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胜鸟”的寓意是什么
珍稀动物: 虎 狮 金钱豹 貘 高鼻羚羊 叉角羚 羱羊 盘羊 霍加狓 狍 白唇鹿 驼鹿 马鹿 水鹿 梅花鹿 赤鹿 麋鹿 驯鹿 长颈鹿 大象 骆驼 犀牛 河马 斑马 野马 野驴 野牛 野牦牛 麝牛 猩猩 大猩猩 黑猩猩 长臂猿 狒狒 婴猴 卷尾猴 秃顶猴 夜猴 松鼠猴 蜘蛛猴 赤猴 日本猴 猕猴 指猴 环尾狐猴 疣猴 懒猴 长尾叶猴 金丝猴 长鼻猴 山魈 树熊猴 跗猴 金狮狨 树懒 白熊 棕熊 黑熊 浣熊 树袋熊 雪免 狐 鸭嘴兽 针鼹 食蚁兽 土豚 穿山甲 犰狳 大熊猫 小熊猫 猞猁 大袋鼠 红松鼠 土拨鼠 獴 树鼩 水獭 海豚 象海豹 海象 儒艮 鹤鸵 塔卡鸟 鸵鸟 翠鸟 琴鸟 犀鸟 天堂鸟 椋鸟 蜂鸟 企鹅 朱鹭 白鹭 火烈鸟 食猴鹫 孔雀 丹顶鹤 军舰鸟 鵟 鸢 海雕 信天翁 鲣鸟 鹈鹕 鸬鹚 鸊鷉 燕鸥 天鹅 太阳鸟 织巢鸟 仓鸮 长耳鸮 雪鸮 游隼 黑鹳 白鹳 蓝鹇 白鹇 虹雉 角雉 几维 赤颈鹤 粉红琵鹭 黑面琵鹭 秋沙鸭 鸳鸯 鹦鹉 交喙鸟 戴胜 绣眼鸟 金翅雀 松雀 黄鹂 百灵 雷鸟 巨嘴鸟 夜鹰 咬鹃 毒箭蛙 飞蛙 避役 云豹 雪豹 珍稀植物: 1 荷叶铁线蕨 2 原始观音座莲 3 对开蕨 4 光叶蕨 5 桫椤 6 笔筒树 7 玉龙蕨 8 狭叶瓶尔小草 9 宽叶水韭 10 中华水韭 11 鹿角蕨 12 扇蕨 13 中国蕨 14 海南粗榧 15 篦子三尖杉 16 翠柏 17 红桧 18 岷江柏木 19 巨柏 20 福建柏 21 朝鲜崖柏 22 叉叶苏铁 23 攀枝花苏铁 24 篦齿苏铁 25 台湾苏铁 26 银杏 27 百山祖冷杉 28 秦岭冷杉 29 梵净山冷杉 30 长苞冷杉 31 西伯利亚冷杉 32 元宝山冷杉 33 资源冷杉 34 银杉 35 黄枝油杉 36 油杉 37 海南油杉 38 旱地油杉 39 太白红杉 40 四川红杉 41 白皮云杉 42 麦吊云杉 43 大果青扦 44 西伯利亚云杉 45 长叶云杉 46 大别山五针松 47 华南五针松 48 雅加松 49 喜马拉雅长叶松 50 喜马拉雅红松 51 樟子松 52 长白松 53 兴凯湖松 54 毛枝五针松 55 金钱松 56 短叶黄杉 57 澜沧黄杉 58 华东黄杉 59 黄杉 60 南方铁杉 61 丽江铁杉 62 长苞铁杉 63 陆均松 64 海南罗汉松 65 长叶竹柏 66 鸡毛松 67 穗花杉 68 云南穗花杉 69 白豆杉 70 喜马拉雅红豆杉 71 长叶榧树 72 云南榧树 73 德昌杉木 74 水松 75 水杉 76 秃杉 77 梓叶槭 78 庙台槭 79 羊角槭 80 云南金钱槭 81 金钱槭 82 林生杧果 83 蕉木 84 囊瓣木 85 刺五加 86 马蹄参 87 多室八角金盘 88 刺参 89 人参 90 姜状三七 91 八角莲 92 桃儿七 93 盐桦 94 普陀鹅耳枥 95 华榛 96 天目铁木 97 伯乐树 98 夏蜡梅 99 七子花 100 猬实 101 裸果木 102 金铁锁 103 膝柄木 104 十齿花 105 永瓣藤 106 连香树 107 梭梭 108 白梭梭 109 半日花 110 榆绿木 111 萼翅藤 112 红榄李 113 千果榄仁 114 小花异裂菊 115 白菊木 116 栌菊木 117 雪莲 118 革苞菊 119 隐翼 120 四数木 121 盈江龙脑香 122 狭叶坡垒 123 无翼坡垒 124 坡垒 125 毛叶坡垒 126 望天树 127 云南娑罗 128 青皮 129 广西青梅 130 版纳青梅 131 翅果油树 132 岩高兰 133 松毛翠 134 牛皮杜鹃 135 蓝果杜鹃 136 棕背杜鹃 137 似血杜鹃 138 和蔼杜鹃 139 大树杜鹃 140 大王杜鹃 141 硫黄杜鹃 142 杜仲 143 肥牛树 144 蝴蝶果 145 海南巴豆 146 东京桐 147 华南锥 148 吊皮锥 149 大果青冈 150 台湾水青冈 151 三棱栎 152 光叶天料木 153 海南大风子 154 大叶龙角 155 瓣鳞花 156 短穗竹 157 药用野生稻 158 普通野生稻 159 筇竹 160 金丝李 161 山铜材 162 长柄双花木 163 半枫荷 164 山白树 165 四药门花 166 云南七叶树 167 海菜花 168 喙核桃 169 核桃楸 170 核桃 171 油丹 172 普陀樟 173 银叶桂 174 沉水樟 175 天目木姜子 176 五桠果叶木姜子 177 思茅木姜子 178 舟山新木姜子 179 闽楠 180 浙江楠 181 滇楠 182 楠木 183 顶果木 184 沙冬青 185 矮沙冬青 186 黄芪 187 版纳黑檀 188 降香黄檀 189 格木 190 胡豆莲 191 绒毛皂荚 192 野大豆 193 红豆树 194 缘毛红豆 195 任木 196 剑叶龙血树 197 平贝母 198 新疆贝母 199 延龄草 200 粘木 201 云南紫薇 202 长蕊木兰 203 地枫皮 204 鹅掌楸 205 天目木兰 206 黄山木兰 207 大叶木兰 208 厚朴 209 长喙厚朴 210 小花木兰 211 圆叶玉兰 212 西康玉兰 213 宝华玉兰 214 香木莲 215 大果木莲 216 红花木莲 217 大叶木莲 218 巴东木莲 219 华盖木 220 香籽含笑 221 峨嵋含笑 222 乐东拟单性木兰 223 云南拟单性木兰 224 合果木 225 水青树 226 观光木 227 粗枝木楝 228 红椿 229 藤枣 230 见血封喉 231 滇波罗蜜 232 兰花蕉 233 琴叶风吹楠 234 滇南风吹楠 235 云南肉豆蔻 236 珙桐 237 毛叶紫树 238 合柱金莲木 239 蒜头果 240 水曲柳 241 羽叶丁香 242 南湖柳叶菜 243 无喙兰 244 双蕊兰 245 独花兰 246 黑节章 247 天麻 248 台湾蝶兰 249 金佛山兰 250 草苁蓉 251 肉苁蓉 252 棕 253 琼棕 254 水椰 255 龙棕 256 巨花远志 257 瑞丽山龙眼 258 假山龙眼 259 台湾帽蕊草 260 短柄乌头 261 星叶草 262 短萼黄连 263 峨嵋黄连 264 云南黄连 265 独叶草 266 黄牡丹 267 紫斑牡丹 268 四川牡丹 269 小勾儿茶 270 锯叶竹节树 271 山红树 272 马尾树 273 山楂海棠 274 峨嵋山莓草 275 新疆野苹果 276 锡金海棠 277 绵刺 278 蒙古扁桃 279 香水月季 280 玫瑰 281 黄山花楸 282 太行花 283 绣球茜 284 异形玉叶金花 285 香果树 286 巴戟天 287 黄檗 288 钻天柳 289 胡杨 290 灰杨 291 大叶柳 292 长白柳 293 田林细子龙 294 龙眼 295 伞花木 296 掌叶木 297 野生荔枝 298 爪耳木 299 海南假韶子 300 绒毛番龙眼 301 干果木 302 海南紫荆木 303 紫荆木 304 黄山梅 305 蛛网萼 306 胡黄连 307 海南海桑 308 银鹊树 309 金刚大 310 海南梧桐 311 云南梧桐 312 蝴蝶树 313 景东翅子树 314 勐仑翅子树 315 云南翅子树 316 粗齿梭罗 317 银钟花 318 白辛树 319 木瓜红 320 长果秤锤树 321 秤锤树 322 薯 323 沙生柽柳 324 圆籽荷 325 金花茶 326 红皮糙果茶 327 大苞白山茶 328 长瓣短柱茶 329 云南山茶花 330 野茶树 331 猪血木 332 紫茎 333 土沉香 334 柄翅果 335 蚬木 336 桂滇桐 337 滇桐 338 领春木 339 昆栏树 340 油朴 341 青檀 342 琅玡榆 343 长序榆 344 醉翁榆 345 明党参 346 新疆阿魏 347 珊瑚菜 348 舌柱麻 349 火麻树 350 锥头麻 351 云南石梓 352 苦梓 353 思茅豆腐柴 354 四合木 参考资料:
各种鸟类邮票图片
您好,根据您的的要求,我为您提供1982年发行的《益鸟》邮票资料,图片可到该网站浏览。
第1图【戴胜】俗名“臭姑鸪”。
属鸟纲戴胜科。
体长约30厘米,棕栗色。
羽冠呈扇状,颇美丽。
颈和胸等处色同羽冠但较浅,下背和肩羽黑褐色且有棕、白色斑,尾羽黑色,中部有白斑。
以昆虫为食,其中所吃的金针虫、天牛幼虫、蝼蛄和行军虫等害虫占88%,蜘蛛占12%,为农林益鸟。
喜在树洞或墙窟窿间营巢,并常独栖于田野。
鸣叫时,羽冠高高耸起,随着由高而低的叫声,上下点头;我国各地均有分布,长江以北地区多为旅鸟和夏候鸟。
邮票画面上,为一只栖息于岩石上的戴胜鸟,冠羽宽宽,长嘴尖尖,很有特点。
第2图【家燕】属鸟纲燕科。
体长约17厘米。
上体蓝黑色,额和喉部棕色,前胸黑褐相间,下体其余部分带白色,尾基处有一行白色。
家燕飞行速度达98米/秒。
善于在飞行中急速变换方向捕捉害虫,每只家燕平均日食害虫450条,一个夏天能吃掉近百万只苍蝇、蚊子、蚜虫、虻虫、椿象等,是著名的农林益鸟。
喜营巢于屋檐下。
每年二三月间沿中国海岸线北上,人内地,标致着春天已经来临。
自居易有诗《钱塘江春行:》描写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而到九、十月间即返回南洋、印度、澳洲过冬。
邮票画面上,为两只家燕在柳枝间雀跃啁啾,极富生活气息。
但实际上,家燕是从不站在树上的,它们是站在屋檐、地面或电线上。
钱行健所撰《画鸟歌诀》中须有“鸽燕不栖树,画时需留神”之句。
第3图【黑枕黄鹂】俗名黄莺、黄鸟、黑枕黄莺。
属鸟纲黄鹂科。
雄鸟羽毛金黄而有光泽,头部有通过眼周直达枕部的黑纹,翼和尾的中央黑色。
雌鸟羽毛黄中带绿。
幼鸟头部无黑纹,腹部却有黑色条纹,直到第三年才逐渐消失。
卵为粉红色,通常每窝为4枚。
主要吃枯叶蛾、松毛虫、土蝗、苹果舟型毛虫、星梨毛虫等。
它在育雏的16天中,至少能吃掉1000多条害虫,对森林、果树益处甚大。
喜营巢于树梢的枝杈处,经常生活在平原和丘陵地带,极少落地。
在我国台湾和海南岛为留鸟,而在我国其它地区则为候鸟。
春夏飞来我国大陆和日本,到了秋冬则迁到印度、马来西亚和斯里兰卡。
其羽毛艳丽悦目,鸣叫声婉转动听,历代文人多有诗文赞颂,其中以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为最著。
邮票画面上,为一只振翅枝间,放声鸣唱的黑枕黄鹂展现了其形神兼备之风采。
第4图【大山雀】属鸟纲山雀科。
体长约13厘米。
头部羽毛呈蓝褐色,颊部白色。
以梨象岬、青刺蛾、蝗虫、椿象和天蛾幼虫为食,尤喜食松毛虫。
每对大山雀在育雏期间能消灭12000至14 000条害虫。
据我国著名鸟类学家郑作新教授对鸟胃的剖析,证明它们的食物中74%是害虫。
是重要的园林益鸟。
喜营巢于山区的森林中,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并喜群居,不怕人,在庭院中也常见。
邮票画面上,为两只大山雀正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啄食不止,充分表现了它们的生活习性。
第5图【斑啄木鸟】属鸟纲,啄木鸟科。
体长约22厘米。
体羽上黑下白,羽翅黑中带白斑,头顶有红斑,尾下复羽呈深红色。
嘴强直而端尖,呈长圆锥状,舌细长能伸缩,富有粘液。
舌尖端列生小刺钩。
每脚有4趾,两趾向前,两趾向后,各趾均有锐爪,便于抓牢树干。
尾羽呈楔形,羽轴粗硬而有弹性,可以用来支撑身体而不致下滑,并能平稳地沿着树干向上跳跃和灵活地绕树干转动,边走边用锥形长硬嘴敲击,一旦发现有虫,便会啄破树皮,用长舌钩出害虫吃掉。
用此方法,每天可吃掉上百条藏在树中的害虫。
它所吃的害虫主要有象岬、天牛幼虫、金龟岬、螟蛾、花椿象、蝗卵等。
一对啄木鸟,可以保护十几亩的森林免遭虫害,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医生。
唐代诗人朱庆余特赋诗一首《啄木儿》:“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
终日为君除蠹害,莫嗔无事不频飞。
”生动地刻划出终El辛劳,为树除害的啄木鸟的形象。
另外,啄木鸟在叩树找虫时,其速度极快,啄木频率达到每秒15至16次,因此其头部所受到的冲击力等于所受重力的1 000倍。
科学家们正是根据啄木鸟结构和防震原理,利用仿生学,设计出各种安全帽和防震盔。
邮票画面上,一只啄木鸟正在树干上,聚精会神地啄树吸虫,表现出森林大夫的敬业精神。
小型张【杜鹃】又叫“布谷”、“喀咕”,因其叫声而得名。
属鸟纲杜鹃科。
大杜鹃大小与家鸽近似,体呈灰褐色,胸腹有细致的黑色横纹,尾羽上有一些白色圆点,叫声为“喀咕一喀咕”,二声一度。
小杜鹃体型略小,其它与大杜鹃类似,但叫声为“咕咕喀咕”,四声一度。
喜食松毛虫、舞毒蛾、蚱蜢、金龟子、大青水蛾等害虫,食量较大,每小时可吃掉害虫100多条。
愿在近水的开阔林地栖息,性情孤僻,不合群,不筑巢,六月份繁殖时,把卵产在其它鸟的巢中,由别种鸟代孵喂雏,几天后孵出的小杜鹃便能独立生活。
杜鹃的这种生殖现象,我国古代早已发现。
《诗经·砖氢精》说:“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并有“鹊巢鸠占”的成语,“鸠”即是大杜鹃的古称。
杜甫诗也说:杜鹃“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
仍为馁其子,礼若奉至尊。
”小型张邮票图外为一棵千年老银杏树,一只大杜鹃正站在树干上,不停地鸣叫。
另外还有两种益鸟,一是画面左侧的两只山椒鸟,属鸟纲山椒鸟科,喜食蝗虫、天蠖、柳毒蛾、草地螟等害虫,飞行速度快,翅羽很美丽。
二是画面右上方的两只鸫鸟,属鸟纲鸫亚科。
一只仅14日龄的雏鸟,全天便能吃掉68条蛆。
成群的鸫鸟可消灭地老虎、玉米螟虫等大面积农田害虫。
整个画面呈现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境界,使人对益鸟更加珍爱。
岚山有什么去别地方的一日游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地处鲁东南,东临黄海,西邻莒南县、莒县,北连日照市东港区,南接江苏省赣榆县.旅游资源 沿海沙滩广阔细软,海水洁净无污染,气候温暖湿润,前三岛、阿掖山、磴山、海上碑、刘墉祖居、圣公山、甲子山等风景名胜众多,是旅游、度假、疗养的胜地。
阿掖山 阿掖山是日照岚山城市规划区内的一个风景山,岚山城区规划的特色就是“山在城中,城围山转,绿树红瓦,碧海蓝天”。
这里所说的山就是阿掖山。
阿掖山东临黄海,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主峰老爷顶海拔314米,山以“临海雾气常昏如夜”得的名,这里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怪石幽谷,冠与群山。
自古就是“叠嶂矗霄真如画,天成景色即蓬瀛”的美称。
阿掖山美,美在有丰富的林草植被和碧绿如茵的松林,山上松林涌动,绿波漫卷,阵阵松香沁人心脾,令人浮想联翩;春夏之际,山坡上蒿草青青,野菊花、蒲公英、旱莲草、仙鹤草、白头翁、野百合等名贵药材漫山遍野,争芳斗艳。
成群结队的灰喜鹊、大山雀、杜鹃、猫头鹰、黄金雀等森林卫士忠实的保护着这片绿色的海洋,难怪有人惊奇:山上见不道松毛虫
到是我们在城市中很难见到的苍鹰、白鹤等珍惜鸟类在这里悠然自得的栖息。
山、林、鸟、水在这里相依相存,休戚与共,构成一方青山巍巍,绿水悠悠,自然和谐、天人和一的生态乐园。
阿掖山不仅山水美,而且景物美,全境共有七大景观。
七大景观 1、笔山:位于阿掖山主峰南侧,以“两峰争出,形如笔,故名”。
笔山以山石美而见长,两峰南有一高20多米的驼峰石,从山下向上看,似一骆驼引颈长鸣,笑傲东海。
2、 熬头山、飞来石:为阿掖山南峰巅。
《安东卫志》记云;“顶有峰墩,墩兵见旗鼓于其上”,自古就是军事上的信号台.因山顶有巨形怪石如海龟状而的名。
其巅峰东侧有一巨石孤立,硕大无比,曰“飞来石”。
3、老爷顶观日出:为阿掖山主峰,其石“巍峨峭拔,绂绕如椅望”。
立于其上,向东可观日出扶桑,飘渺三岛(即前三岛),南视“秦山(海州湾内——岛屿)海市”为佳景,令人叹绝。
夜眺景色更佳,北望日照港十万吨级码头如龙卧波;南望岚山港灯火辉煌,灿若繁星;远望连云港巨轮穿梭,灯火通明,一山观三港,唯有此处。
4、陈僧洞:阿掖山主峰北侧有一天然洞穴,说大,数十人可同时坐卧,说小,七、八个人可依壁小憩。
《安东卫志》在:“陈僧,元时炼丹于阿掖山之沿,后破壁而出,今洞以陈僧而名”。
此洞又称“仙人洞”。
5、水帘洞:位于阿掖山主峰西南山腰,洞阔13米,高3米,深6米,内有一石坑,一缕山泉由此涌出,常年不断,自明代以来游人至此题诗刻石,洞壁上今存石刻达15处之多,如“洞天”、“玉漏洞月去”、“仗剑山岩际,今朝豪兴多”,“清流浴石,胜北山河”等等。
6、观云院:也称上寺,位于阿掖山主峰东侧,建于公元1264年,后毁于战火,现存遗址,玉纳内便生金银花,春夏之交,山花烂漫,满院飘香。
7、卧佛院:也称下寺,位于阿掖山峰北侧山下,唐代兴建,距今约1100多年,几经损毁,于清康熙年间重建,后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拆毁。
寺内有两株千年怀抱三子银杏树,一株需三人合抱,另一株需四人和抱,一株高30米,一株高28米,苍翠茂盛,世为罕见。
卧佛寺为古代名刹,传说很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不少题诗,如清代诗人宋琬的诗:“僧房山鸟栖,松际孤烟凝。
薄暮投石床,阑干醉复平。
前三岛乡 日照素有“看日出扶桑,观海市三岛之说”。
这里所说的三岛(通称前三岛),就是指岚山区东南海域的平山岛、达山岛和车牛山岛。
三岛的位置构成锐角三角形,三个岛各占一角。
平岛居三岛的北端,位于日照港东南41.6公里,岛体狭长,面积0.15平方公里;达山岛,位于平岛南14.8公里,距岚山港49公里,是三岛中距大陆最近的岛,.面积0.12平方公里;车牛山岛,在岚山东偏南42公里海域,距达山岛6.8公里,面积0.058平方公里。
车牛山岛是三岛中最小的岛,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岛。
据清光绪十一年《日照县志 . 疆域 .海口》记载:“车牛山,山形如牛引车”故名。
日照民间广泛流传着此岛来历的传说,据说岚山头村北杨家庄子东北有一岭,名叫金牛岭。
岭上有洞,洞内有一金牛。
一日深夜,人们听到金牛吼叫,次日清晨,人们上岭去看,只见金牛早就奔向东南大海,已经变成为车牛山岛。
三岛由于海蚀严重,其周围造成多层危岩峭壁,俊秀美丽、彩色呈白、灰、绿、黑各种色调。
其状特异,很有观赏价值。
三岛气候属海洋过度性气候,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13摄湿度, 平均降水量为906毫米,对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鸟类繁衍生息的乐园。
经鸟类专家的考察,三岛鸟类多达20目40余科100余种,堪称鸟岛。
其中有黄鹂、绣眼、云雀、柳莺、戴胜、小白鹭、翠鸟、洋学士、军舰鸟、白腰雨燕、海鸥等,并有数十种珍惜鸟种,如中华秋沙鸭、灰鹤、白鹤、黑喉潜鸟等。
上海市大生物学教授曾在车牛山岛上一只黑喉鸟这是世界上第二个发现、第一人捕捉到该鸟的人。
前三岛土壤肥沃,植被覆盖率多达80%以上。
岛上不仅生长着许多蕨类植物和数种中草药,而且还有人工栽植的松、柏、槐、杨、法桐及花卉等植物,由于没有污染,草木葱郁,山花遍野,天然风光秀丽动人。
岛上有十余种昆虫和爬行动物。
1987年春,对达山岛进行考察时,首次发现四脚蛇,体长达20多公分,这在北方岛上是极少见的。
三岛有着悠久的文化,曾发掘出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存填补了太平洋西岸岛屿石期考古的空白。
前三岛海域是著名的海洲湾渔场,这里盛产多种海珍品,海参、鲍鱼、扇贝产量很高。
岚山渔民在这里开辟了万亩人工养殖扇贝基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耕海牧鱼。
可以说,前三岛是日照海域中一块宝地,是海上的金三岛。
总之,三岛面积虽小但有着“海、古、神、幽”四大特色,具有很大的经济开发潜力。
为了搞好三岛的经济开发,日照市人民政府经上级批准设立前三岛乡和前三岛开发公司,投放了人工礁,设鸟类保护区和海珍品养殖保护区,为设计和实施经济开发项目提供了完整可靠的依据。
磴山 黄海九寨沟风景区(磴山)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省日照市,是由日照磴山寨旅游景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的,景区规划面积20.06平方公里,作为集海、山、林为一体的“山寨文化”型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为日照市的旅游资源起到了补充作用,受到了国内外广大旅游人士的关注。
从日照南下日东高速向南,经204国道,大约20分钟进入黄海九寨沟风景区。
风景区由民俗寨、水竹寨、平安寨、隐士寨、东夷古寨、将军寨、红云寨、磴山寨、旺里寨组成。
海上碑 在岚山渔港内,离岸不远有一大块礁石。
涨潮时,礁石被海水淹没,落潮时露出水面。
在这礁石朝北的面上,刻有明清时代苏京等人的题词。
这就是著名的岚山海上碑,也是岚山地区唯一未遭破坏保留至今的古碑。
碑文处在一个摩崖斜面上。
共五幅文字。
“星河影动”,“撼雪喷云”两幅是明末的苏京题写。
“万斛明珠”、“砥柱狂澜”两幅是与苏京同时的王铎题写。
“难为水”是清初的阎毓秀所题,较苏、王二人题刻稍晚。
刘墉祖居 草涧村是清朝一代明相——刘墉的祖居地,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历史悠久,有资可考。
现保存《刘氏族谱》、民国十三年碑刻,以及刘思源与其子孙之墓等。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先后三次举办刘墉文化研讨会,潍坊学院教授刘墉研究所所长张其凤、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熙以及刘氏后人(包括诸城逄戈庄一支)等各界人士,一致认可刘墉祖居地在草涧村。
草涧村地处岚山区黄墩镇驻地西北8公里处,西与莒县接壤。
原名“喜鹊窝”。
明朝成化年间改名为“草涧”。
阿掖山卧佛寺 卧佛寺在阿掖山东北,是岚山地区名气较大、有迹可寻的古迹。
由于南边山上还曾有一座“上寺”,故习惯上称卧佛寺为“下寺”。
遗址现存最醒目的是两株古银杏,传说唐代东征高丽时,将军薛礼曾在树下拴过马。
银杏大可数围,树龄千年以上,仍枝叶茂盛,挺拔特立,超然物外,亭亭云表,傲然地俯视着附近的秃山矮树。
这两棵银杏历经千载劫难存活至今,确实是大自然的奇观。
卧佛寺始建年代不可考,但大体不会晚于唐代。
清代修定的《日照县志》记载:卧佛寺“有唐碑。
火毁。
元大德碑尚存。
”这清代光绪年间尚存的元碑,是元成宗铁木耳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重修被烧毁的卧佛寺时立的,潘文炳书写,现在就倒在银杏树的北边。
碑身和碑帽分离。
碑帽破损严重,但仍可以辨认出上部的浮雕盘龙,有“重修卧佛院记”六个大字。
字是双勾阴阳刻法,笔画的外侧凹下,中间保留成阳文,在古碑中这种刻法是很少见的。
碑身已断裂,碑上文字是小楷阴文,由于长期人踩牛践羊踏,文字已经模糊不清。
碑文上半部右边主要记载捐款人的姓名、身份,有官员、富户、也有不少女施主。
上部左边是“流派之图”,记载着自祖师以下六代僧人的法号及其等级职称如“上座、主讲、戒师、法师、阇阇黎”等。
碑文下部,还记有当时参加重修竣工庆典的数十家寺院的名称,远方的有五台山普照寺,近处的有磴山寺,该是“赞助单位了”。
石碑朝底的一面,不知还有什么内容。
应该说,这些碑文所含的信息还是很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