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读后感 > 入市次第读后感

入市次第读后感

时间:2017-10-31 10:30

陶冬sv时寒冰谁对中国经济有更独到的见解,以及谁的见解更实用、对投资更有知道意义

如果你是短线客(在时寒冰的界定中,股票操作5-6月一次基本就算短线客),时寒冰的见解可供你参考。

了解未来整个大趋势的走向(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大趋势,大周期)。

时寒冰对中国经济的见解不仅独到甚至带有预见性。

2008年一书,再次细细读来,文中预言多次第发生。

资源为王的理念,不能从短期的波动去理解,而应站立在全球货币的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去分析。

对中国而言,还需要考虑政府,甚至是最重要的点,就是要考虑政府的政策,包括其出发点,政策的后果等等,有一套完整的利益分析论断。

其博客及2008一书建议详加品读,特别是回顾的读。

另外,占豪的国际视野也非常不错。

建议搜索参看。

陶冬不甚了解,不做评价。

Benson

有关弥勒佛的所有资料

【弥勒尊佛】  即未来佛,藏语谓“强巴”。

“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

菩萨之姓也。

译曰慈氏。

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

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

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

绍释迦如来之佛位,为一生补处菩萨。

先佛入灭,生于兜率天内院。

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

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

  注维摩经一曰:“什曰:弥勒,菩萨姓也。

阿逸多,字也。

南天竺婆罗门子。

”  法华嘉祥疏二曰:“弥勒,此云慈氏也。

过去值弥勒佛发愿名弥勒也。

出一切智光仙人经,弥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

值慈氏佛说慈心三昧经,故曰慈也。

  华严经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

”  天台净名疏五曰:“言弥勒者,有云从姓立名,今谓非姓,恐是名也。

何者

弥勒,此翻慈氏。

过去为王名昙摩流支,慈育国人,国人称为慈氏。

自尔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云无胜。

有言阿逸多是名。

既不亲见正文,未可定执。

”  俱舍光记十八曰:“梅怛,此云慈。

俪药,此云氏。

菩萨于慈姓中生,从姓立名,故名慈氏。

旧云弥勒,讹也。

”  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

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三昧。

因以名焉。

言弥勒或云梅低黎,并讹也。

”  慧苑音义下曰:“弥勒,具昧怛[口*履]曳,此翻为慈氏也。

”  慧琳音义十四曰:“弥帝隶,古云弥勒,皆讹略不正也,正音云每怛哩。

”  西域记七曰:“梅怛丽耶,唐言慈,即姓也。

旧曰弥勒,讹略也。

”  在密教,胎藏界之弥勒,坐于中台八叶院东北方之莲上,金刚界之弥勒在贤劫十六尊中,坐于东方,羯磨会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刚因菩萨,即为此尊之本誓,大轮金刚者,此尊之教令轮身也。

密号曰迅疾金刚。

  贤劫第五尊佛是弥勒佛,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层天,弥勒菩萨现在正于兜率天内院为诸天演说佛法,那里的一天是我们地球上的400年,经四千岁(兜率天的天寿是4000年,即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弥勒菩萨由兜率天内院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

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

  弥勒将来乃是一尊福佛,他降世的那个时期,地球经过了许多变化,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多是平原,海水平静,土地肥沃,多有自然乐园。

一年四季,风雨调顺,百花开放,万类和宜,产物丰收,果实甘美,并产天然粳米,没有糠皮,滋味香美,如果成熟,不炊可食,人食长寿,毫无疾苦。

又无任何灾难,人心皆为大善,没有贪、嗔、痴、慢、疑、……,更无杀、盗、淫、妄、酒、……等一切不良的思想言行。

人人皆知修习身、口、意三业清净的妙行,人心平等,不起分别,无有争执,相见欢悦,多以善言互相勉励,人行万善,无诸恶业,饮食无忧。

其衣裳,不需人工纺织,地长天衣树,树上会生各式各样的细软衣裳,任人采取穿著;房屋宫殿,亦多以法化而成,地上没有少许污浊不净,人欲大小便溺,地厕自开,便后自合。

地上多产各类宝物,随手可拾,人拾宝石于手中玩赏,会说:听说过去劫时(大概是指我们现在劫),人为财宝,互相伤害,系闭牢狱,受诸苦恼,如今此宝,如同瓦石,无人守护,真是一个清平世界。

那时世界虽有若干小国,而只有一个大国统一,在此地球上,有宽广四百万里的大平原,四大海水,各据一方,有大都城,名鸡头城,东西五百里,南北二百八十里,土地平广,人民众多,街道整齐,空中有龙王名叫水光,夜雨香泽,昼则晴和。

城中有罗刹众,名叫叶华,于深夜出现,为人类服务,除去秽恶,打扫清洁,又以香水遍洒于地,非常香净。

龙神鬼类,都为人类工作,但绝对不须祭拜,那时世间已无迷信拜拜之事。

天时地利,人民和顺,鬼神拥护,感生了一位转轮圣王出世。

王名“儴佉”,京都就是鸡头城,对于人民百姓,以正法治化,有金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臣宝、守藏臣宝等,以镇此世界,不用刀杖,自然靡伏,极其自由,逍遥自在,平等安乐。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

此佛常怀慈悲之心。

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

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

”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

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

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

现在兜率天内院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

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说,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

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以三会的说法,化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在我国弥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

西秦时就已出现了绘制的弥勒像,如甘肃炳灵寺石窟中即有。

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创作。

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

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而如来形的弥勒像则是下生成佛后的形象,与释迦佛的造像没有多大区别。

大致从北魏开始,中国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也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佛像。

由于弥勒作为未来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因此还有一些弥勒的巨像产生。

最大的弥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又称大佛楼)。

佛像高十八米,埋入地下部分八米,总长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

最大的石雕弥勒佛像则为四川凌云大佛,此佛立于四川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山上,大佛依断崖造成,坐像世称“乐山大佛”。

通高七十一米,肩宽二十八米,雕像相好庄严,比例匀称,气魄雄伟,临江端坐,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

藏密也非常崇拜弥勒,最大的铜制弥勒佛就是西藏札什伦布寺中的强巴佛。

  【弥勒生缘】  弥勒上生经曰:“佛告优婆离:弥勒先于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生,劫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家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

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伽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

”  【弥勒出世】  弥勒为贤劫千佛之第五佛。

自今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出世于第十之灭劫。

继绍释迦佛。

于龙华树下以三会之说法,化了一切之人天也。

  一切智兀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时诵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

我涅盘后五十六亿万岁当穰佉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转妙法轮。

”  菩萨处胎经二曰:“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

”  【弥勒净土】  欲界六天中第四之兜率天有内外二院。

其内院常为补处菩萨之生处。

今弥勒菩萨生于此。

故谓之为弥勒之净土。

弥勒上生经说净土之相。

以劝愿生。

兜率净土弥勒三尊是弥勒菩萨、法华林菩萨、大妙相菩萨,复有他方诸大菩萨发心而来,古来大德发愿往生者众,其中有阿难尊者、戒贤大师、道安法师、法遇法师、玄奘大师、窥基大师、无着菩萨、世亲菩萨、智者大师、智晞、灌顶、玄朗、道宣律师。

近代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慈航法师……  【弥勒三尊】  中尊是弥勒佛,左是法华林菩萨,右是大妙相菩萨。

  【布袋和尚】  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

其实这是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

  布袋和尚,明州(宁波)奉化人,或谓长汀人,世人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

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

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

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

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

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布袋和尚应化事迹不胜枚举,在这里略举一二,若有人问怎样做才不可堕他人是非,布袋和尚就以偈回答: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泱日暗消磨。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要使此心无挂碍,自然证得六波罗。

  有人问和尚有法号否?布袋和尚又以偈答: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打开遍十方,八时观自在。

  问大师有行李否?又以偈答曰: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曾有居士恭请和尚再留斋宿,以尽弟子恭敬之意。

翌日一早,大师复书一偈于居士之门上曰: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

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无一块泥土,无一点彩色。

  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净常皎洁。

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布袋和尚有歌曰。

  只个心心心是佛。

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

一切不如心真实。

  腾腾自在无所为。

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

不见纤毫也大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

何劳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

智者只明无学地。

  非圣非凡复若乎。

不疆分别圣情孤。

  无价心珠本圆净。

凡是异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

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锡若登故国路。

莫愁诸处不闻声。

  他在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三月三日,示寂于奉化岳林寺东庑下石凳上,留有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偈毕安然而化。

其后在其它州有人见和尚亦负布袋而行。

于是四众竞图其像。

今岳林寺大殿东堂全身见存。

  之所以示时人,时人不识,因为他“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清·王廷诤题福山涌泉寺联)有人曾赞其像曰:“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赞语反映出作者及大众的心声。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募建阁时,将弥勒菩萨塑像于寺内,宋徽宗赐阁名为“崇宁”,从此天下寺院才开始供奉布袋和尚。

  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上五代、宋元时所刻的各种佛教造像中,就有这样一尊弥勒像,所雕的弥勒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头现比丘相,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

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个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乐呵呵地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人们见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

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  【瑜伽师地论】  弥勒讲述,无著笔记,梵名 Yogacarabhumi,略称瑜伽论。

为瑜伽行学派的基本论书,亦为法相唯识宗最重要的典籍。

内容记录作者闻弥勒自兜率天降至中天竺阿逾陀国之讲堂说法之经过,其中详述瑜伽行的观法,主张客观对象乃人类根本心识的阿赖耶识所假现之现象,须远离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之观念,始能悟入中道,为研究小乘与大乘佛教思想之一大宝库。

  本论全书判为五分,名称是本地分,摄抉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

五分的大要为:一、本地分:这是前五十卷的内容,此分广说瑜伽禅观境界十七地之义,以境、行、果三相摄十七地,这是本论的主体。

二、摄抉择分:次三十卷,略摄十七地,显扬本地分中未尽要义,发挥唯识道理,于境谈八识,于行详菩萨,于果说无住涅盘。

三、摄释分:次二卷,略摄诸经,解释诸经之仪则。

四、摄异门分:次二卷,略摄经中所有诸法名义差别。

五、摄事分:后十六卷,明释三藏之要义。

参阅本地分十七地。

  瑜伽一卷五页云:云何瑜伽师地

谓十七地。

何等十七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

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二解瑜伽释八页云: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取义。

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

如龙马地。

唯此中行;不出外故。

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故名为地。

如稼穑地。

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依此增长;故名为地。

如珍宝地。

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白法;故名为地。

如牛王地。

或诸如来、名瑜伽师。

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盘瑜伽中故。

是彼所摄,故名为地。

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

如国王地。

是故说名瑜伽师地。

  瑜伽释八页云: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

或诸如来、证瑜伽满;随其所应,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师。

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

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

如龙马地。

唯此中行;不出外故。

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故名为地。

如稼穑地。

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依此增长;故名为地。

如珍宝地。

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白法;故名为地。

如牛王地。

或诸如来、名瑜伽师。

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盘瑜伽中故。

是彼所摄,故名为地。

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

如国王地。

是故说名瑜伽师地。

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

欲令证得瑜伽师地而说此论,故以为名。

如对法论。

或复此论、无倒辩说瑜伽师地,故以为称。

如十地称。

或复此论、依止此地,故以为号。

如水陆花。

由是论名瑜伽师地。

  【弥勒佛前佳联多】  无论天南海北,在香火旺盛的寺院中,总能看到一尊袒胸露腹、喜笑颜开、手携布袋席地而坐的胖菩萨,他就是弥勒佛。

  他在笑什么

为什么笑

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针对弥勒佛肚大过人、笑容满面这两个特点大做文章,写下了不少语言诙谐、饱含哲理的楹联,点拨人生,给人们留下了有益的启迪。

  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两边有一副寓意深远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此联把弥勒佛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趣味盎然。

妙的是作者巧借弥勒佛之像来针砭“天下难容之事”,嘲讽“世间可笑之人”,可谓用心良苦。

  四川峨嵋山灵岩寺弥勒佛殿两侧也有一副令人回味无穷的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此联与北京潭柘寺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蕴含着人生哲理,告诉世人要达观豁朗,淡泊名利,与人为善,团结和谐。

  与上述二联寓意相近的弥勒佛联甚多,如杭州千佛禅院有对联曰: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会无了局;经年袒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又如苏州某寺一对联: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腹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佛殿上有一副对联,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写出了弥勒佛的内心独白: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进笑出,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

下联一连用了九个“观”字,堪称观尽了天地日月与人间万物。

上下联的一“笑”一“观”,通俗易懂,读来琅琅上口,趣味无穷,细品发人深思。

  四川成都新都宝光寺的弥勒佛像两侧有一联云:你眉头着什么急,但能守份安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我肚皮这样肥大,总不愁吃忧穿,只因可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心宽。

此联巧藉笑佛之口,劝诫世人要心胸宽阔,乐观开朗。

  山东济南千佛寺的弥勒佛堂有一对联: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

联语幽默含蓄,把古代文人那种愤世嫉俗的傲气、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思想用俏皮话的形式表达出来,亦庄亦谐,别有情趣。

  福建白云峰涌泉寺弥勒佛前有一联云: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看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坦荡荡的布袋中,无论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乐升平。

此联劝告世人莫自寻烦恼,要少私寡欲,乐观豁达地去做人处世。

  在涌泉寺弥勒佛前另有一联云:手上只有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心中尚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

此联讥讽了那些求神拜佛者的贪财心理,告诫人们勿贪不义之财,只有勤劳俭朴才是发家致富之路。

  湖南衡阳的罗汉寺弥勒佛前一联云:大肚能容,问人间恩怨亲仇,个中藏有几许;开口便笑,笑世上悲欢离合,此处已无些须。

  台湾江喜祗园的笑佛殿上有一联云: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不言。

  浙江鄞州天童寺的弥勒佛前有联云: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事;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弥勒佛联中警示的联句令人感叹,世间万物芸芸众生,人间情仇悲欢离合,荣华富贵贫穷贵贱,地位官阶灯红酒绿……都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常人难容之事,忍得住心中烦恼,耐得住岁月寂寞,不争一时之气,方免百日之忧。

忍为高,和为贵,纵然世事如棋变幻无常,悠悠万事都不过如此而已。

竹静似闻苍玉佩,松寒欲傍绿荷衣 意思是什么

高洁的竹子沉静得似乎听到那碧碧的玉佩的玲珑叮咚声,而傲雪抗寒的松柏啊似乎穿上了碧色的绿荷衣。

高雅沉静的绿,志趣高洁的松竹,衬托出书院的墨香。

高鹏年题浙江敷文书院 竹静似闻苍玉佩; 松寒欲傍绿荷衣。

古书院楹联集锦(一)天作君师;门罗将相。

*湖南天门书院,位于大庸,创建于元大德年间天经地纬;岳峙渊渟*李元度题湖南天岳书院,位于平江,创建于清康熙年间文以虎变;志在腾云。

*院名失考文运亨通;昌期际会。

*台湾兴贤书院,位于彰化,创建于清乾隆年间为王者佐;近圣人居。

*广东渭滨书院,位于广州,清代吕氏家族书院为君子儒;辟野狐禅。

*蔡承植题浙江仁文书院,位于嘉兴,创建于明万历年间以文为友;举善为师。

*王龙文题湖南箴言书院,位于益阳,创建于清同治年间正谊明道;养士求贤。

*浙江敷文书院,位于杭州,创建于明弘治年间卢橘夏熟;桂树冬荣。

*广东粤秀书院,位于广州,创建于清康熙年间圣朝恩额;士林首善。

*金焕丰题韩国武城书院,位于全罗北道泰仁县吉祥止止;成性存存。

*聂铣敏题四川墨池书院后门,位于成都,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行己有耻;博学于文。

*陈澧题广东玉岩书院,位于番禺,创建于元代兴诗立诚;贤关圣域。

*台湾兴贤书院光昭日月;书上中兴。

*浙江五峰书院,位于永康,创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程颂万题二门,位于长沙,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鸢飞鱼跃;月到风来。

*湖南惜阴书院,位于长沙,创建于明嘉靖年间昆山洁玉;桂林一枝。

*山西玉林书院,位于右玉,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依德之行;庸言之谨。

*江苏依庸堂,位于无锡,原名龟山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年间金声玉振;虎跃龙腾。

*潘力生题明德堂所学何事;在志竟成。

*谢长年题陕西华原书院,位于朝邑,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实事求是;空谷传声。

*夏修恕题广东学海堂,位于广州,创建于清道光年间空中楼阁;静里乾坤。

*李资元题江西思贤台,位于九江,创建于北宋初年诗中鼓吹;学内斗山。

*院名失考经天纬地;正心修身。

*广西经正书院,位于田东,创建于清光绪年间荆衡秀气;邹鲁遗风。

*湖北两湖书院,位于武昌,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宪章文武;道贯古今。

*台湾萃文书院,位于高雄,创建于清嘉庆年间恩在北阙;道接东莱。

*湖南渌江书院,位于醴陵,创建于清乾隆年间逢源会委;勇志宏辉。

*刘海粟题江苏绳正书院,位于常州,创建于清代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袁名耀、张中阶题大门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陈澧题江苏钟山书院,位于上元(今南京市城北),创建于清雍正年间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李秀峰题江西御书阁循礼明道;养士尊师。

*邹先成题湖南金鄂书院,位于岳阳,创建于清光绪年间道崇东鲁;秀毓西山。

*湖南渌江书院愿闻己过;乐道人善。

*江苏丽泽堂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

*宋湘题广东丰湖书院二门,位于惠州,创建于宋宝祐年间万世纲常第;六经道义门。

*陈仁子题湖南东山书院,位于茶陵,创建于元代川光初媚日;野气欲沉山。

*张邸尘集唐诗题江西信江书院夕阳无限好;秀色难为名。

*张邸尘集唐诗题江西信江书院夕秀亭,位于上饶,创建于清康熙年间云山六时变;深树一楼藏。

*集蒋苕生、袁子才诗题江西信江书院天开白鹿洞;山抱紫阳关。

*朱资题江西正学之门开轩看黄海;扫石倾青尊。

*李申耆题安徽仙源书院,位于黄山中天光日月;历代感风云。

*黄炳垕题浙江龙山书院,位于余姚,明嘉靖年间居此讲学,清乾隆年间始建书院文章开窔奥;经训乃菑畲。

*集唐诗题江西信江书院经训堂文章千古事;明德万年馨。

*湖南文明书院,位于永兴文章假大块;桃李属春官。

*院名失考文章阐道德;石宝蕴光辉。

*台湾文石书院,位于澎湖,创建于清乾隆年间斗高天不夜;风满地皆春。

*陈组绶题安徽还古书院德邻祠以诗书为线;将笔墨为钩。

*胥绳武题江西金鳌书院,位于萍乡,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石栏斜点笔;烟屿隐行舟。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亦乐堂龙吐氤氲气;泉飞霹雳声。

*袁嘉谟题云南龙泉书院,位于昆明龙虬奋霄汉;池圃育花苗。

*湖南龙池书院,位于临澧可闻天际语;宛在岱中行。

*程衷素题安徽还古书院中台阁,位于休宁,创建于明万历年间世道今还古;人心欲归仁。

*祝世禄题安徽还古书院世人争入市;吾道喜开山。

*陈组绶题安徽还古书院祝公祠耳目不着处;战兢无息时。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位于常熟,初创于元至顺年间,明万历间耿橘重建至教遗千载;微言播万语。

*台湾道东书院,位于彰化,创建于清咸丰年间成名繇积善;致用在通经。

*王凯泰题福建致用书院,位于福州,创建于清同治年间此日今还再;当年道果南。

*江苏大门此日不得再;所游必有常。

*史致昌题河南彝山书院考棚,位于开封,创建于清道光年间竹风醒晚醉;帘月度斜辉。

*江西信江书院伊洛渊源旧;梁溪俎豆新。

*江苏东林书院道南祠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江西白鹿洞书院御书阁林表明霁色;人间重晚晴。

*钟某题江西信江书院夕秀亭林壑西南美;风云天下交。

*刘铭传题合肥肥西书院事去物无象;神超兴有余。

*张绶组题江苏东坡书院后楼,位于宜兴,创建于明弘治年间招邀数君子;沉醉万荷花。

*广东广雅书院濂溪祠,位于广州,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孤云独自闲。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问月亭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朱一深题江西凝秀书院,位于新淦(今新干),创建于清乾隆年间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

*朱熹题福建考亭书院,位于建阳考亭村,宋绍熙年间朱熹于此讲学,淳祐年间建书院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香。

*江西白鹿洞书院泮池诗书资博约;礼教致中和。

*台湾道东书院经纶涵万物;磊落冠群英。

*院名失考承千圣道统;正百代儒宗。

*汪嘉树题湖北紫阳书院,位于汉口,创建于清康熙年间茹澧百派合;太华一峰高。

*吴恭亨题湖南渔浦书院树老花偏嫩;春融枝亦樛。

*海南琼台书院奎星楼,位于琼山,创建于清康熙年间草色分危磴;霞明见远山。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青云别墅养乾坤正气;育天下英才。

*麦华三题海南琼台书院奎星楼举头望明月;把酒问青天。

*张邸尘集唐宋诗词题江西信江书院问月亭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朱熹题江西白鹿洞书院御书阁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

*湖南二门,位于衡阳,初创于唐元和年间,宋至道年间重建桂林无杂木;山水有清音。

*刘长佑题广西桂山书院,位于桂林,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晓钟时出寺;高树晚生云。

*集苏轼、诗题江西上饶信江书院爱君希道秦;忧国愿年丰。

*朱熹题福建考亭书院谈经人入室;问字客停车。

*聂铣敏题四川墨池书院廉泉精舍烟云连笔墨;星斗焕文章。

*院名失考眼前皆赤子;头上有青天。

*吴观乐题湖北咸丰蔚文书院得其门而入;不可阶而升。

*江苏东林书院文庙斜光照疏雨;散步咏凉天。

*江西信江书院回廊博士问科地;文公过化乡。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位于南安,创建于清光绪年间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

*明万历皇帝题浙江龙山书院湖光与天远;山色上楼多。

*陆光祺题浙江崇文书院,位于杭州,创建于明万历年间道之将行也;文不在兹乎。

*陈组绶题安徽还古书院道迷前圣统;朋误远方来。

*朱熹题福建考亭书院道迷前圣院;朋误远方来。

*朱熹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新学阐欧美;深山生龙蛇。

*吴恭亨题湖南渔浦书院,位于慈利,创建于清光绪年间溪流石作柱;湖影月为潭。

*朱熹题福建石湖书院,位于福鼎,创建于宋庆元年间碧海开龙藏;青云起雁堂。

*朱熹题福建古田蓝田书院愿闻第一义;为洗千劫非。

*严复,院名失考瘦黄穿石窍;古蔓绕松身。

*浚县阳明书院,曾于此讲学,后人乃建书院,名阳明书院德邻古善卷;山势小桃源。

*吴恭亨题湖南德山书院,位于常德,创建于清光绪年间潜心希默识;笃力重躬行。

*施璜题安徽还古书院干城祠鳌峰凌紫府;鸿翼搏青宫。

*湖南嘉禾鳌峰书院三纲底柱全史;千古成在六经。

*夏力恕题湖北紫阳书院于此中寻活泼;就如许问源头。

*胥绳武题江西金鳌书院观水堂无丝竹之乱耳;乐琴书以怡情。

*吴光才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明伦堂公毕方将私治;师严然后道尊。

*湖南东山书院,位于湘乡,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劝学莫先乎我;当仁不让于师。

*黄云汉题湖南珠泉书院,位于嘉禾,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以吾从大夫后;有朋自远方来。

*李广文题丽泽书院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赵佑题江西怀玉书院讲堂,位于玉山,创建于宋淳熙年间倾群言之沥液;濑六艺乞芳润。

*赵佑题江西怀玉书院讲堂考四海而为巂;纬群龙之所经。

*王闿运题四川尊经书院,位于成都,创建于清光绪年间有严有翼非有;无声无臭非无。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我欲乘风归去;谁能喝月倒行。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问月亭君子能由是路;初学入德之门。

*邬建侯题四川广寒书院,位于射洪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

*刘继先题陕西华原书院学以聚,问以辨;古与稽,今与居。

*贵州学古书院,位于贵阳,创建于清嘉庆年间冠四民之为士;通三才之为儒。

*姜宪使题河北沧曲书院,位于沧县,创建于清雍正年间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在君国。

*江西东山书院,位于余干,创建于宋淳熙年间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程含章题广东粤秀书院得英才而教育;以山水为性情。

*郑志澄题江西信江书院亦乐亭道从格物伊始;士当器识居先。

*湖南金鄂书院二门道以中庸为至;士须器识居先。

*院名失考德行本,文艺末;师道立,善人多。

*廖春林题四川射洪东山书院内厅潕水无双福地;黔山第一洞天。

*贵州紫阳书院,位于镇远,创建于明嘉靖年间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相磋道终同。

*陈荣捷题湖南岳麓书院讲堂一时持论多同异;千载斯文几废存。

*甘京题江西鹅湖书院,位于铅山,创建于宋淳祐年间一帘风雨王维画;半壁云山杜甫诗。

*汪开颜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泮池一室简编堆左右;二铭义理证东西。

*李彦章题广西阳明书院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

*福建古藤书屋,位于福州,创建于清代一湾河水流新绿;万仞好山依旧青。

*凤渚题湖南岳麓书院一溪苹藻千秋泽;万点桃花百仞冈。

*湖南桃冈精舍,位于常德,明代理学家蒋信讲学处二三神千年俎豆;数百士一院栽培。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二水中分流地回;群山万叠渡江青。

*冯铁华题江西信江书院钟灵台十哲并跻天地老;四门助教姓名馨。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十步之内有芳草;广厦所育皆英才。

*姚公骞题江西白鹿洞书院碑廊几人得入春风坐;千载一游夜雪门。

*李彦章题广西阳明书院,位于武鸣,创建于明万历年间三代遗规重庠序;九州奇变说山河。

*熊希龄题湖南求实书院,初名时务学堂,位于长沙,创建于光绪年间三台奎曜临南越;八座文星拱北辰。

*王凯泰题广东应元书院奎文阁三面桥通四面水;一池鱼戏半池莲。

*书院,位于大理,创建于清代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

*商鸿逵题湖南岳麓书院赫曦台五教春秋敷化雨;六经日月丽中天。

*院名失考万丈光芒迎斗极;四周烟景助文章。

*姜于冈题湖南云山书院仰极台,位于宁乡,创建于清同治年间万古鹏峰传圣迹;七闽虎榜破天荒。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万顷桑田滋黼黻;一溪春水养鱼龙。

*何绍基题四川东山书院万菊充庭秋富贵;双藤蔓地古烟霞。

*福建古藤书屋才识奎星真面目;更看沧海大文章。

*赵逢源题台湾奎楼书院,位于台南,创建于清雍正年间。

台南蓬壶书院有同样题联山川东迤无双境;文学南滇第一州。

*云南秀山书院,位于石屏,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千古余波流圣泽;四周深翠护儒关。

*林俊题江西白鹿洞书院千秋常见羹墙在;百里重生俎豆光。

*高尔修题浙江瀛山书院四先生祠,位于淳安,创建于宋熙宁年间千载丹心扶大义;两间正气护皇图。

*雍正题北京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清代皇家书院门前鸥鹭寻常客;镜里菱荷次第花。

*周而复题山西晋溪书院,位于太原,创建于明嘉靖年间已用浮云看富贵;更于何处觅蓬莱。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留诗廊马帐鳣堂今焕彩;鹅湖鹿洞古流徽。

*戴绍箕题福建诗山书院两廊天上麒麟原有种;门前桃春。

*湖南天门书院天工巧夺石遍岭;地力奇花开满枝。

*愚公孙题江西云中书院天工巧夺石天地之性人为贵;风雨不动安如山。

*元展成题贵州贵山书院天边月到平台迥;林际花藏曲坞深。

*河北莲池书院,位于保定,创建于清雍正年间天欲破荒生博士;地因毓哲显文山。

*黄仲鸿题福建诗山书院天幸楚黄留辙迹;人从洙泗识津梁。

*王化龙题湖北问津书院,位于黄冈,创建于元代无穷生面青山在;不尽新机活水来。

*闵鉴题浙江瀛山书院豁然处长夜晓天功在鲁;泰山气象道传邹。

*毛一瓒题浙江瀛山书院四先生祠不许岳云封古洞;但愿江月认残碑。

*范研云题湖南合江亭太乙明从金殿下;斗牛光并玉壶悬。

*朱灅题湖北紫阳书院,位于汉口,创建于清康熙年间五老此间惟独对;孤亭之外有朋来。

*江西白鹿洞书院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朱熹题江西白鹿洞书院中原士气扬旗鼓;左海文光射斗牛。

*林鸿年题福建正谊书院,位于福州,创建于清同治年间仁者乐山乐以静;圣门观海观其澜。

*吴书农题浙江崇文书院敬修堂风引江心过枕上;睡余诗味在胸中。

*江西信江书院一榻轩文无定价惟求是;理得真诠始见精。

*王怀玉题河南彝山书院文字有神揭星汉;圣贤以道证人天。

*宋湘题广东丰湖书院文如;园在将军第五桥。

*张之洞题广东广雅书院文章高似翰林院;法度严于按察司。

*桑民悦,院名失考文能换骨余可法;学到穷源自不疑。

*李彦章集陆游诗题广西西邕书院学文堂。

贵州龙冈书院有联文能换骨余可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文可润身崇大雅;学能寿世养和平。

*院名失考文笔插天云作篆;词澜浴日剑成龙。

*院名失考心源如是水同活;道既在兹山亦文。

*邓一鼎题福建南溪书院活水亭,位于尤溪,创建于南宋嘉溪年间书不读秦汉以下;意常在山水之间。

*河南百泉书院,位于辉县,始建于元代,明成化年间重建平窥海岳千家郭;高拥云霞万岁山。

*祝世禄题安徽还古书院中台阁可知星象元司令;岂但文章始点头。

*林枝春题福建致用书院文昌阁龙门物色千寻海;鹿洞文章万里山。

*院名失考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

*四川陇西书院,亦名青莲书院,位于江油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汪应铨题湖北紫阳书院旧迹恍留棠舍在;清名终藉酒杯传。

*郑志澄题江西信江书院一杯亭白云室里吟诗地;光水洲前画卦天。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句里江山随指顾;城南钟鼓斗清新。

*贵州龙冈书院,位于修文,创建于明正德年间句里乾坤随指顾;斗南钟鼓闹清秋。

*张栻题湖南城南书院,位于长沙,创建于宋代半亩方塘开一鉴;千年正学集诸儒。

*曹杰然题福建南溪书院文公祠主恩先后三持节;臣本烟波一钓徒。

*张之洞题湖北两湖书院百啭未忘初鸟韵;一枝犹剩晚柑香。

*邵宝题江苏东林书院来复斋此真净绿唾不可;我实薄才歌奈何。

*阮元题湖南石鼓书院合江亭岂因果报方行善;不为功名亦读书。

*山东莲峰书院,位于五莲当年皆浑金璞玉;此地有威凤祥麟。

*施璜题安徽还古书院德邻祠当窗水草之元字;绕窗松吹律元声。

*吴嘉宾题湖北碧霞书院,位于安陆,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先有薄田给饘粥;敢期择地望桑榆。

*陈经题江苏东坡书院飨堂竹里书声来隔院;松间棋韵静虚窗。

*高鹏年题浙江敷文书院竹静似闻苍玉佩;松寒欲傍绿荷衣。

*河北莲池书院传注六经光往圣;主盟千载惟先生。

*纪廷誉题福建南溪书院文公祠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

*左辅题湖南岳麓书院赫曦台自抱孤忠悲越石;群推正学接横渠。

*金鉴题湖南船山书院,位于衡阳,创建于清光绪年间自古乾坤为此理;至今山水有余光。

*费宏题江西鹅湖书院池边小屋低于艇;江上青山峭似诗。

*李彦章题广西西邕书院船斋,位于思恩,创建于清道光年间。

贵州龙冈书院亦有此联江右乃人才渊薮;鹅湖钟川岳英灵。

*白潢题江西鹅湖书院字水文山蔼吉士;葭苍露白宛伊人。

*沈作朋题江西白鹭洲书院大门,位于吉安,创建于宋淳祐年间安能折腰事权贵;岂能低头在草莽。

*四川匡山书院,位于江油讲帷弦诵知春至;上苑风光度岭来。

*王凯泰题广东应元书院红杏山房观化流声垂剑阁;传心懿范仰萝山。

*郑荣美题浙江东明书院拜厅,位于浦江,创建于元代好古偶疑鹦鹉字;登高常记凤凰诗。

*钟迈宾题广东韩山书院,位于潮州,创建于宋元祐年间阶联台斗云霄路;座拥图书道义门。

*湖南龙洲书院,位于益阳,创建于明嘉靖年间芳躅难湮西汉守;宗风姑舍马卿才。

*顾汝修题四川锦江书院文翁祠,位于成都,创建于清康熙年间坛上弦歌思孔壁;阶前雪色映程门。

*岳和声题福建共学书院道南翼统祠,位于福州,创建于明万历年间两忘琴意与己意;四顾山光接水光。

*河北莲池书院志由莘渭平时定;道向孔颜乐处寻。

*院名失考吾人歌咏唱康乐;自古江山说永嘉。

*李石农题浙江中山书院康乐堂,位于永嘉,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吾辈此间堪载酒;先生在上莫题诗。

*海南东坡书院,位于儋州,创建于宋代伴公岂独斜川嗣;醒世应寻春梦婆。

*陈有仕题海南东坡书院材拟圭璋方特达;文归雅正薄艰深。

*乾隆题福建鳌峰书院鉴亭,位于福州,创建于清康熙年间别开小径连松路;忽有竹栏在竹间。

*广西西邕书院岚猗诗屋。

贵州龙冈书院有联别开小径连松路;忽有竹栏出竹间。

员峤方壶同笑语;名山大泽出文章。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亦乐堂身经亿万百千劫;丘也东西南北人。

*康有为题上海天游书院坐看吴粤两山色;默契羲文千古心。

*真德秀题福建南浦书院,位于浦城,原为宋儒真德秀读书处,清乾隆年间改建为书院宋学积分三舍法;楚村淹贯九丘书。

*张之洞题湖北两湖书院识得时活泼泼地;拈到手赤洒洒而。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体圣堂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学道堂纶音万载文光焕;书院千秋学业兴。

*江苏钟山书院讲堂苔痕隐隐龙文迹;柏叶嗖嗖鬼哭声。

*陕西商山书院直节丰功铭后世;良知理学纪先生。

*华文龙题浙江龙山书院前厅青山本是吾家物;老树不忘天下春。

*谢章铤题福建致用书院十三本梅花书屋青鞋布袜从此始;湖月林风相与清。

*陆光祺题浙江崇文书院寓斋雨后岚光入清座;风前树影绿摇窗。

*郑志澄题江西信江书院观善堂到门不敢题凡鸟;入海终为戴角鱼。

*胥绳武题江西金鳌书院。

戴角鱼:鳌,指人才贤才辅而天下治;师道立则善人多。

*陕西商山书院,位于商州,创建于明嘉靖年间味经得隽如甘露;谭艺无欺见古风。

*吴鼒题浙江崇文书院仰山楼岳麓学府传千载;书院育才有良规。

*张岱年题湖南岳麓书院讲堂往来童冠还知尔;上下鸢鱼共作人。

*岳和声题福建共学书院求我轩径转暂添新竹柏;水痕犹记旧池塘。

*沈迈士题浙江甬上证人书院钓游记得童年事;文字重修老退缘。

*李铁梅题天津问津书院,位于天津城内,创建于清乾隆年间鱼恬活水游天上;人憩清亭在鉴中。

*方祖德题浙江瀛山书院得源亭所愿弦歌闻十室;休夸文字赋三都。

*陈佩韦题福建诗山书院东轩欣看石室来多士;幸傍宫墙近圣人。

*李承熙题四川锦江书院藏书之室京国衣冠皆有庆;江山风月足娱情。

*江西西昌书院,位于南昌,创建于清顺治年间庚戌同生天应运;公文对峙地钟灵。

*杨毓健题福建南溪书院文公祠河岳英灵钟此辈;国家元气在斯文。

*四川蓬莱书院河汾受业多名士;濂洛传心尽大儒。

*院名失考泻石清泉堪一饮;倚门老树欲千年。

*江西白鹿洞书院治小用大君子道;顺上和下太守风。

*金焕丰题韩国武城书院学求正人心自淑;教化行风俗斯美。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学忆朱张绵圣脉;书传虞夏刻螭虬。

*湖南岳麓书院百泉轩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集清杜荀鹤句题湖南岳麓书院吹香亭诗地宫墙新讲幄;海天邹鲁旧儒风。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两廊绎志多忘嗟老大;读书有味且从容。

*左宗棠题江苏南菁书院讲堂,位于江阴,创建于清光绪年间春风化雨恩浩荡;身教名传德崇隆。

*山西修身书院,位于灵石,创建于清光绪年间春报南桥川迭翠;花香翰苑野图新。

*朱熹题福建蓝田书院,位于古田,创建于宋代春来赏雨延秋月;晓起劙桑夜课蚕。

*陈宝琛题福建观文书院,位于福州,创建于清代,曾设劝课所,讲授树桑养蚕之法春阳在山极其静;风趣与竹将无同。

*江西信江书院春风亭春能蕴藉如相识;风入襟怀只自知。

*王温如题江西信江书院春风亭故作轩窗掩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张之洞集朱熹句题广东广雅书院清佳堂持其志无暴其气;敏于事而慎于言。

*台湾屏东书院,位于屏东,创建于清嘉庆年间是英雄铸造之地;为山川灵秀所钟。

*欧阳渐题重庆聚奎书院,位于江津,创建于清同治年间尝是昔年辛苦地;旋知独有子云亭。

*聂铣敏题四川墨池书院讲堂重开阆苑依瀛岛;一道文光射斗牛。

*江西东湖书院,位于南昌,创建于宋嘉定年间看山四面不安壁;种木十年如树人。

*象山书院泉清可饮我欲隐;树老如此人何堪。

*李秀峰题江西白鹿洞书院胜地尚传诗句在;好山合作画图看。

*冯彬蔚题福建诗山书院东轩须将武备兼文事;敢以贤劳废圣功。

*湖南子龙书院,位于桂阳,创建于明洪武年间俎豆古今存圣学;瓣香朝暮愧禅门。

*甘京题江西鹅湖书院既有学规传白鹿;可无泮水浴红鹅。

*费元禄题江西鹅湖书院活水接来洙泗脉;灵台窥透鸢鱼天。

*纪廷誉题福建南溪书院活水亭昼永并无人迹混;夜深惟有鸟声啼。

*虞守愚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文会堂校经愿学顾千里;佞宋遥分黄一廛。

*广东广雅书院校经堂埋头尚识为轮意;举目常新破卷心。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经正门莫使真心堕尘雾;要将热血洗乾坤。

*宋教仁题湖南漳江书院,位于桃源,创建于明嘉靖年间莞尔札鸡千载后;俨然遗像一祠中。

*金焕丰题韩国武城书院真学问从五伦起;大文章自六经来。

*院名失考晓来鉴气连天白;雨后山光满院青。

*方世敏题浙江瀛山书院双桂堂胸蟠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

*集张维霖句题湖南岳麓书院时务轩逢人便说斯泉好;愧我无如此水清。

*达麟兴题湖南珠泉书院凉风秋水怀君子;明月故山待主人。

*四川匡山书院酒仙诗佛同千古;月色江声共一楼。

*王温如集句题江西信江书院一榻轩宸乾辉腾千嶂外;御书香门一楼中。

*江西鹅湖书院御书楼桑柘几家湖上社;芙蓉十里水边城。

*黄任题福建致用书院大门能令水石常在眼;任有闲忙不负诗。

*李彦章题广西西邕书院岚猗诗屋教化行而风俗美;师道立即善人多。

*湖北佷山书院,位于长阳,创建于清康熙年间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汨汨来。

*集清庆玉句题湖南岳麓书院百泉轩教成子弟龙相似;清到先生鹤不如。

*邬建侯题四川金华书院聊开禊席临流水;又与风光作主人。

*贵州龙冈书院硕笔峻嶒钟硕彦;诗山风雨萃诗人。

*黄仲鸿题福建诗山书院两廊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精神。

*朱熹题福建蓝田书院排闼青山输翠色;当门红树送晴晖。

*杨季鸾题湖南秀峰书院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