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含有金字的成语和格言

含有金字的成语和格言

时间:2017-05-01 06:13

用古诗词中带金字的名言

雁门太守行朝代:唐代作者: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金字开头的经典名言

ān guó níng jiā 安国宁家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566 ài guó rú jiā 爱国如家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 550 āi jiā āi hù 挨家挨户 .... 443 ān jiā luò hù 安家落户 .... 618 ān jiā lì yè 安家立业 .... 585 bā chù bǎi jiā 罢黜百家 :“孝.... 338 bǎi jiā zhēng míng 百家争鸣 “凡诸子.... 467 bàn lù chū jiā 半路出家 明·吴承恩第三.... 250 guó ěr wàng jiā 国尔忘家 :“则为.... 161 jiā xué yuān yuán 家学渊源 :“式少.... 600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 家丑不可外扬 宋·释普济:.... 163 jiā cháng lǐ duǎn 家长里短 .... 237 jiā dào cōng róng 家道从容 .... 289 huǐ jiā shū nàn 毁家纾难 :“.... 664 jiā cháng biàn fàn 家常便饭 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论.... 227 bái shǒu qǐ jiā 白手起家 《朱子语类》卷一0七:“.... 499 chéng jiā lì yiè 成家立业 宋·吴自牧《梦梁录·恤贫.... 245 chèn jiā yǒu wú 称家有无 《礼记·檀弓上》:“子游.... 145 chěng yī jiān yán 成一家言 :“每.... 400 dà fāng zhī jiā 大方之家 :“吾长见.... 737 dú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 288 dà jiā fēng fàn 大家风范 .... 293 dà jiā guī xiù 大家闺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 258 dǎ jiā jié shè 打家劫舍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 118 gào lǎo huán jiā 告老还家 .... 117 duì tóu yuān jiā 对头冤家 清·曹雪芹第八.... 128 fǎ jiā bì shì 法家拂士 《孟子·告子下》:“入则.... 176 fú jiā fàn zhái 浮家泛宅 《新唐书·张志和传》:“.... 152 guó chóu jiā hèn 国仇家恨 .... 122 gǎi huàn jiā mén 改换家门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 91 guó jiā dòng liáng 国家栋梁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 141 gū jiā guǎ rén 孤家寡人 《礼记·玉藻》:“凡自称.... 196 guó pò jiā wáng 国破家亡 金·元好问《送仲希兼简大.... 102 jiā pín qīn lǎo 家贫亲老 .... 118 jiā pò rén wáng 家破人亡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153 jiā pín rú xǐ 家贫如洗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 110 jiā tú sì bì 家徒四壁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586 huān xǐ yuān jiā 欢喜冤家 元·童童学士《新水令·念.... 196 jiā dào zhōng luò 家道中落 .... 161 jiā fān zhái luàn 家翻宅乱 .... 105 rén jǐ jiā zú 人给家足 《史记·太史公自序》:“.... 180 jiā jiā hù hù 家家户户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 136 jiā jiàn hù shuō 家见户说 《后汉书·赵典传》:“天.... 116 jiā jǐ mín zú 家给民足 《淮南子·本经训》:“衣.... 103 jiā jǐ rén zú 家给人足 《淮南子·本经训》:“衣.... 219 jiā jī yě wù 家鸡野鹜 晋·何法盛《晋中兴书》卷.... 158 jiā jī yé zhì 家鸡野雉 晋·何法盛《晋中兴书》第.... 151 jiǔ liú shí jiā 九流十家 汉·刘安《七略·诸子略》.... 387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诗:“烽.... 235 jiā wú dàn shí 家无儋石 《汉书·扬雄传上》:“家.... 212 家败人亡 家庭破产,人口死亡。

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家藏户有 指家家都有。

家长礼短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同“家长里短”。

家长里短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家常便饭 指家中日常的饭食。

也比喻常见的事情。

家常茶饭 家庭中的日常饮食。

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家常里短 犹家长里短。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家成业就 指有了家产。

家丑不可外谈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同“家丑不可外扬”。

家丑不可外扬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家传户诵 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家传户颂 家家户户传习颂读。

同“家传户诵”。

家传人诵 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家道从容 指家庭生活条件充裕。

家道消乏 家道:家境,家庭经济情况。

消乏:贫困,空乏。

家境贫寒,经济空乏。

家道小康 家道:家境;小康:中等水平。

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家道中落 家业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家翻宅乱 家中上下不得安宁。

形容在家里喧哗吵闹。

家烦宅乱 家中上下不得安宁。

形容在家里喧哗吵闹。

家反宅乱 形容在家里喧哗吵闹。

同“家烦宅乱”。

家给民足 给:丰足,富裕。

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家给人足 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家鸡野鹜 晋人庾翼以家鸡喻自己的书法,以野雉喻王羲之的书法。

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

也比喻人喜爱新奇,而厌弃平常的事物。

家鸡野雉 雉:野鸡。

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以示贱近与贵远。

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

家骥人璧 喻指优秀人才。

家家户户 每家每户。

指所有的人家。

家见户说 每家每户都知道。

家累千金 指家中极富财产。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家贫亲老 家里贫穷,父母年老。

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

家贫如洗 家里穷得象水冲洗过一样。

形容极度贫穷。

家破人离 犹家破人亡。

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家破人亡 家庭破产,人口死亡。

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家破身亡 家庭毁灭,自身死亡。

家散人亡 家庭破产,家人死散。

同“家破人亡”。

家书抵万金 比喻家信的珍贵。

家徒壁立 徒:只,仅仅。

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家徒四壁 徒:只,仅仅。

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家亡国破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家无常礼 指家人之间平居不必拘礼。

家无担石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担。

形容家里没有存粮。

比喻家境困难。

家无儋石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

形容家里没有存粮。

比喻家境困难。

家无斗储 家里的粮食储备不足一斗。

形容生活窘迫。

家无二主 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家弦户诵 家家都不断歌诵。

形容有功德的人,人人怀念。

也形容诗文流传很广。

家学渊源 家学:家中世代相传的学问;渊源:原指水源,比喻事情的本源。

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家殷人足 家家富裕,人人丰足。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敝帚:破扫帚;享:供奉。

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

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

有时用于自谦。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弊帚:破扫帚;享:供奉。

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

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

有时用于自谦。

家谕户晓 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同“家喻户晓”。

家喻户习 家家通晓,户户熟悉。

家喻户晓 喻:明白;晓:知道。

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家贼难防 家里人作贼难以防范。

比喻隐藏在内部的坏人不容易防范。

家至户察 到每家每户去察看。

家至户到 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家至户晓 晓:告知。

到每家每户宣传,使每家每户都知道。

家至人说 传到每一家,人人都知道。

求成语格言

1,错错是一个汉字,读音cuò,意思是指问题有误,不正确,杂乱,错落,盘根错节。

例如:错误,大错特错,在《康熙字典》、《戌集上》、《金字部》·等书籍中有记载。

2,钦钦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qīn。

封建时代做敬词使用,亦作姓氏使用。

钦有叹息、钦佩等意思。

可作形容词、名词、动词。

3,铺铺是一个汉字,读音为pū、pù。

形声,从金,甫声。

本义:衔门环的底座。

又称“铺首”。

铺可作动词,名词,或量词。

4,锦锦,读作jǐn。

是一个汉字。

本意是中国汉字信息指丝织品,原意为精致丝织品,多有美丽图案。

也泛指比喻色彩鲜艳华美的。

5,镜镜,中国汉语汉字。

本义是照形取影的器具,如今多指眼镜或其他光学用器具;亦有明净、照、明察、借鉴之意。

镜,也作姓氏,镜氏,是一个少见的姓氏。

含有石金的四字成语

1、唇亡齿寒。

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

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

2、竭泽而渔。

违背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事物前后相继发展过程的长远利益。

又如,“杀鸡取蛋”、“毁林种田”等,同属此类。

3、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这是说全局与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

局部离不开整体,否则,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所以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着眼整体、顾全大局。

又如,“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等,同属此理。

4、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这是说全局与局部不可分割,既要顾全大局,也不可忽视局部联系对整体的影响作用。

否则,往往因局部的失败而酿成全局的失败。

又如,“一只老鼠害了一锅粥“也是这个意思。

5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无因之果;事物只在不断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6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事物的运动、变化、 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必定能战胜旧事物。

8看相知命。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把两种互不相干的事情强拉硬扯在一起,臆造出一种“联系“。

又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彗星,不祥之照”等,同属此类。

9、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这是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又如,“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以及韩非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都包含了发展的观点。

10、故步自封。

违背了发展的观点。

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

又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及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都属于静止的观点。

11 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 12、水滴石穿。

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

又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同属一理。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说明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中,要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权衡利害。

有益的事,应持之以恒,促使它的质变;有害的事,应防微杜渐,阻止它的转化。

14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会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15、适可而止。

体现了适度的原则。

由于两便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这就是掌握尺寸,坚持适度。

又如,“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都说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

1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说明新事物虽然开始比较弱小,但它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所以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也是比喻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说明事物遗传中的一种必然联系,即规律性。

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又如,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也是说明这个道理。

1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即外因(外部联系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又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出高徒”、“哥们义气害死人”等都说明了外因的作用。

19、师傅引入门,学艺在个人。

说明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外因作用再大,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否则,再高手艺的匠人也“朽木难雕”。

1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是有其规律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20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

22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地玩弄概念的诡辩论。

23画龙点睛:做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2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2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6凿壁偷光: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

27舍本求未: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2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29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30胸有成竹:认识了事物的规律,就会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31邯郸学步:共性的东西可以借鉴,但不可不顾个性,一味模仿,生搬硬套。

3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物开始比较弱小,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能战胜旧事物。

33教学相长: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

3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否则就弄不清事物的性质,得出错误的结论。

3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们任何时侯都不能忘记的。

36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37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8防微杜渐: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39好事多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定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4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是没有的。

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途是光明的。

43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对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两点论。

4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4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坚持两分法,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4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47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48、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说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在规律的指导下,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49、相反相成 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矛盾。

又如,“相辅相成”与此同理。

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原理。

即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又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2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23、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

又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同属此类。

24、对症下药。

符合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万物无相异”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25、对牛弹琴。

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又如,“张冠李戴”、“照办照抄”、“一刀切”、“一风吹”等同属此类。

26、画龙点睛。

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

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27、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

比喻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因为次要矛盾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又如,“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等亦属同理。

28、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违背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

不分主次,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

又如,“眉毛胡子一把抓”,亦属此类。

29、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

同志常常以此来比喻成绩与错误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

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所决定,所以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

30、本末倒置。

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

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31、抓好典型,兼顾一般。

符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实际工作中既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和关键。

又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等都是这一道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