始出现了专门负责管理灌溉系统的人。
通过这种灌溉系统的集中管理,逐渐发展出最初的统治阶层,文明由此产生。
但是反对意见认为,当时一些兴盛的城市,其灌溉规模很小;如果由国家管理灌溉,考古发掘的资料应该会更多,而实际情况相反。
而且文献中记载,当时的灌溉系统是有神庙管理,而不是政府机构。
也有观点说,灌溉工程是文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起因。
人格教育 当代人学家,文明学的奠基人张荣寰2001年6月首次提出文明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上升直接导致文明的出现,文明是血缘、种族融合与信仰探索的发展结果,人类文明更高的层次应当是在全人类在建设“人格及其生态修养的实践工程”中:将一个科学的人类学、一个哲学的人类学、一个神学的人类学来求出人存在的某一层面“个性和共性”关系的成果,即更高质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层次、在历史性层次、在社会性层次、在自我性层次予以贯通后,产生人类共同体文化的结果。
文明社会和文明存在是循环的,是循环的生命群体存在,并在人类共同体文化的基础上达到顶峰。
文明社会一直在发展中走向人类社会的高级趋势,是自然与人类、物性与人性、神与人共通、共一、共荣、共生的发展;是人类幸福(高级文明)只能是人格社会的产物;是新人格,是新生态和谐共进的结果。
应当以文明学的研究及其应用来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信仰之间、人类之间、人及其环境之间等等发生的所有不幸,因此,必须从人自身及其生态的上升与和谐入手,实现人类文艺复兴与人类共同体是迈向人类更高文明的必由之路。
贸易网络 有种理论认为贸易在文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在生态多样化的地区,要获得稀少的资源,就需要贸易机构来组织贸易,这样就需要某种中央集权的形式。
但是这种理论对于某些文明是正确的,对于另外一些文明却不正确。
环境与社会的限制 这是罗伯特·卡内罗提出的一种理论。
认为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山脉、海洋对人类的阻隔,才产生了文明。
由于人口增长而没有扩张的余地,从而开始争夺稀少的资源。
这样就导致在内部出现了阶级,其中由统治者控制稀少的资源。
对于外部就有了扩张的需要,这些都需要有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来严密组织。
宗教信仰 这种理论认为宗教信仰对于文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文明所带来的问题 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比如卫生问题。
还有传染病的问题。
此外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以及文明内部的斗争使战争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在文明内部则还有一个阶级之间的冲突问题。
关于文明的名人名言 文明时代是学会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
——恩格斯 道德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度服务的。
——列 宁 爱护公有财产,就是共产主义的特征。
——加里宁 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
——幸田露伴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罗斯金(英国) 文明的历史是人类得到缓慢而痛苦的解放的历史。
——英格索尔 万物之中,文明是最脆弱的,任何高度的文明都经不起它所面临的多重危险的威胁。
——亨·哈·埃利斯 明日的文明,始于今日的奉献。
这次战争我们用核子,那么下次我们只能用棍子 --爱因斯坦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爱默生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 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莎士比亚 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
——巴特勒 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
——爱默生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卢梭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知耻近乎勇。
—— 孔子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子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 萨迪 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 孟德斯鸠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松苏内吉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孟德斯鸠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 冈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